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效应产生 促成高效课堂生成

2018-04-03白生宏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内角三角形新课标

白生宏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宁远中学 737100)

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标指引下,以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也就是说,课堂效应产生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不是给孩子们灌输了多少公式、定理,而是要按照学生思维发展的主线展开教学.

一、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新课标强调学生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所以,教师要在搞清楚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教师要合理有效地向学生展示课堂教学内容的目标、意义.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满足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注重课堂效应的产生,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二、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当教师把自己的教学意图、想法充分展示给学生后,一定要让学生在思想上统一认识、统一步调,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在教学进行中要勤于鼓励,少于说教,用生活化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好胜心以及获取成功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探索的欲望,从而为以下所进行的教学流程做好铺垫.

三、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来展开教学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知识不是由教师简单的传给学生的,而是要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探究知识、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最终运用知识.所以教师要机智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课堂教学活动,也就是在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下,最大限度地让孩子们参与课堂教学.同时,数学教学是思维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以学生发展思维为主线来展开教学.

例如我在讲授《探索三角形全等方法的判别》这一课中,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特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演示和训练,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交流等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首先,我提出问题1:同学们在生活中见到过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吗?已知:△ABC≌△DEF,你能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吗?这时我及时打开多媒体,学生们被画面上的图形吸引,在分析和探索之后,争相回答问题.紧接着我再提出问题2:小明有一个三角形纸片,你能画一个三角形与它全等吗?如何画?与同伴交流你的画法.此时已经逐渐把数学课堂当成了数学趣味游戏,而后我再进一步把学生引入更广阔的数学领域去探索.探索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几个条件 :(1)只给一个条件(一条边或一个角)画三角形时,大家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让同学们分两种情况,①只给一条边;②只给一个角.在同学们动手操作后,我再结合多媒体得出结论:只给出一个条件时,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 ①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一条边为3cm.②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30°和50°.③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4cm、2cm.即a.一边一内角;b.两内角;c.两边.这时同样得出结论:给出两个条件,所画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3)如果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例如:三个角;三条边 ;两边一角;两角一边.在同学们不断深入和探究中,引导学生得出本节课的重点.进一步结合例题教学,引导学生应用新知识,体验新知识.

四、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1.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数学高效课堂发展的新趋势,老师不能小看学生的自学本领,更不能抹杀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能力.

2.让学生认知数学存在和运用的价值,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

按新课标的精神,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为学生将来谋生打下一定的基础.在这方面我也总结了几点经验:(1)引导学生自己设疑;(2)科学的分组,利用合作的力量探究答案,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合作的智慧解决问题;(3)适时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有好处;(4)及时鼓励后进生的参与度,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适度进行竞赛活动,强化学习效果,固化知识结构;(6)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合作中互帮互助的学习精神;(7)激发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创造性思维;(8)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老师也要积极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去探索、去发现;(9)动态中产生课堂高效应,形式适时变化,自始至终让学生都感觉到知识新颖别致,推动课堂气氛高涨,让学生永不疲倦地探求新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时时注重课堂效应的产生,让课堂气氛更和谐,学生思考更充分,让学生的思维富有节奏,创新思维得以激发,使课堂充满了创造性,并善于发现和利用这种创造性而使课堂教学处在良性的循环状态,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刘巧连.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发展导报,2017(11).

[2]贾永琴.浅谈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活动[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06).

猜你喜欢

内角三角形新课标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三角形分割问题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