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红五月农场的创新经营模式探索

2018-04-03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野香广东省农场

孔 韬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510)

一、广东省红五月农场基本情况

广东省红五月农场是以橡胶为支柱产业的国有企业,创建于1952年,现有20个基层生产队和学校、医院、综合服务部、阳东粤垦草牧发展有限公司、红五月农业服务公司等5个场直属单位;总人口3382人,其中退休职工1077人,在岗职工338人;土地总面积7.29万亩,主业橡胶2.507万亩50.68万株,其中正常树31.9万株,中小苗11.51万株;林地面积1.3万亩、土地出租0.22万亩,职工承包水果地1803亩,百香果种植基地0.05万亩、野香猪养猪基地0.02万亩,特色林下种植0.025万亩。

二、广东省红五月农场创新经营改革的现状与成效

(一)坚持以橡胶生产经营为主,优化整合优势橡胶区域

广东省红五月农场通过分析橡胶生产环节成本结构,动态布置生产作业项目及作业量,严格控制橡胶各项工作成本,将产胶能力大、林相整齐、交通便利的生产队建立橡胶生产“8+2”核心区,农场在政策、生产资源、管理等方面给予核心区大力支持。通过整合,农场如今可淘汰疏残胶林5000亩,作为后期储备土地开发利用。扩岗增效确保人均产胶4.2吨,人均产胶增加,提高了胶工的收入,也缓解了教工缺乏的困境。农场争取通过3-5年优化整合,核心区规模达到一万亩,有效割株25万株,单株产量2.5公斤以上,年产量625吨以上,成为广东省红五月农场橡胶高效生产的“主战区”。

(二)规范管理标准,积极适度发展特色“野香猪”产业

阳东粤垦草牧发展有限公司,是广东省红五月农场积极引进广西野香肉猪养殖技术、集特色野香猪繁殖、养殖、销售的阳垦特色产业企业,公司共有200亩用于放养、圈养、水塘、牧草种植等野香猪养殖、繁育所需的连片配套用地。广东省红五月农场根据野香猪养殖经验,总结分析各阶段生产特性,科学制定管理规范,将繁育、饲养、防疫、分栏等阶段细化分离,根据各阶段适时调整饲料配方,节约生产成本。同时,农场以高端健康绿色商品猪肉的定位,重点以阳江本地酒店销售,广州、珠海、中山、佛山等珠三角地区以微信、网络平台销售、对接广垦畜牧公司品牌销售为主。目前,“订单式”的生产方式已成熟运作,市场接受度越来越大,品牌效应初步体现。

(三)利用土地和技术优势,打造生态观光休闲农业

广东省红五月农场种植500亩百香果,在陆续挂果后,农场把百香果园经营方式分为三种,一是对外发包,利用种植大户的种养结合及管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二是与种植户合作,采取网络渠道销售,并参与门票分成;三是农场自主管理和经营,采用入果园采摘销售管理模式。目前,农场的产品已供不应求,同时带动了部分职工、周边农村及种植大户种植,在阳江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初现名片效应。

(四)依托橡胶林地资源,增加橡胶林地附加值

广东省红五月农场有大量的橡胶林下空地被闲置,且林下条件适宜半遮阴植物的生长,农场以橡胶林地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在林冠下开展特色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增加了橡胶林地的附加值。农场根据作物特性,胶园内适合套种益智,广东省红五月农场在橡胶中小苗5年龄区域选择符合温度、湿度、坡度要求的合适地点,林下种植益智250亩,由队干部负责督促该岗位中小苗工进行管理。林下种植益智起到了地面覆盖的作用,减少了林下除草等相关抚育工作,降低了中小苗抚管成本,使职工增收、企业增效,同时起到了稳定职工的作用。

三、广东省红五月农场创新经营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首先,广东省红五月农场在创新经营改革中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以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人事、劳动、分配制度和成熟的激励约束机制。而且农场经济结构单一,仍然是单一农业经济,二三产业的比重非常低,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结构性矛盾很突出,难以形成比较健全的农业产业体系。

其次,农场严重缺乏经营管理、生产、销售专业人才,极大制约了农场企业化改革和产业化发展。尤其体现在农场劳动力趋于老龄化,特别是割胶工人,工作能力逐渐下降,也影响各种生产任务,农场急需一批年轻、有活力、懂技术的“新鲜血液”注入。

最后,农场流动资金短缺,难以应对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橡胶从种植至投产时间长,加上自然灾害频发,期间抚管费用资金投入大,农场经济基础薄弱,整体运营压力大。例如特色养殖产业就由于成本较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导致销售途径不顺畅,直接制约农场经济发展。此经营模式难以使农场发展进入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四、广东省红五月农场创新经营改革的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农场经营管理机制

