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018-04-08陈双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创造性解决问题思维能力

◎陈双霞

一、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指在进行实践活动的探索过程中,得到新思想、新理论以及新方法,这种思维的方式和能力,我们称之为创造性思维能力。启发创造性思维的意识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很多时候数学教学中忽略了对数学思维的培养,下面着重分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启发创造性思维的意识。首先,要改变以往种种思维障碍,教师应当对学习的目的进行明确,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好奇心。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选择和学生生活实际相接近的素材,问题的背景和目的给予生动的讲诉,促使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自主分析和研究;组建相关数学模型,提出相关节点上的数量关系,利用数学概念和符号对其相互关系进行表达。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对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进行感悟,不断启发创造性思维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情境进行设置,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实际上,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在促进学生求知欲提升的同时,也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唤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欲望

从创造教育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核心在于养成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创造思维的火花往往是在思维最积极、最活跃的时候才能迸发出来。心理学家鲁布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去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因情感的驱动而产生兴趣,情不自禁地打开了创造性思维的大门。为此,在教学中,我坚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放在首位,给学生创造“异想天开”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决数学问题,激发他们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欲望。

三、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更为重要。(1)指导学生学会“看”书。即看教材,看图片,看例题。要做到看前编好提纲,并指导学生看的方法;(2)引导学生学会“想”。即想思路、想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解题技巧等;(3)让学生会“讲”。即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大胆发言,在讲的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正确表达;(4)带领学生“做”。即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探究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也称辐射思维)是思考者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全部信息,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多触角、全方位地寻求与探索新的多样性的方法及结论的开放性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问题,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等解题方法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寻找解题方案,防止生搬硬套。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探索:

首先,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习惯。例如:学过二次函数后,我出了这样一个题,已知二次函数y=ax2+bx+3与x轴交于点(1,0),若想使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x=2,还应该加一个条件,你能加什么条件?很多学生在那儿凑条件,忙活了半天也没有做出来。其实,这题的答案有很多,关键是如何下手,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可以把题目中的对称轴x=2当做条件来用,结合已知条件经过点(1,0)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凡是满足解析式的点除(1,0)均可。其次,训练学生在一题多变中“动中求静”。我们这几年的中考试题都有这种类型的题目,特别是图形变换、点的运动,我让学生首先去尝试去做,从特殊到一般,找共同点,总结规律,再推广。几个例题下来后学生获得了基本技能,再做类似题目就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技能解决新问题。

五、养成创造思维的好习惯

数学创造思维、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文化,是数学教学中的基础内容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对于人的素质的培养和优化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促进学生养成创造思维的好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从数学思想中对思维能力进行拓展,换句话说就是逐渐提高学生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数学实践中有意识的对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渗透,定期做总结,比如说数学配方法、换元法等基本数学方法,一方面能够真正的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体现了数学解决问题的思想;另一方面,学生对分析、综合、归纳、类比以及概况等数学思维方法进行不断深入学习,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观念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对策略性知识进行传授,一方面是数学具体知识的教授,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数学创造素养进行培养,从而不断养成良好的创造思维习惯。

六、结语

数学教学应该是调动学生探索学习、激发创新、发展个性的教学,教是开放式的引导,学是参与式的体验,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他们自由操作、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现,发展个性,使每个学生以主体的身份最大程度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在教学实践上转化为具体的素质教育行为。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自身的能力特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综合灵活的运用科学探究,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机会和体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猜你喜欢

创造性解决问题思维能力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