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学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2018-04-08邓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中学生物生物学科干细胞

◎邓燕

兴趣在整个中学生物的学习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建立起来兴趣就需要教师综合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被充分的挖掘出来,要充分的体现出中学生物课程的本质特点,让学生头脑中形成总体的知识框架,有一副清晰的知识网络,这样便于学生的回顾和探究。中学生物这门学科,在学生面前展开了丰富的生物画卷,对于生物学的微观世界能够引起学生特别的关注,因此,教师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去解决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如何调动中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兴趣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通过引导性的问题来诱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中学生物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发出疑问,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该如何发问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引导性的发问,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而这积极主动学习的背后,恰好是学生对位置的内容产生了兴趣。每一堂课前,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新课内容提出疑问,所谓设疑就是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求知欲,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或者针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节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出小狗和狗宝宝,北极熊和熊妈妈,白色母猫省下了一窝黑猫的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小狗和狗宝宝长得十分相像,为什么北极熊和熊宝宝外部形态极为相似?耳猫妈妈却和猫宝宝的外部形态会有很大差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新课的内容,他们的学习兴趣会更高。学生们就会带着问题去自主学习,去找寻问题的答案。教师也要敢于将问题交给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相关的问题,解决不了教师再作以必要的辅导与讲解。

二、打造中学生物课堂的情境教学内容

在逼真化的情境中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效率经常会比较高,因为这样的情景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在情境化的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吸引,兴趣的程度也能提高上来。比如,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教学中,为什么DNA可以做亲子鉴定,还可以利用DNA的检测结果给罪犯定罪?在“能量之源——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中,学生从问题探讨中观察后注意到种植蔬菜的大棚内总持着发红光或蓝光的灯管,并且在白天也开灯,提出用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用红、蓝光灯?不同颜色的灯光对光合作用有什么影响?在“细胞分化”的教学中,介绍干细胞研究进展与人类的健康后,提出什么是干细胞?干细胞的研究工作为什么如此重要呢?为什么培养干细胞能使之形成组织和器官?这样的问题使学生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而“欲知后事如何”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三、在中学生物的课堂上要特别,注意鼓励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的好奇心值得鼓励,值得发扬,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们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每个学生的任何一个想法都可能就是在生物学科中一个很大的突破。但是,相当数量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并没有转化为问题意识,而是许多好奇慢慢地被老师解惑掉了,这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生物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来源是建立在学生扎实的生物知识基础上的,我们常说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无知便无问就是这个道理。生物知识是由一系列生物概念和规律构成的,而规律又总是反映着一些概念间的一定联系,解生物题时必须选用适当的规律和方法,只有方法得当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生物概念是生物学习的基础,掌握正确的概念是形成正确解题思路的基础,概念不清,规律不熟或掌握不牢不可能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所以,正是在这样的问题意识的带动下,学生们对问题的思考才会更加深入,而知识点之间的连接也会更加牢固,这对于学生迅速的应用知识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训练过程。

四、充分的联系现实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对生物课程本身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学生们对知识本身的认识会更加深刻,也会更加灵活,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兴趣一般也会更加浓厚,否则抽象的知识讲解学生,不但没有兴趣,而且会感到非常的厌烦。如讲上皮组织,让学生回忆做“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是在何处刮取的上皮细胞?让学生以此理解上皮组织的分布(体内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讲结缔组织,告诉学生:吃猪蹄时那条条粗筋就是结缔组织,它们把骨与骨牢牢地连结起来,让学生以此理解结缔组织的连结功能。让学生摸一摸耳,按一按鼻,看看有什么感觉?学生就会发现耳鼻都具有弹性。告诉学生,这是因为耳、鼻等处分布着一种叫“软骨”的结缔组织,它们构成了耳、鼻的支架,以此让学生理解结缔组织的支持功能。讲平滑肌,让学生回忆初一解剖兔时看到家兔胃、肠蠕动的情况,告诉学生,人的胃、肠也在这样蠕动,胃、肠的蠕动就是胃肠壁里的平滑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所以,就是结合着这样的生活实践来进行讲解,让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一些生理感受,例如,饭前感到了饥饿,吃饭之后的保障之感,这些都跟我们胃这一组织上的神经组织有密切的关系,这样联系实际的例子,学生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了。其实生物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将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融入进来,这样才能与学生的实际有真正亲密的关系,学生才能真正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总之,在中学生物课堂上,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精心的组织下,充分的认识并学习生物这门课程。生物学科给学生展开了丰富的生物世界的画卷,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要鼓励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毫无顾虑的提出想法,让学生能够独立的探索学习,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中学生物生物学科干细胞
干细胞:“小细胞”造就“大健康”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中学生物教学中课本插图的应用研究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捐献
中学生物细胞相关知识的解读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干细胞产业的春天来了?
干细胞治疗有待规范
网络环境下海南中学生物研究性学习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