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童蒙教育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2018-04-03

关键词:家训家教教育

韩 昇

近年来,国内对于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十分关注,激发众多家长认真而且深入地思考教育问题。

教育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家族的赓续,直至个人的为人处世都具有根本的意义,因此,自古以来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视。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是以家为基础,从家到聚落,再到国家,一圈一圈地扩大。无论是文化的传承弘扬,还是家庭到国家的治理,最基本的落点在于一个个具体的人,从学习做人开始,直至治理国家,同样是一圈一圈地扩展开去,亦即儒家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重视人的培养,以人为本。人的教育从小抓起,从家庭教育开始。孔子曾经对其子孔鲤的庭训故事,脍炙人口,成为讲家训的经典故事。古人从自己一生奋斗的经历和对于历史的总结,明白一条根本性的道理,那就是大到民族,小到家族,绵延不绝的关键在于人的培养,只要人才辈出,就一定长盛不衰。

刘邦是帝制时代起自底层的创业者,他出身于乡村,没有受过文化教育,年轻时耽于酒色,恰逢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启反文化的潮流,刘邦非常兴奋,认定读书无用,一心想凭借武力平定天下。多年的艰苦作战,以及汉朝建立以后的各项制度建设,让刘邦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提升。刘邦晚年的内外政治形势都不乐观,外有叛乱,内有吕后,后嗣软弱,忧愁有加。然而,刘邦在临终前写给惠帝的遗书里面,回顾自己的一生,留下最重要的领悟:“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清)严可均辑,任雪芳审订:《全汉文》卷1《手敕太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页。

刘邦给后继者的遗训是抛弃读书无用的谬论,好好读书。因为这条遗教,刘邦的家族发生了重大转型,子嗣不再以无文为荣,惠帝以下,一代比一代文化更强,到武帝时代,完成了国家意识形态的构建,开昌盛大局。汉元帝为太子之时,曾经劝谏其父宣帝不要过于用刑,应该多用儒生。后人难以想象一个反文化的家族如此迅速且彻底的转型。正因为如此,所以,西汉皇室在中国古代皇族中称得上强盛,历代皇帝都不弱,故其政权长期稳固,社会持续发展,汉朝深入人心,其国族认同遂形成“汉族”。

刘邦家族成功的转型,说明文化教育对于一个家族至关重要,儒家主张的“修齐治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强大的支持。因此,开启童蒙,建立良好的家训,是教育的初阶,也是培养国之栋梁的基础,具有很高的历史意义。

开启童蒙始于家庭教育。然而,我们今天面对的社会现实相当严峻。

首先,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太大的变化,维持了几千年的社会基础——家庭,在剧烈的社会变动和推行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下,已经面貌皆非了。现在的家庭基本上是由父母和独生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爷爷奶奶这一辈是经历过疾风暴雨般的阶级斗争后的老人,把千年的传统破除得差不多了;父母这一辈在青少年阶段没有接受过多少传统教育,对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家教相当陌生。这样的两代人一起抚育新生的独生子女,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因为是独苗,无论如何都得保证养大养好,而且还寄托了父母以上好几代人的希望,要他们长大后圆祖辈的梦想,便把全部的宝都押在孩子身上,唯恐他们身体不够强壮,恨不得把最好的营养补品都塞进孩子的嘴里,对于他们的各种要求都尽量去满足,简直到了予取予求、百依百顺的程度,普遍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以为这个世界都得听从我,独占欲望强烈,看不起别人,没有礼貌。

其次,现在的学校教育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不同于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和理念。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教育的内容如“六艺”所示,为礼、乐、射、御、书、数。礼讲的是规矩,是做人与入世的根本;乐是与人相处之道,基本精神是和睦。这两条是文,射和御则是武,通过尚武培育刚强坚韧的意志。书和数是做事的基本技能。六艺培养的是文武双全的务实人才。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过于强调知识,全社会对于知识灌输几乎到了病态的程度,小学入学,不懂得几百个汉字,讲一口英语,甚至运算加减乘除,往往会被好学校拒之门外。人们发现学校入学是越初级越难,大学不如高中,高中不如初中,初中不如小学,而进什么小学几乎决定了后面的人生。这已经成为社会现实,称得上正常吗?我们的家长欢迎这种情况吗?显然不是,他们也是无可奈何,不知道社会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人生“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孔丘,(清)刘宝楠正义:《论语正义》卷2《为政第二》,收入《诸子集成新编》(第1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2-263页。。这几句话,耳熟能详。但是,大多数的人有意无意把第一句给漏掉了,那就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不明白怎么十五岁才开始学习,该不会是孔子讲错了吧。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写下《史记》,被称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成就之大,少有人能够与之比肩,可他自称是“年十岁则诵古文”*(汉)司马迁撰,(宋)裴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293页。,大约也是十多岁才读书学习的。看来十多岁才正式读书是古人的通例。放眼世界,当今文明发达的国家,好多个立法规定不得对学龄前的儿童进行知识灌输。从长大成才的比例来看,这些国家占据了世界人才的高端,而他们并不急于让儿童学习知识。在教育上,首先要适应人成长的自然规律,不能任意的人为设定。我们今天的心太急了,总想一举成功,相互攀比,口中念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我们并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反而是经常抢跑,可是,在成才的终点上,我们赢了吗?

