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的课前预习的作用与有效安排

2018-04-03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上课时课前预习教学内容

谢 辉

(江苏省灌云初级中学 222200)

一、数学的课前预习的教学价值

预习是必要的教学环节,也是重要的学习手段和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准备.预习的主要内容是布置预习任务,指导学生根据预习内容去自主预习,理解预习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学习准备.

1.课前预习可以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初中数学教学的预习主要是预习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课堂教学内容和基本上弄懂要教学的内容.可以创设一定的学习情景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叙述学会自主预习,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学习内容的预习过程中就可以知道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去预习好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的分类.让学生知道有理数从性质上,可以包括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从有理式的形式上可以分为整数和分数.通过预习基本上能理解有理式的饿性质和范围.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很地学习教学内容.

课前预习的功能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能更好地接收教学信息,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在有理数的教学中,如果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能理解有理数的性质,内容和运算的方法,那在教学中就可以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另外,课堂教学一般内容都比较多,有的教学内容老师讲得也比较简单,只有课前充分预习,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如果不提前预习,上课时对新课内容一无所知,听课完全处于一种盲目被动的状态,对新的教学要讲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心中无数,学习起来困难就会很多.例如在绝对值的学习内容的预习时,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要求,在指导预习中要学生根据教学要求明确绝对值的含义,形式和计算的方法,学会绝对的运算值的计算.通过学生的预习,学生就可以很好地掌握:正数的绝对值就是本身,0的绝对值还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这样直观地来看待绝对值,就能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绝对值的含义和表示.

2.课前预习能够提高记笔记的能力

课前预习的最大功能还在于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提高学习效果.学生通过预习,对新课内容心中有数,课堂笔记就可以抓住讲授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选择地加以记录.不预习,听课时不知道哪些是书上有的,哪些是老师补充的,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关键,忙着听,忙着记,“眉毛胡子一把抓”,这种“录音机”式的笔记,除了能锻炼笔记的能力外,丝毫无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3.可以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

数学学习的预习,不是只要学生去盲目地读书和做题,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学习准备,对课堂的学习内容作到心中有数.上课时学习就能增加学习信心.数学知识的连贯性要求学生必须预习,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很被动,久而久之,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只有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才敢于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自信心充分地展示自我.例如在七年级有理数运算的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就可以要求学生预习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和运算的方法.上课时学生就会心中有数,可能更好地学习和讨论.

二、初中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安排

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多,容量大,预习尤为重要.有效的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曲;有效的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内容、了解重点、增强学习知识的目的相和针对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做好数学课前预习呢?

1.教师应给予适当的预习指导,要明确预习的基本要求

初中学生对预习一般不够重视,总认为要学的内容,上课时老师要讲,预习的好坏对课堂学习关系不大.所以,有许多学生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很少有同学去自觉地完成,特别是数学,许多学生总认为数学不好预习,数学和语文不同,语文的预习,可以通过预习知道课文的内容;可数学,老师不讲习题自己还不会做.课前预习,并不是让学生盲目地看书和做题,而是让学生知道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实际上指导学生数学预习也是一门学问,让学生预习什么,怎样预习,教师事先要有充分的准备,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新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是什么,课堂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让学生首先通过预习明确地学习任务.在预习过程中老师要提出课堂教学的需要,明确地提出课前预习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能心中有数.对于学生课堂教学应该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和任务.

2.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

学生的学习要有目的,有要求,让学生带者问题去学习.在学生的数学预习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预习目标.为了指导学生更好的预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预先编写好学生的预习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内容进行预习.例如在预习相似三角形的教学内容时,可以向学生提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相似三角形相似比的意义、理解相似形的概念;掌握相似图形的特点以及相似比的意义,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预习三角形的教学内容时,就可以收到很好的预习效果.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在刚开始预习时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准确地找出预习内容的重点和关键,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份预习提纲和预习作业,并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在预习提纲中,有的问题学生可能回答出来,有的问题可能还不太明白;同时,在预习作业中,有些类型的题目学生会解决,有些类型的题目学生无法解决,要求学生在不懂之处做上标记,有待课上解决.

数学教学中的课前自主预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重视课前预习的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数学预习.只有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才能在课堂上能够充分的展示自己,有的放矢,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和的数学学习的素质.

参考文献:

[1]郑熔虹:对数学课前预习的几点看法[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03).

[2]王李林.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重新认识数学课堂的价值[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教研版),2013(7):27-28.

猜你喜欢

上课时课前预习教学内容
往期答案选登
十二星座上课时最像什么动物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
康康日记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睡着只需半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