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职业规划策略研究

2018-04-08李春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普通高中科目

◎李春霞

2016年河北省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中指出,2018年高中不再文理分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优势以及将来所报考高校的要求,选择部分等级性考试科目。这必将对高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新生入学选择科目,都会与未来的大学专业选择和未来职业选择产生密切的联系。这种“专业导向”的考录模式,要求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兴趣特点和专业性向,并据此确定选考科目。

一、普通高中职业规划应用价值

当前,高中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盲目选择专业,导致诸多问题,如大学学习动力不足,大学阶段转专业甚至退学问题。因而,我国的职业规划的端口应该前移到高中,使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崇高的人生追求,形成初步的人生规划与设计能力:使学校注重学生职业教育和辅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效率和学习成绩;提高专业对口就业率,减少教育浪费。

二、国内外对职业规划的研究状况

1.国外研究情况 国外很多国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形成了一定的系统,相关方面的学术研究也处在世界领先地位。在美国,职业生涯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内容,并通过开设生涯辅导课程、组织工作实践、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式开展;加拿大在中学阶段,除开设专业的职业规划课程和丰富的选修课外,所有中学还都设有专职的学习顾问;德国职业生涯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其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职业信息系统,人们能够方便而详细地了解各种社会职业。

2.国内研究情况 相对于国外学校成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我国还差之甚远,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也才起步不远。

2012年9月至11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美国艾迪资源系统公司、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和韩国青少年开发院联合实施了“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毕业去向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比较研究”,调查了四国普通高中1-3年级的在校生。结果表明,我国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美国、日本、韩国相比严重落后,存在着制度保障、管理机制、框架设计、师资配置、外部支持等多方面的问题,难以跟上当前教育改革所带来的变化。

三、普通高中职业规划研究目标、内容、思路

1.研究目标 解决学生在职业认知和规划上的困惑,补充学校在职业规划教育方面的不足,在学校建立较为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促成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社会需求之间的良好衔接。

(1)指导学生在校期间,提高对自我以及对职业的认知,为未来的职业规划发展做出科学的预判;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研究普通高中职业规划策略可以为普通高中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提供有效指导。第一,普通高中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长处和短处等,发掘现有和潜在的优势,从而对自己的价值进行正确的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第二,普通高中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职业,以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理想。第三,普通高中职业规划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效率和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竞争力。第四,普通高中职业规划可以帮学生做出科学有效地规划,提升学生应对竞争的能力和就业质量。

(2)引导学校开展和重视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和辅导,建立中学学校教育与高等院校教育的衔接,建立中学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衔接,进而促进中学教育与劳动就业的结合。

2.研究内容和具体实施 新课程改革后,河北高考将不再文理分科,将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任选三科进行考试。新高考改革给予了学生极大的选择权,同时带来的也有对自身的挑战。

(1)高中生的自我认知与定位。

①普通高中学生如何根据自身特点科学合理地走班选课。走班选课不同于以往的文理选择,走班选课需要考虑现有学校师资、大学课程专业设置、社会就业需求以及学生自我的兴趣、爱好和所具备的能力。据研究和观察,目前普遍存在着高中生对自身特点认知不够的现象。

②部分艺术特长生如何根据自身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高考艺考的专业。艺术特长生在普通高中比例不小,很多高中生也有选择学习艺术特长的意向,在新高考改革中,引导艺术特长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而不是盲目从众,这是非常重要的。

(2)对学生职业规划研究的具体实施。

①对高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学生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系统有效地进行职业规划。高一新生即将面临高中科目选择,想要在新高考制度下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规划,必须在高一阶段研究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在此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有效地进行职业规划,有的放矢。

②高二学生进入职场体验;了解相关专业。高二学生已经完成了高一选课,经过了一年的学科学习,已经对自身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开展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职业、认识工作世界,可以帮助他们思考哪些专业适合自己。

③高三学生如何进行志愿填报。

(3)职业规划策略研究。

①请高校职业规划专业老师进行讲座。

②学校定期开展职业规划课。

③班主任开展职业规划专题班会。

④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渗透职业认识和规划的教育。

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在学校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高效、实用的职业规划策略体系。帮助学生规划自我的同时,不断完善体系自身,以求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家长、高校和社会。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普通高中科目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普通高中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管理与实施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