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物理情境教学优化的相关策略

2018-04-08赵龙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蟒蛇创设物理

◎赵龙

通过让情境教学融入到物理教学中,学生可以更加高效的学习物理这门学科,能够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原理与现实生活实际有效结合,用具体化的物理学习情境,给学生带去更多的直观体验。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的时候,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学情,在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情境的打造。物理教学情境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来加以打造,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要为校学的目标服务,切实提高学生的初中物理学科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初中物理教学情境,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入手

我们学习物理不能单独的学习物理的理论,而是要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就能发现很多的物理知识和现象。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应用,为了在社会中去创造新的物品,创造新的价值。所以,在教学情境的打造过程中也要将物理学科知识的价值性融入进去,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引起共鸣。例如,在上“光的折射”这一节内容时,创设这样的情境:一次野外秋游活动,老师带领同学们进入大自然中。面前一湾清清的水潭阻断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在潭底可以看到许多小鱼,似乎一伸手就可以捉到。看到水很浅,几个男同学立即卷起裤脚,走进水中。可是刚迈开几步,河水立即淹没了他们的小腿、大腿……他们大声喊起来:“上当了!上当了!水很深哦!”请问,为什么看上去很浅的河水实际上是很深的呢?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判断失误呢?请大家想一想……在学生众说纷纭时,教师把一支铅笔放进透明的玻璃杯中,让同学们观察;然后再把水倒进杯中,让同学们再观察。学生都喊起来:“铅笔变大了!”“铅笔折断了!”……接下来教师可以用物理学上的术语,也就是光的折射来告诉学生们,这是一种光的折射所造成的错觉现象。如此的引入方式,学生的注意力全都一下子集中到这些神奇的物理现象上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直观感受非常生动,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而持久的印象。

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一般原则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一些原则来进行前进的打造,主要的是要从学生能够接受的心理状态出发。

1.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老师”。学生会因为兴趣自主学习,专心专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否则即使老师讲得再卖力气,学生也不感兴趣,那么教师的付出也是徒劳的。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2.启发性原则 兴趣是基础,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主要目的还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启发性原则正好符合这一教学目的。启发性教学情境,能够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作为前面赘述的原则的实际应用,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该符合当时的教学条件,使教师操作起来得心应手,也使学生“够得着”。这样,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讲解有关电路的知识的时候,由于一开始学生们对电路的知识没有任何的基础,所以在讲到一些基础的概念,并线,串联等知识点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混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学生们理清这些概念,教师可以把有关的教具带到教室里来,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来操作,去直观的体会电路的相关概念。物理这门学科的不断向前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基本操作的开展。因此在这种动手的直观操作过程中,学生们更容易有很多创新的发现,也最容易去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让他们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学习和实践物理这门学科。

三、通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打造实验的直观教学情境

我们学习物理这门学科,自然离不开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的操作。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学习到传统的理论讲授所无法实现的一些教学内容目标。如果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开实验,不同小组之间必然会有不同的发现,学生之间面对同样现象的疑问也各不相同,他们可以相互沟通,分享经验,讨论疑惑,促进交流。当然,不一定是教案上所规定的实验,教师应该多想些生活小实验来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样简单又具有可操作,例如,在讲到“压强与浮力”之大气压强的时候就可以准备一个吸盘式的挂衣钩,演示挂衣钩挤压空气吸附于玻璃的实验,或者奖励单元测验获得第一名的学生喝一瓶饮料,在喝的同时向他提问,为什么我们用软管喝完饮料时,管子就瘪了呢?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来体验教学内容,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四、将一些与物理学科相关的精彩影视片段融入到课堂中来

当前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寻找到很多的影视资源,在这些资源当中也有很多物理学科的现象。创设这类情境时,采用的影视一定要与课文的内容贴切。比如,在进行“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的教学时,可以用电视体育频道播放的我国运动员获得世界跳水冠军的场景来创设情境。这些精彩镜头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可以让学生掌握新知识,同时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教师还可以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倡导吃苦耐劳的精神,鼓励学生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让学生相信努力之后定会有收获。例如,在和学生讨论水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时,采用电影《狂蟒之灾》里的精彩情节让学生分析故事主角在同伴们都被蟒蛇咬死之后,在用完炸药、丢掉刀枪的情况下,是怎样杀掉最后一条大蟒蛇的。学生观看影片后,立即喊了起来:“用电。蟒蛇被电死了!”……教师问:“为什么故事主角没有被电死,而蟒蛇却被电死了?”有的学生说,故事主角站在桌子上,蟒蛇在水中,水是导体,桌子是绝缘体……事实证明,这样创设情境,教学效果非常好。它能通过故事情节给学生带来一种振奋感,使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将情境跟物理知识学习联系起来,精神高度集中,主动参与教学,很容易地理解了所学的内容。

总之,在初中物理的学科教学中,情境教学这种方式比较常用,而且效果是非常突出的,教师需要综合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情境的打造。情境教学要形式灵活,丰富多彩,给学生留下新颖的印象。

猜你喜欢

蟒蛇创设物理
蟒蛇为什么不会被猎物噎死
只因是物理
柯尔特蟒蛇转轮手枪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处处留心皆物理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好饿好饿的蟒蛇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