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您”的敬称来源考探及其辞书释义

2018-04-03郑亚秋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第二人称辞书亲属

◎郑亚秋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南宁530299)

“您”是现代汉语词汇中唯一的第二人称带有敬称语义的代词。观察主流的辞书释义,人们可见:《现代汉语词典》仅有一个义项:“人称代词。你;你们(含敬意):老师,~早!”《汉语大字典》义项其一说“您,你也。俗”;其二同《现代汉语词典》无差。而《汉语大词典》立了三个义项,其一,同“你”;其二,“你”的敬称;其三,你们。清代的《康熙字典》中援引明代《篇海类编》,仅说“您”是“你”的俗字。另外人们注意到,虽然“您”被部分辞书定为俗字,而明代搜罗整理俗字的《字汇》和《正字通》并未收录此字。刘云、周晨萌《释“您”》[1]一文对“你老人家”合音说进行了文献检验,他们发现明代北方话语料(包括《三言二拍》《西游记》《水浒传》等)显示,第二人称复数用法“您”已经日趋没落;清初的语料(包括《康熙朝韩文朱批奏折汇编(1689—1722)、《清文启蒙》(1730)《石头记》(1760)等)更难寻“您”的踪迹。 或以为,这可能是明代《字汇》《正字通》漏收先前部分辞书称为你的俗字“您”的原因。因为明末清初正好是以上两部辞书的著成时段。社会上不再通行时,被编者遗漏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清代后来的《字汇补》也将其纳入辞书,引元代《中原音韵》义项:与“你”同义,今填词家多用此字。《中原音韵》就作为了最早收录“您”的典籍。人们可以初步看出,“您”带有敬意,表示敬称并非产生之初就具备的,是有一个较为漫长的发展过程。

“您”进入辞书早期,并未见称说其为“你”的敬称。进一步说,表示敬称的“您”是在近现代汉语中才显露出来的。吕叔湘于《近代汉语指代词》中指出:“在早期的以复数为主的您跟现代的以礼貌为主的您之间,没有可以证明用法递变的文献:《红楼梦》《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这些书里都没有‘您'字。”我们认为这种所谓“用法递变”无法证实或者说缺失,正是在《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义项分立的不同的原因。

笔者把辞书的义项稍作整理,初步将“您”分为:

您1:第二人称复数代词,你们(中性不带有敬意);

您2:第二人称单数代词,同“你”,“你”的俗字(中性不带有敬意);

您3:第二人称单数代词的敬称(带有敬意)。

其中有表数功能的对立,也有表谦敬功能,这种情感色彩义的对立。作为代词的敬称含义如何而来,学者们还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李婵婷《第二人称敬称选用“您”字表示原因初探》[3]认为复数形式容易产生出敬称,列举了英语、法语、俄语中借用第二人称复数表示表敬称的“礼貌式”。笔者认为这是将语法范畴中的数范畴和语义范畴中的谦敬色彩义混为一谈。同样认为尊称“您3”来自表数复数的“您1”的还有见于时良兵《敬称“您”的来源》。[4]

为了讨论“您”表敬称的来源,笔者首先讨论“您”的来源和产生,然后再通过历时文献中凝结成词的“您”的分布,来判断其历时演变情况。

一、“您”的产生来源

对于“您”的来源学者们有两种解释:

(一)“你老人家”的合音

吕叔湘先生在《近现代汉语指代词》[2]中认为:“您”为“你老(=你老人家)”的合音。老字脱落元音,只剩下一个“l-”后,转发部位相同的“-n”,即:ni+lao→ni+l-→ni+-n,发音为nin。此说,就音理来说是说得通的,类似于英语中的夜晚night是由no+light,no脱落元音,light脱落前面的辅音,产生新词。另外,支持这种看法的学者多采例于清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你儜,京师土语,尊称人也。发音时唯用一儜字,你字之音,盖藏而不露者。或曰‘你老人家'之转音也,理或然欤。”而清末材料来解说最早是金元时期的“您”来源,说服力并不强。

(二)“你们”合音

高名凯[5]先生认为,您是“你们”的合音,即ni+meng→ni+m-→nim。

王力[6]先生进一步指出,在北方话中-m作为入声的辅音韵尾消失于17世纪初。他提出由西方人编写的《西儒耳目资》里面已经没有-m这种韵尾了。于是nim在语言使用中转而变为nin。这是“您”来自“你们”合音说的来源。

以上两种关于“您”的来源是比较有影响力的解释,并且都附带出了“您”的另一个同音字“恁”。在文献中也是作为第二人称代词混用:

(1)李逵便叫众庄客:“恁们都来散福。 ”(《水浒传》)

(2)吴用传令:“恁每尽依我行,不如此行不得。 ”(《水浒传》)

同时,“恁”更多的是作为指示代词,这样、如此来理解:

(3)众女婢和奶子多道:“老爷一向极有正经,而今到恁般老没志气。”(《初刻拍案惊奇》)

(4)那老僧微微一笑,道:“施主恁大年纪,仍是这等火气。”(《雪山飞狐》)

现今语言阶段,特别是在“白话文”运动之后,“恁”还作为方言词在北方方言之一的山东方言中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充当指示代词使用。(关于“恁”可以参看郑淑花的《“恁”的演变及属性研究》[7]。)

