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科学《天气预报》教学效果的分析与思考

2018-04-03叶梦夏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高锰酸钾冷空气天气预报

叶梦夏

(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仰义中学 325000)

永嘉谚语:天光红霞,水满树桠,黄昏红霞,无水烧茶.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夏天时早上东边天上有红霞,肯定大水来临,如果是晚上天边红霞会大旱,这是人们在缺乏测量天气的精密仪器下所总结的一些自然现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天气预报》实地观察和操作实验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科学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借助于实验,让学生一起参与实验活动,动脑去思考,大胆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及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积极进行探讨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例如:在《天气预报》实验中,因为冷暖锋相遇出现的现象我们根本不可见,所以我就用了冷热水的相遇模拟了冷暖锋的相遇,将不可见变为可见.我给学生用了以下实验器械:大玻璃钢,将玻璃钢分隔对半的玻璃板,高锰酸钾,硫酸铜,热水,冷水.在实验开始前,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大胆设想,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是密度小的空气上升,密度大的空气会下降.所以学生猜想1:因为冷空气下降,暖空气上升,所以会混在一起.学生猜想2:暖空气会爬到冷空气上方,针对这两种猜想,将热的红色高锰酸钾溶液代表暖锋倒入用玻璃板分隔对半的大玻璃钢的左面,将冷的蓝色硫酸铜代表冷锋倒入用玻璃板分隔对半的大玻璃钢的右面,当移开玻璃板的时候,观察到了红色液体沿着蓝色液体爬升.因此,学生得出了冷暖峰碰面,暖锋会沿着冷锋向上爬升的结论,从而验证了猜想二的假设,通过大胆猜想和实验的结合,学生们不仅会拓展自己的思维,而且也会将天气预报很好的运用到教学中去.

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小组各个组员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进行互帮互助的学习,在共同完成学生任务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比如:教师在安排学生做天气预报实验时,预备将学生分成小组,两个学生一个小组,在实验过程中,两个学生要互帮互助,在第一次试做时,由于两位同学没有控制好倒入高锰酸钾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速度(两边倒入速度一定要相同),会出现失败,不能达到预期的实验结果,这是因为热的高锰酸钾溶液倒入太快,结果两种颜色液体在一瞬间混合在一起;在第二次时,两位同学通过边交流边操作,协调好控制了两边的溶液的倒入速度,终于成功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两位同学要把握好倒入热的高锰酸钾的速度,以及要相互合作的操作环节,要及时熟记顺序,以便实验后记载下来.比如两位同学一起合作进行实验,一个观察现象,另外一个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在讨论时,要把他们在操作过程中所注意的事项和操作不得当的地方要相互分享,相互交流,从而能够很好的通过这次实验能够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实验明白只依靠自己的努力是完不成这个实验的,要让他们意识到合作的精神,以及通过这次天气预报的实验,通过互帮互助,让他们不仅意识到实验中的相互配合,这样的配合也就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三、科学提问,增加师生的互动氛围

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科学的提问,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强化与记忆,巩固提高学生在实验中需要掌握的关键要素,更以利于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加课堂的学习互动氛围.比如:在实验过程中,老师这样对学生说着:天气时刻在发生着变化,现在就请同学,跟着老师一起来听一段天气预报的新闻,看看出现了什么天气?

师:冷空气来了,天气会怎样呢?学生表达看法,鼓励评价,不做判断;当冷空气来临时,空气温度较低的冷空气遇到温度较高的空气时,两者会发生怎样的运动呢?学生困惑,师提示:冷暖空气会有不同,他们的这个不同会让他们在碰面时会出现怎样的运动?

学生1:冷空气会把暖空气给推过去,师:还是很有想法的,不过就这么给推过去了?在推动时他们又会怎样运动?学生2:冷空气把暖空气给挤上去了,学生3补充: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学生继续回答因为暖空气密度小,冷空气密度大.师: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学生4.它们应该会混在一起的,其他同学表示也会有这种可能.师:同学们提出很多的想法,老师整理了一下,你们提出来这三种猜想:一冷空气移到下面,暖空气移到上面;二暖空气移到下面,冷空气移到上面,三两者混合.想要证明你们的猜想就要进行科学实验,在实验中找出真相.

通过这种老师提问,学生思考并回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动力,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老师进行深层次的互动,也能增加学生的上课兴趣,同时也可以把这种师生的互动学习方式运用到其他学科上,增加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兴趣,从而取得成绩的进步.

四、理论实践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实验过程中,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亲自动手操作,对于自己在操作过程中没有取得成功时,要积极察觉问题出现在什么方面,比如:没有控制好倒入热的高锰酸钾和硫酸铜的速度,使得高锰酸钾的倒入速度太快,从而使得两种颜色的溶液在一瞬间混合在了一起,使得实验失败,因此发现这个原因以后,在做第二遍实验时则会自觉掌握速度,使得实验成功,搭档之间要懂得相互支持,在你完成实验中其中一些操作的时候,反过来你要和搭档互换操作的部分,万万不可你认为那部分你已经操作过了就漫不经心,你要通过搭档操作与你已经做过的实践而相互比较,从而能够深深刻的掌握实验的要旨,在师生互动的环节中,对于老师提的问题要积极思考,积极作答,比如:师:当冷空气来临时,温度较低的冷空气遇到温度较高的暖空气时,两者发生怎样的运动呢?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每一小组的同学,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积极鼓励学生叙述自己的理由,然后把这些观点和看法加以整理,总结出主要的几种猜想,再让学生加以讨论,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让学生置身于实验的全过程中,增加学生主体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学生在以后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展.

总之,教师在科学课堂《天气预报》教学过程中,要挖掘教材本身的内涵,深入研究好教材,采用含有《天气预报》这个教学内容的信息载体的各种不同情况下的知识元素来进行进行教学,这样的课堂才会丰富多彩,新颖多样,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才会理解领悟学会并运用,学以致用,以此达到实验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钱维宏.如何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技巧[J].地球物理学报,2012,55(05).

[2]李学欣.关于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思考[J].科技与创新,2014(17).

[3]吴捷.巧用天气预报 学习“地球上的大气”[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04).

猜你喜欢

高锰酸钾冷空气天气预报
高锰酸钾三级中红外光谱测定
冷空气小怪兽来了
关于冷空气的八个真相
冷空气从何而来
测不准的天气预报
高锰酸钾溶液制备方法的优化研究
天气预报的前世今生
冬日暖暖
中期天气预报
高锰酸钾在种苗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