农场应充分发挥农垦集团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以资本运营为纽带、以产业发展为主线、以资源整合为抓手,灵活采取股份合作、产业联盟、租赁经营、行政划拨等方式,形成农垦集团与农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主动融入广东农垦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使农场真正成为广东农垦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成员,构建紧密型、利益型的联结体。通过专业公司参股、扩股的形式,提高与广东农垦其他兄弟农场资产链接纽带的紧密度和关联度,推进农场企业化,落实农场法人实体地位和经营自主权。农场养殖业要与广垦畜牧集团对接,走集团化道路,提供技术支撑,解决销售困境,降低养殖成本,提高防御市场风险能力。

农场需收集有关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案例,借鉴经验和做法,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草木公司各项事务运营对策、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制度,控制整体养殖规模,把握产业推进节奏。继续探索经营方式的创新,适当引入民间资本,用合作方式利益共同体,起引领示范作用,并逐步带动职工和周边农村发展。一是鼓励生产队以集体经济的形式承保管理;二是鼓励中小苗管理岗位职工承包管理;三是引进种植大户承包种植管理。

(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改变传统农业“弱、小、散”的经营方式,整合资源、形成规模,大力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要逐渐减少橡胶种植面积,发展具有农垦特色产业,如乡村热带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等,使橡胶、“野香猪”等产业真正成为农场的主导产业,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开拓产业多种功能为落脚点,积极推进休闲观光农业。重点依托千亩橡胶林、百香果园和益智种植区等,结合垦区历史文化、农产品艺术文化、农耕文化和现代农业新技术文化等,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规划建设,探索融合养生之道、中医文化、休闲娱乐、运动时尚、品质生活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大健康乡村旅游产业。农场可尝试与各中小学合作,让学生在寒暑假到农场参观农作物的生产过程和进行科普知识的教育;与旅行社、途牛、携程等旅游企业合作,开发旅游项目。争取利用2-3年时间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田园种植,打造具有乡村风情田园,发展幸福特色田园经济。

同时,农场可加强与企业合作,拓宽“线下”销路。广东省红五月农场应努力加强与农业公司及各大超市的合作,争取实现订单种植、销售一条龙合作经营。农场可尝试与各种收购客商合作,利用地方的资源,结合市场优势,再引进、培育蔬果、猪肉等优良品种,构建农资种植销售一体化的渠道。同时,农场可调动年轻人对网络的熟知与热情,成立以年轻人为主的电商销售小组,加强“野香猪”品牌的推广,大力拓宽电子商务营销渠道。虽然农场在“线上”销售上做了一定的探索,但是依然没有形成成熟的销售渠道。电商销售小组与农场可达成合作关系,利用淘宝、微信等平台,共同开拓农场的农产品销售新渠道,这也有利于促进农场农产品的销售模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高端市场转变。

(三)努力探索农业规模经营新思路

一是以农业生产效率最优化和经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坚持和完善以职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农场统筹为主导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稳步提高职工家庭承包经营规模,大力发展与产业集团紧密相连的种养大户;二是加强产业用地规划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进一步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打好基础;三是改革完善职工承包租赁经营管理制度,建立经营面积、收费标准、承包租赁期限等与职工身份相适应的衔接机制。职工承包租赁期限不得超过其退休年限,职工退休时,在同等条件下其承包租赁土地可由其在农场务工的子女优先租赁经营;四是对长期拖欠农场承包欠款的承包户,农场要依法依规收回承包土地,收回的土地农场可重新整合并规划利用,也用于发展其他主导产业或发包给有技术能力、经济能力和经营能力的承包户;五是积极培育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鼓励那些不懂技术、经营不善、长期亏损的承包户,可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将果林、橡胶林转给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经营;六是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建农场综合性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站点,开展种苗供应、农业技术咨询和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为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服务。

参考文献:

[1]邱霞.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分析[J].西部论坛,2014(2):33-34

[2]李跃平.回归企业本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选巧[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1):22-23.

[3]常修泽.现代治理体系中的包容性改革——混合所有制价值再发现与实现途径[J].学术前沿,2014(3):18-21.

猜你喜欢

野香广东省农场
“野香优保姆”对野香优676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农场假期
闽清县双晚稻区优质新品种简比展示初报
7个野香优系列杂交水稻新品种在余庆县的种植表现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农场
2018年度安庆地区优质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一号农场
丰收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