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煤矿井下突水点进行多孔放水试验初探

2018-04-08高兴江狄效斌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年27期
关键词:煤矿工人防突突水

高兴江 狄效斌

1.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集团李雅庄煤矿 霍州 031400

2.山西省煤炭地质勘查研究院 太原 030006

正文:

1.煤矿突水事故防治的研究背景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对煤矿的大批量开采,但是人类在对煤矿进行开采的过程中,仅仅考虑到煤矿开采效率及煤炭资源质量,但是实际开采过程中流放的煤矿水会对我国社会及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因为在煤矿开采工作进行的过程中,煤矿水灾害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这一事故成为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主要安全事故之一,日后煤矿生产工作进行的过程中,突水事故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并使用适应性比较强的措施处理突水事故,才可以对煤矿生产安全性及稳定性做出一定保证,并保证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终也就可以在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

2.煤矿井下突水后水位动态分析

从突水点涌水量逐日观测资料分析,自突水之日起,至7月15日(计53天)期间,涌水量总体变化不大,但显示出初始突水阶段(3月24日~4月6日)涌水量相对较高(348~405m3/h),其后涌水量略有衰减趋势(327~345m3/h),但衰减速度缓慢,且衰减幅度较小。

据初步分析,上述变化趋势反映出来的初始突水量略有偏大,其后略有衰减,显示出消耗静储量较小,说明含水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较为充沛,渗透性能较强,且传导较快的水文特征。六采区东大巷末端水仓突水点涌水观测资料见图1。

太灰(C3t)观测孔水位动态分析

太灰孔(LK9)距离突水点750m,自2011年3月24日突水之后,太灰观测孔水位动态观测资料见图2。

图1 六采区东大巷突水点涌水量观测曲线图

图2 太灰观测孔(LK9)水位动态曲线图

由图2可见,突水之后LK9观测孔水位迅速下降,突水次日(3月24日)水位下降幅度达44.66m,其后下降幅度趋缓,自4月12日后的观测期间水位略有起伏,但总体保持下降趋势。

突水之后,太灰孔水位动态观测资料表明,突水点含水层与太灰孔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极为密切,说明这一带应力集中,并受采掘影响,原有构造裂隙得以进一步发展或加宽、扩大,从而增强了构造破碎带或裂隙密集带的导水性,使得不同时代含水层中地下水相互串通,导致向采掘巷道或工作面充水。

3.煤矿突水事故形成原因概述

3.1 煤矿防治水工作没有得到煤矿工人的重视

我国煤矿工人开展煤矿开采工作的过程中,关心的问题仅仅是煤炭资源的质量及开采效率,但是煤矿开采区域中的防治水工作没有被放置在应有的地位上。依据相关调查工作得到的结果显示,在一矿区众多的煤矿工人当中,基本上没有任何防治水专业的工作人员,因此煤矿开采区域的防治水工作,一般都是交由普通的煤矿工人负责,但是因为普通煤矿工人的防治水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甚至都没有养成放水的基本常识,因此对防治水工作做的计划和安排也欠缺针对性。除去上文中所说的问题之外,我国范围内各个煤矿当中基本上也不会设置独立的防治水机构,总而言之,煤矿工人对防治水工作的不够重视,是我国煤矿突水事故发生几率高的重要诱发因素。

3.2 煤矿探放水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多煤矿开采区域开展探放水工作的过程中,都难以依据现行规章制度中提出的要求完成探放水工作,甚至还有一些煤矿开采区域当中使用煤电钻进法完成探放水工作。除去上文中所说的问题之外,各个煤矿开采区域使用到的探放水工作方法单一性比较强,不会依据现行煤矿开采区域探放水工作要求完成物探及化探等工作。甚至在某些严重的情况下,还有一些矿区编制的探放水工作验收制度不严格,不会等到探放水各个环节中的工作都验收合格之后再签字,因此难以对探放水工作的规范性及标准化水平做出保证。除去上文中所说的问题之外,我国范围内各个煤矿开采区域的探放水设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依旧上文中的叙述能够了解到的是,煤矿现行探放水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导致煤矿突水事故发生几率较高的重要因素,日后煤矿防治水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探放水制度的完善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在此背景之下才可以对煤矿生产安全性及稳定性做出一定保证。

4.煤矿突水事故防治措施

4.1 开采前妥善完成水文地质探测工作,并编制适应性较强的放突水方案

妥善完成矿金水文地质工作,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应当密切的贯彻落实两个“四位一体”防突工作,切实施行先抽后才、综合治理这一策略,依据矿井地质情况编制可行性比较强的防突方案。除此之外,前期突水征兆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切实提升防突水领域当中的经济投入力度,配备专业的安全技术人员,构建出适应性比较强的防突水检测报警系统,以便于可以让煤矿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生突水事故的几率得到有效的控制,促使煤矿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4.2 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针对我国范围内事故发生几率比较高的地区,重点对这些地区当中的煤矿进行检查,定期完成安全检查工作,将难以满足我国现行标准的小型煤矿关闭。针对煤矿安全事故高发月份,在这些月份当中应当切实提升安全检查频率,如果在安全检查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发现煤矿防突水预案不完善,就应当立即让煤矿停工整顿,经过复查合格之后,才可以继续开展生产工作,从而也就可以让煤矿突水事故发生几率得到有效的控制,促使煤矿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升,最终也就可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

4.3 构建现代化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方案

针对煤矿工人综合素质水平低下这一问题,积极开展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安全问题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并且详细对现阶段本煤矿安全形势进行分析,在培训的过程中切实提升个人技术及安全素质水平,弥补职工培训制度中的缺陷,重视煤矿工人个人专业素质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还应当增强事故处罚力度,做到责任到人,提升煤矿事故违法成本,切实转变以往违法成本低、事故预防成本高这一状况。促使各个企业充分重视安全生产,切实贯彻落实我国的各项法律法规,在此背景之下自然是可以让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也就可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

结语

依据上文中的叙述可以了解到的是,李雅庄煤矿井下突水是在水文地质勘探期间发生的,依据原本设计方案,在放水实验没有办法顺利开展的背景之下,变更设计为利用井下突水点作为放水点开展放水实验,虽然在时间点延续和参数计算的过程中出现一定误差,但是因为突水点突水量大,延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观测结果可以间接反应矿井突水实际情况,从而也就可以在煤矿水防治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起到一定借鉴性作用,对煤矿开采安全性及稳定性做出一定保证,从而也就可以促使我国煤矿开采行业逐渐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最终也就可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

猜你喜欢

煤矿工人防突突水
基于云服务的煤矿防突信息管理系统
煤矿智能化防突动态预警系统构建
矿井突水水源的判别方法
峰峰矿区突水类型划分及突水模式
基于防突预测特征的地质异常智能判识方法
影响煤矿工人安全培训的因素与建议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抗战后期煤矿工人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斗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煤矿工人安全行为测试及分析
大相岭隧道高压突水机理与预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