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和谐课堂的三大法宝

2018-04-08王丽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先学一节课老师

◎王丽娟

新时代的教育者,应以兼容并包的博大襟怀,去伪存真的务实态度,广泛汲取各路先进教育教学思想之精华,去建构好和谐的课堂。高效、紧张、有序成为了和谐课堂的三大法宝。

一、高效是和谐课堂的目标

怎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呢?它至少包括四层意思:一是学生学业成绩的高效,即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业成绩有很大的提高;二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高效,即学生通过一节课的训练,学生的素质得到提升;三是每一位学生的高效,即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提升、发展、进步;四是每一分钟的高效,即学生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能抢抓每一分钟,能把每一分钟都用到刀刃上,发挥每一分钟的效益,做到课堂教学最优化,做到全员高效,全面高效,全程高效。

在“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中,教师津津乐道,学生昏昏欲睡,教师竭尽全力,学生纹丝不动,教师尽情表演,学生无意观赏,显然,这样的课堂是不可能高效的。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学不主动,不积极,欠自觉,不发自内心求索,没有了自己个性的张扬,没有学习目标的限制,没有方法的指点,可听可不听,可看可不看,效果自然不佳。构建和谐课堂的责任人是老师,破坏课堂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做为一名教师要扮演好三种人:第一种人是毛泽东,课堂就是战场,老师是指挥学生去打仗,让学生去往前冲,老师要关注每一名学生。第二种人是张艺谋,老师要学习导演的技巧,让学生去演戏,而老师是导戏,老师要象琵琶女一样“千呼万唤始出来”,做到精彩的导,精彩的点,精讲、少讲、不讲,精讲多练。第三种人是袁伟民,“赛”字当先,引导激励学生去比,课上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去感受学习的快乐,去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激动。教师应做好课堂教学的策划者、指挥者、组织者,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发现者、启发者,课堂教学的激励者、促进者、提升者。这样的课堂才会是动态、实在、高效的课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下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形成能力,得到思想熏陶,求得自身的真正发展。

二、紧张是高效课堂的标志

松弛的课堂是没有高效可言的,如何使我们的课堂紧张起来呢?那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导,善于提问,认真设计好自己的教学,使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要想使学生达到紧张的程度,教师课下就得紧张,认真地备课,认真地熟悉教材,认真地熟悉课程标准。学习是有责任的,是有目标的,是求方法的,只有充分体现“学生至上”、“效果第一”的理念,必须切实做到“自主而不自流,放手而不放任,互动而不浮动”,才能使我们的新课堂“紧张”起来。紧张,不等于慌张,不是畏惧、害怕、胆怯,而是为了完成某个使命而不懈的努力,即全力以赴,心无旁鹜,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用心求学,主动求索。只有这样,学业才精,德行才成。而这种“紧张”求学的过程,可能是枯燥的,烦闷的,痛苦的。但事实上,如果不“紧张”,就不可能经历对事情的认知过程,就不可能取得成绩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紧张的劳作,哪能享受到生活的战斗的乐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无不说明紧张的作用。现在提出要让学生轻松,我们认为,“没有课堂的紧张,哪里会有课后的轻松?”人们常说:“劳逸结合。”如果没有课堂的紧张的“劳”,哪有课后“轻松”的“逸”?课堂紧张到什么程度为佳呢?我们认为要能像一个基教徒信奉上帝那样虔诚与执著。我们评价一堂课的优劣,应从学习的主体方面来分析,看学生在学习中是否高度投入,是否积极努力,所以,课堂上让学生紧张地学,这才是真正的愉快。同时,每堂课都像考试那样紧张地学,学生当场做作业,课外负担减轻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就可以正常开展。有丰富的课外活动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怎么会觉得不愉快呢?

三、有序是和谐课堂的保证

有序不是次序,而是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的序,是精心安排、深思熟虑的结果:谁先出场,谁先回答,谁先干什么,都需要策划。长期以来的“先教后练”的教学模式是严重违背人们认识规律的序,这种教学次序就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就是逼着我们的学生跟着老师转,就是束缚学生的思维,就是一切听“老师”的,就是“唯师独尊”,就是不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就是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教导,没有了自己的主见,就是让学生做听众,做看客,可动脑可不动脑,就是教师为完成任务而教学,而不是为达成目标而教学,就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

而与之相反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符合人们认知规律的序,是经过实践证明高效的序。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紧紧围绕着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按照教师最有效的“自学指导”所进行的自我探究、自我实践、自主学习;所谓“后教”,就是在课堂上,学生在“先学”基础上,就不会的问题所进行的相互探究、相互实践、相互学习;所谓“当堂训练”,就是在课堂上,学生为了全面检测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情况,按照教师的训练指导要求所进行的进一步的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主学习。实质就是让学生再次实践,从而进一步地暴露问题,实践问题的最大限度地解决,以理论指导实践。

猜你喜欢

先学一节课老师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浅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优点
六·一放假么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