这是根本性的问题,我们需要反省,还需要静下心来理解古代教育的精髓。学龄前儿童教育的根本是什么?有一则感动中国近千年的故事,讲的是宋代文人政治家司马光,童年时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不巧有一位小朋友掉进装满水的大缸,在危机的关头,其他小朋友都惊呆了,只有司马光非常冷静,捡起地上的大石头用力砸破大缸,救出落水的小朋友。这个故事反映出司马光的沉着机智和爱护别人的品质。长大以后,司马光撰写了不朽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还担任过北宋的宰相,取得这般成就与他童年受到的教育密切相关。孩提时对小朋友的关爱,长大后变成对于民生的高度关切,不顾个人政治得失,为民请命;沉着冷静的性格使他能够客观地理解和分析历史,明察事物发生演变的来龙去脉,知晓历史发展的趋势。从以上几位历史人物成长的过程,可以明了学龄前是人成长中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通过对各种事物的认知,孩子在扩展对于世界的认识,同时也在树立价值观,人文与自然知识互动,培养理解与领悟的能力。就像农民种田,播撒下什么种子,日后便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如果我们急于灌输知识,则人文素养的不足往往制约其悟性的发展,而孩子幼年时的品质,又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成长的方向。难怪中外成功的人才培养,都非常重视幼年时期的品质教育,而此时最有效果的便是家教。

家教不但是人生的起点,而且伴随一生,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举止。常常听人说到“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不就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吗?小时候没有受到品行的教育,不懂得规矩与分寸,不知“止”便胆大妄为,随便侵犯他人的利益,任性而自私。见到这样的人,人们会说“没有家教”。显而易见,家教首先是教人基本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首先是与人相处时的行为准则。人们都在追求自由,但一定要知道自由并非没有限度,每个人的自由是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边界。因此,损人利己是不可以的。有些人认为我不伤害别人,但侵占公共利益,谁也管不着。他们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载歌载舞,把自家的垃圾扫到门外马路上,凡此种种会被视为粗俗无礼的人。其次是自我保护的经验提炼,比如古人告诫我们“不立危墙”,也就是不要站在危险的地方。这个道理似乎谁都明白,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到处看到立于危墙的行为,例如行人不走人行道而走车道,助动车与汽车抢道,平时站在路中间说话等等,全然没有意识到危险,结果我们的意外伤害事故一直居高不下。

主导行为规矩的背后是为人处世的理念。古代农业社会的基本生产方式,不同于游牧或者行商民族流动性很大的生活,春耕秋收,一粒种子播撒下去就要守候到秋天收割,人们只能定居下来,相互依存,共同生产。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必须相互关爱和协作,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纠纷,应该本着相互礼让的原则来协调处理。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居住形式,在一个大院落里面聚居着同宗同姓的几代人,更需要相互帮助,尊老爱幼,由此形成了一整套中国的人伦礼仪规则,目的在于形成充满仁爱的和谐社会:“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10《滕文公上》,收入《新编诸子集成》(第1辑),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59页。让每一位生活在其中的人都舒心坦然,其乐融融。儒家特别强调“仁”与“礼”,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农业社会的形态,并且被广大的中国人所认同,共同遵守,成为悠久的文化传统,而家训则是从这些优良传统提炼而成。

传统的力量在于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人。仁爱礼让的美德首先在家教里具体地展现出来。每一代人都想把成功的经验传授给子孙,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自己更强,生活更美满,祈求家族荣耀富庶,长存于世。于是长辈自然会基于个人的阅历,尽心把祖上世代积累下来的真知和感悟,总结古往今来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千锤百炼提取出家训格言,传授给子孙,要求他们代代身体力行,严格遵守,不走弯路,早早踏上人生坦途。由此可知,家训不是用来对外吹嘘和自我标榜的东西,它们属于传家秘籍,只在家族内部传承,付诸实践。我们无法想象祖辈会用虚伪的东西教育子孙,因此,家训首先具有高度的真实性特点,反映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和人才观。

