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018-04-08张小青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直观探究

◎张小青

小学数学教学要求不仅是要提高教学效率,还要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挖掘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教师讲解的教材内容需要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能将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熟练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动态,并能够及时的对他们进行指导,使他们在思考问题的同时由浅入深,开拓学生思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本质上,提高他们综合素养[1]。

一、激发学习兴趣,融入生活教学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主要是理论教学,由教师将主要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并让学生采用题海战术掌握做题技巧以及所学知识。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只能够学习到数学的表面而并不能深入其中,在生活中也不能将所学用于实际。随着教育的改革,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做到让学生熟练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上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活中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来,并以举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币种”换算时,教师可以问学生1元=?角、5元=?张1元等问题。那么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找到10个1角,5张1元,2张5元,一张10元,一张20元的钞票让学生自由换算,利用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仅使学生在生活中解决了买东西花钱算账问题,同时也培养学生基本加减运算能力。最重要的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又有了深一步的理解,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促进学生思维扩展,设计直观情景教学

在小学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一向是以直观思维为主,数学可以说是比较繁杂和抽象的,那么作为数学教师就应该根据所给教学大纲设计出更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这直观的情景当中进行思考和研究使他们的思维能够更加开阔,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直观的思维方式符合现在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并且能够促使他们更加熟练掌握知识。在情景教学当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所在,加深知识概念,并能够将数学知识用于实际,提高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设置直观情境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作用,像是讲解“函数”章节时,通过让学生观看函数的录像,让学生更加清楚了解函数的计算过程以及图的应用;再比如讲解方向位置“解方向位置”时,教师大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进行位置及方向的确定,这样的情境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刻。直观的教学情境,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使学生能够对知识更加的深入了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探究能力[2]。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以学生主体开展教学

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才是课堂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应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能够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将数学能力熟练应用并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学生的认真思考以及深入分析,学生将教材内容熟练掌握并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使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激发。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教师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首先就是让学生改变原有教学中一味等待教师灌输知识的思想,其次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能够自己发现教材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尝试自己找出解决办法,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思维和解决问题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但是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将足够的时间给予学生,不要占用学生过多学习时间。所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时,除了要培养学生学习主体意识以外还要结合实际内容设计相应的思考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以及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中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学习以及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解决了教师提出的相应问题。在问题的教学当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指导问题的解决方向,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提出,这时候作为教师要对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勇气做出肯定,并将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使学生能够在教学中掌握提问问题的技能,并能够提出值得大家思考探究的问题。学生能够在教学中主动提出问题,说明问题教学打破了原有的陈旧思维,使学生能够多方面探索知识,并能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以及重点,在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思维扩展能力。

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数学的抽象性和繁杂性使小学生难以理解。所以为了小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做了如下措施:(1)结合教材内容,渗入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2)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独立分析问题所在,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锻炼探究意识;(3)组织交流沟通,在完成探究任务后,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想。正确的指导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扩展,并且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实际情况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3]。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学的改革,小学数学有了再次的创新。使学生能够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培养了数学探究的能力,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直观探究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简单直观≠正确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