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2018-04-08周秀秀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注意力小学生情境

◎周秀秀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从一开始重点进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学习也是非常有趣的,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发现很多平时所忽视的快乐。自主学习任务的安排,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看到了更广阔的数学世界,在数学的王国里,有了更多探究的行为。所以,在接下来的内容中,笔者专门围绕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方法,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纠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坏习惯,培养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自主的学习

在数学的学习中,小学生很容易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漏听老师所讲授的课程。小学生年龄尚小,意志力薄弱,注意力不集中,贪玩厌学的状况经常发生。研究显示,小学生在注意力方面保持的时间大约在15分钟左右,所以,每隔15分钟左右,老师就要注意让他们的注意力适度的放松,避免给他们带去太多的学习疲劳感。这个特点不仅仅表现在小学生的身上,也表现在很多年龄大的学生身上,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如果教师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更多学习的乐趣,能够在相对枯燥的理论讲授中穿插一些有趣的内容,这样学生们就可能很好的调节这种状态,从而保持一个最佳的状态进行课堂的学习。在授课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要仔细观察学生的神态,当发现很多学生的注意力都开始涣散的时候,就要适当进行提问等设置,让学生可以有相对的紧张和放松。当然,如果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点很好的衔接,紧张又活泼,这样的课堂效率会更高,学生们会更加受益。在生活中,有非常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教师可以把这些生活中的数学融入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们因为对生活的熟悉,增强对于数学学习的自主性。要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模拟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解答。

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习惯

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经验非常缺乏,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的内容因为抽象,学生也不容易理解,所以脑子当中总会有很多的问题,有问题非常好,正好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大好机会。可以充分的借助这样的机会打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积极的寻找问题的答案。

教师往往满足于学生的正确答案,一个问题几个学生回答,一个学生答对了,这个问题就算解决了。至于这个学生为什么能答对,别的学生为什么会答错,则一概不予探究。由于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次答对了,下次不一定能答对。尤其是当几个学生的结论存在不一致时,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你怎么知道的?你的思考过程是怎样的?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有效的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而且还可以在全班学生中起到交流学习的作用。

学生学习过程中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些错误除了偶然的疏忽,通常有其心理上或思维上的不足之处。教师要研究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先寻找并加以纠正,那么就意味着他已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每个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不尽相同,在同一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也互不相同。引导学生交流和总结学习过程,不仅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而且能优化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们有机会进行这样的交流,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能自主摸索出一些非常好的方法,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方法,这样大家可以有互相学习的机会,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们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让他们能够比较方便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学习资料,这样可以极大的鼓舞他们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创设数学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够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用直观形象的情境表现出来的,学生更容易理解,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也会有更多的自主探究学习行为表现。为了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一切全凭老师传授和安排的情况。教师就要首先充分的调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是相当大的。教师要从思想深处把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人,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最佳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来。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有了一次成功的体验,就会有继续体验成功的愿望。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对学生的一点点成功也要予以积极地赞许,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多看到学生的优点,尽量忽略学生的缺点,使学生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从而树立自己能学好的信心。而且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班级的学生的性格特点、成绩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决策。

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时候,我就问同学们:“谁能写出大于1/3,小于1/2的最简分数?”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就说:“老师我认为,3和2之间没有其他的数,所以找不出你所说的分数。”我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地答复,而是对他进行了表扬,表扬他敢于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的勇气。学生坐下后,又想了一会,终于得出正确的答案。相反如果开始的时候,我就说:“你说得不对,坐下吧!”这就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这样,以后学生就可能不再举手发言了。教师要避免这样的错误处理方式。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数学的学习中,有更多的自主探究学习行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注意力小学生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让注意力“飞”回来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护患情境会话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