第二,家训是经验之谈,所以,它不同于一般说教的书籍,读起来觉得亲切,而且踏实可靠,融合了社会的行为准则和家族的处世经验,很少有大话虚饰,其中不少是秘不示人的独家心得。语言朴实,寓意深刻,寄望殷殷。

第三,家训具有实用性的特点。许多美好的道德、崇高的理想,如果不能贯彻,便只是空中楼阁,停留于观念之中,甚至是伪善。而家训用来切切实实地调教子孙,因此,它必须把美好的道德化为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并且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从小做起,毫不含糊,最终成为生活习惯,无须刻意却能自然而然地遵守。良好的道德一旦变成生活习惯,便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矩”*《论语正义》卷2《为政第二》,第262-263页。的境界。正因为如此,所以,家训特别重视日常的行为规范,点点滴滴,诸如一家人吃饭,大人没到,甚至家人没到齐,先到的人就不能先吃;长辈没有动筷子,孩子就不敢夹菜。这些规矩的背后要给孩子树立的第一个观念是懂得长幼有序,尊重父母。中国古代讲“孝”,它最朴实的含义是善待父母,在家有孝,在外才会敬业。第二是培养协作精神,要懂得关心别人。一家人借着吃饭的机会相聚相亲,多么美好。如果先到先吃,后到的只有残羹剩饭,会是什么感觉呢?第三是学习分享与自律。远古时代,生活物质没有今天丰富,吃饭是分享成果的时候。大家注意到了吗,动物吃东西的时候最为紧张,要是靠近它,立马翻脸咬你。在利益面前,动物性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现在虽然物质丰富了,但是某些习性还会保留下来,例如在饭桌上把好菜尽量多吃,拿着筷子在菜盘里面挑挑拣拣,全然不顾他人。一些很有绅士派头的人,到了利益关头就把真相暴露无遗。难怪有一位企业家跟我说,他绝不聘用在饭桌上挑肥拣瘦的人,因为这种人自私自利,没有团队精神。一次看似简单的餐聚,里面包含这么多的道理,人的品行修养往往在不经意之处流露出来。所以,家教强调做人才是真正需要从娃娃抓起的根本。

第四,家训还具备有效性,它经过了千百年实践的检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古代世界文明中从来引领潮流,不曾落伍。像古代的弘农杨氏,自从东汉出现了号称“关西孔子”的杨震以来,严谨持家,诗书耕读,代代出人物,绵延数百年,为世人敬重。近代如曾国藩、梁启超等家族,是我们能够亲眼见到的实例。曾家自曾国藩兄弟以下,190多年间,涌现240多位有名望的人才,没有纨绔子弟或者败家子。梁启超本人是近代承前启后开风气的大学者,九位儿女,有三位院士,另外几位也是著名的学者专家,成为众人交口称赞的家庭。从古到今的历史证明,我们的家训家教是非常有效的。

所以,家训是从人生经验总结出来的智慧,把伦理道德化成日常的行为规矩和礼仪,培育文明而高雅之人,千百年来成效显著,潜移默化中规范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乃至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价值与族群认同的凝聚力。在人类古文明中,中华民族能够经受住几千年的风霜雨雪,一脉相传绵延至今,实不多见。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传统,生成为这个民族的根,深入而坚韧,几经劫难,不绝如缕。再看世界历史,多少曾经称霸一时的民族或国家却早已烟消云散,不见踪影,究其原因同样在于文化。没有强大文化的民族,无论军事力、经济力如何强大,最终都衰败了。所有传承至今的民族,都是靠着文化的智慧而生生不息。生存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依靠的是智慧的导航。

中华文明延续到今日,并非一帆风顺,其间经历过许多次的改朝换代,甚至发生统治民族更替的情况。但是,朝廷崩溃了,中国文化却一直传承下来,堪称奇迹。为什么呢?就因为家庭这个社会基层细胞一直坚韧地维续着。在家族内部,恪守中国的文化传统,通过家训家教,顽强地坚守住自己的根本,并且一代代传承下去,不管外面的风云如何变幻,我们的内心跳动的依然是一颗中国心。只要家没有被摧毁,我们的文化就将薪火相传,家训家教扮演着中华文化传承者的角色。和平年代讲“仁义礼智信”,外敌入侵时讲“精忠报国”,为人一生,坦坦荡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正义》卷26《尽心上》,第905页。,清风明月,屹立苍穹。

猜你喜欢

家训家教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家训伴我成长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