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

2018-04-08张灵艺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全班同学心理健康班级

◎张灵艺

班级都是由一个个学生组成的,每个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及其程度,不仅关系到班级管理的难易及相应要采用的方法,还关系到全班同学的学习环境优劣,关系到每位同学的健康成长。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每位班级管理者面前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熟悉从细心观察,了解每位同学不同时期变化起步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轻松。进入中学阶段,学习任务日益加重,许多学生常常会显得手忙脚乱。这时,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这一阶段,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之中,随时勤观察,多关心,加快对每一位学生的全面了解。在管理中,我会结合班会,给学生们讲解我们美丽的校园,介绍学校的历史、曾经取得的成绩,讲解学校的规章制度。主动指出中小学生活的差异,提醒学生应自觉主动融入中学学习生活之中。帮助他们稳定情绪,适应新的环境。对于可能发生的问题,细心观察,随时跟进,避免和消除因环境及学习任务变化而引起的心理紧张情绪,尽快适应中学学习环境。

二、掌握从研判归类,制定“一类一案”针对性措施开始

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生活成长环境及其个性差异都是存在的。我在班级管理中,通常从接了这个班级开始,首先通过观察分析全班学生心理状况,认真研判不同学生心理类型,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

1.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成因分析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从小就被当成小太阳,一家人围绕着他,照顾着他。久而久之,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在学校,在班里,当面临统一而严格的要求时,易导致心理失衡,容易与同学及老师产生矛盾和冲突,较难宽容理解别人。

另一方面,由于升学和就业竞争激烈,家长又普遍存在望子成龙心态,重重因素使得学生承担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对于部分”问题学生”,家长和老师时常容易忽视他的闪光点,使学生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失去自信心;初中学生较普遍处在青春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逐渐对异性产生好感和“早恋”,造成情绪波动、成绩下降等问题;有的家庭,父母外出打工,无力与孩子进行必要的沟通;还有的家庭由于父母离异,孩子不仅得不到家庭应有的照顾,还往往成为父母的出气筒。凡此种种,会导致部分同学逃课、泡网吧,打架、说谎、甚至离家出走。由此,极易形成性格怪癖和心理扭曲,严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2.根据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类型分类,制定针对性方案,分类教育,做到“因人施教”,方能妙手回春 摸清班级内学生心理状况类型及其变化,是制定针对性措施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应就班级内每一类型,认真分析研判,从高度重视并结合中学生心理需求的角度出发,从对学生进行心理呵护和疏导的角度,分门别类,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方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实践中,我常常通过重视引导学生释放与宣泄,转移与疏导,感化与渗透,倾述与交流,理解与培养,表彰与奖励以及氛围的陶冶等等方法,做好学生心理呵护,促进健康成长。如对爱好体育活动的,通过与体育老师联系,对班上的体育运动项目给予重点辅导;对有文艺特长的学生,班上组织,请求音乐老师进行课外辅导,开展相关活动;通过郊游、积极参加学校汇演和夏令营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主动找学生谈心聊天以及家访,增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信;召开主题班会,结合人体生理,讲解人体发育、生理卫生以及人的健康成长;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品扮演、讨论等形式加强学生间的互动交往;对于性格孤僻、自卑的学生,采取“一帮一,交朋友”的方式,多安排一些集体活动角色给他们,并在活动中多鼓励表扬,促进改变习性,树立自信心等。

三、提升从弘扬正气,构建良好氛围,融洽各方关系做起

班级是学生学校生活的组织构成单元,更是初中三年全班同学学习生活的心里归属和依托。弘扬正气,培养理想,构建充满正能量的优秀班集体,为全班同学营造学习生活的优良环境;融洽、亲密师生关系,培养和谐团结的同学关系,为学生营造和谐氛围,可有效舒缓心理压力,促进学生成为阳光开朗、积极上进、心理健康的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同时,也就有效的把班级管理纳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1.要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要对学生付出真心实意的爱。对他们的过失多些宽容和包容,多用赞赏和鼓励的语言与学生交流,用自己良好的修养和广博的学识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与信任、崇拜与尊敬,并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整个班级就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无论思想、学习还是校内外发生的事情,都会找你倾诉和解决。这样,自然而然就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舒缓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压力,保证他们能心情舒畅,心理健康地成长。

2.要形成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 在班级里,始终要重视培养全班同学和谐相处,团结友爱,相互包容,积极上进,友好相处的良好班风。班会反复强调,班规制定细则,干部带头包抓,小组考核促进,经验及时总结,目标常抓不懈。

四、稳固从动态跟进,持续心理呵护,重视动态变化落实

学生的心理状态始终是动态变化着的。班级管理者的任务,是在动态教育过程中,重在引导、疏导,重在教会学生自我修正的方法。

班主任是学生思想和心理的直接疏导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学习成绩,在与学生三年相处过程中,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变化,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动态变化倾向,及时针对性的调整方案,做到因人施教,适时施教,精准施教。从而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动向,促进学生保持健康心理状态,坦然面对并轻松地迎接紧张的学习生活,健康快乐的成长。

猜你喜欢

全班同学心理健康班级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你试试看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吓哭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我们的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