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小说阅读考点分析及答题技巧点拨

2018-04-08梁研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考点含义人物形象

◎梁研

概念: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

考点一、寻找线索。

线索是连接文章始终的脉络,也可以说是文章的纲。常见的线索有:人线、事线、物线、情线、时间线、空间线。如:重庆市《少年书架》以“书架”为线索,陕西省的《回乡》以市长为明线,母亲为暗线。

考点二、对题目作用和含义的理解。

作用:①点明中心,如《爱的尊严》;②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如《心灵折旧费》;③是本文的线索,如《韭菜饺子》。一般的物线,它还寄托着----的思想感情。④交待写作对象,如《孔乙己》;⑤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如陕西省的《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⑥一语双关,具有象征意义,如《心声》。

含义:A、一语双关,有浅层含义(与内容有关)和深层含义(与主题有关),例如《最美的化学反应》。题目的浅层含义:上初中时,秋明给我们演示的化学实验很美,很有趣;深层含义:秋明没有成为化学家,却凭自己的努力,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并资助弧残儿童,这种变化就像化学反应一样美丽。

B、使用了修辞手法,如《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C、抓住重点字词,有可能涉及人物形象如《秦腔吼起来》,还有可能涉及文章的中心。

提示:题目的作用和含义都不可能是一点,大家要综合考虑。

考点三、人物形象的刻画。

人物形象分析:(1)从人物的正面描写的五种方法(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入手。(2)从侧面描写入手。侧面描写,简要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3)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画出人物关系图,看看作者使用的对比和衬托的手法)(4)从典型事例入手。典型事例往往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5)从作者的评价入手。作者对人物的评价直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那一扇门》中主要人物是塑造少年,还有老人,但为什么还要写邻居呢?通过人物关系图,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用邻居对少年的态度反衬老人对少年的信任和帮助。

分析人物形象一定要注意由外而内,由外在的分析到人物的性格、品质以及作者对他的态度、情感。

考点四、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考查往往是以自然环境的描写为主,它们在小说中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其作用一般有:①渲染-------的气氛;②衬托人物因---而----的心情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一般出现在文章中间,如《智取生辰纲》);④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季节……(一般出现在文章开始);⑤(突出)表现人物性格品质;⑥揭示文章主题(一般出现在结尾,如《最小的星星也闪光》)。

特别注意:如果考环境描写的作用,一定要综合考虑,答案要点一般都2-3点。

考点五、插叙的作用

插叙: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插叙的作用: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读者明白某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或了解某一事物的来历,使情节更完整,内容更充实,使结构更严密,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完整,或者突出主题。

考点六、赏析句子及对关键词的理解

赏析句子的角度:

修辞、描写、重点字词、表现手法、情感和道理、句式特点、表达方式(后两点不常用)

答题格式:角度定位 +结合句意进行分析+人物形象(作者的感情)或(事物的特点,情态)

关键词注意动词、形容词、副词、感情色彩变化了的词。有时还要考虑词语在结构方面的作用。

例如:《寻找妈妈的寻人启示》“班级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的,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答案:.“干净漂亮”,形容词,从侧面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精心照料,反衬出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从来也没有”写出了孩子们潜意识里认为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是理所应当的,而自己不需要关注母亲,与上面对同学和明星穿戴的关注作对比,突出了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

考点七、对主人公的判断

《那一扇门》最后一题: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少年”,有人认为是“老人”,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内容说说理由。

答案示例:主人公是“少年”。小说以“少年”的心理历程为线索,叙写了他痛改前非,最终走上正途的故事,表达了只要有改过自新的决心,勇敢地推开“那扇门”,就能走向光明的主题,所以主人公是“少年”。

主人公是“老人”。因为在别人远离、防范少年时,老人却主动接近他并给他信任;老人用智慧保护了少年的尊严,巧妙地重塑少年的自信。老人对少年的教育体现了他的智慧,所以“老人”是主人公。

该考题的设置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本,一般情况下,题目里面的两个人都可以是主人公。不同的主人公揭示小说不同的主题。

答题格式:先说出你的看法,再围绕该人物叙述小说内容,最后总结通过该人物反映了什么样的主题。值得注意的是,小说里面的人物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他还代表该一类人。

中考是一项高风险的选拔性考试,对学生具有重大的影响。面对中考,掌握一定的技巧,克服畏惧心理,树立必胜的信念,调动平时的积累,一定可以赢得高分。

猜你喜欢

考点含义人物形象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考点展示
考点展台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统计常见考点追踪
把握实数的多重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