人们可以看到老一代学者都是从字音方面入手来阐释的。可能是由于老辈学者最先接触表音文字属性的印欧语发展的理论。笔者将两种说法放在一起来看,同为合音说,只是相合内容不同。

二、“您”的历时分布

笔者通过相关的文献来讨论近代汉语“您”的历时分布情况:

(一)金元时期

(5)(红云)你挣揣咱,来时节肯不肯尽由他,见时节亲不亲在于您。(《西厢记》)

(6)满寺里僧人听呵!随俺后抽兵便回去,不随后您须识我!(《西厢记》)

(7)有一朝身到黄泉后,若他留侯留侯厮遘,你可也羞那不羞?您卧重裀,食列鼎,乘肥马,衣轻裘。您须见舞春风嫩柳宫腰瘦,怎下的教他环珮影摇青冢月,琵琶声断黑江秋!(《汉宫秋》)

(8)母亲,唤您孩儿有何事? (《倩女离魂》)

(9)你不说呵,您孩儿怎生知道?爹爹请坐,受你孩儿几拜。(《赵氏孤儿》)

例(5)中“你”“您”有混用现象,都是单数,敬称不明显。例(6)中“您”是指代满寺僧人,是较为明显的复数指称,具有表数的功能。例(7)(9)同例(5),“你”“您”混用。例子(9)“您”+孩儿构成了复合指称结构,转指第一人称的说话人自己。

(二)明代

(10)娘娘曰:“您恩将仇报,射死我门人,你还故推不知?”(《封神演义》)

(11)翠凤毛翎扎帚叉,闲踏天门扫落花。恁看那风起玉尘砂,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邯郸梦·扫花三醉》)

(12)今日若不是遇着我来救了,倘死在井中,您爹娘虽是盼你,也盼不将你去。(《明珠缘》)

例(10)“您”就是“你”,也没有谦敬意味可言。例(11)“恁”即“你”。例(12)“您”+爹娘组成复合结构,这属于表示领属。后面第二人称代词使用一般的“你”。

(三)清代

(13)这一千奴才都是该死的!马知县也该砍头的!暂且上刑收监,伺候下夹棍,到过午时夹您这奴才们。(《聊斋俚曲集》)

(14)娟娟,你快起来。一大些人来拿您爹爹来。(《聊斋俚曲集》)

(15)计老头父子起身作别,说道:“你耐心苦过,只怕他姐夫一时间回过心来,您还过好日子。”(《醒世姻缘传》)

(16)寄姐道:“我叫丫头跟着您去罢,小成哥哭着待吃奶哩。”(《醒世姻缘传》)

(17)您说的是小褂儿不是?(《语言自迩集》)

(18)小儿得了在工部里帖写的差使,都是承您的情。(《语言自迩集》)

例(13)“您”明显是“你”,没有谦敬语义非常明显。例(14)“您”+爹爹的复合结构,表示领属。例(15)是属于同一句话里“您”“你”混用,没有差别。例(16)该剧情中言说人——寄姐和听话的人——素姐身份年龄相差不多,没有表示尊敬语义。例(17)(18)出自清晚期西方人撰写的《语言自迩集》,该文献中大量出现近现代汉语敬称的“您3”的用法。

笔者注意到几点:

第一,在不同时代,“您”+亲属词的现象在文献中较为普遍,表示领属关系。领属关系中,“您”明显是作为第二人称单数的领格使用。人们应该注意带“您”+亲属词,这种搭配方式的持续性出现,说明了人们普遍接受这种语言表达形式。“您”+亲属词,这种复合结构,不论是在转指自己还是称呼其他人的表达方面,接受度都比较高。

第二,在金元到清代,“你”和“您”混用现象始终存在。笔者认为这是部分辞书将“您”定为“你”俗字的原因。

第三,全面地在一部文献中大量使用表示敬称的“您”是在清代后期。

第四,“您”表示复数的用法在不断衰减,或为现今新的表示复数敬称“您们”产生的缘由。

对于现存辞书对于“您”的义项设列,实际上在历时上的分布是:在金元时期,“您1”的存在少于“您2”,“您3”还未出现;在明代,占主流的是“您2”;在清代前期,情况和明代相近,而清代后期,“您3”迅速崛起。《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是将历史不同时期的语义合三为一,其他辞书则是分别立项解释的。笔者认为将“您”的该三种义项分立于辞书中,是比较合适的。

三、“您”敬称来源

笔者现在基本认为“您”表示敬称是在清代后期。

在上一节的例句分析中,人们注意到了不同时代都有“您”+亲属词这种语言使用现象。亲属和长辈,在重视传统家族观念的中国来说,是挥之不去。每个人对于亲属长辈,主观上一般带有一定崇敬色彩。所以笔者认为由于“您+亲属词”这种组合在历时语言实践中长时间的存在,最终在清代后期,将“亲属词”所具有的谦敬语义传染给了长时间和他们搭档的“您”。这使得“您”的语言使用使得其语义内部发生了质变。这在语言学当中称之为“语义传染”。

四、余论

回头再来讨论“您”的来源。“您”在不同时期的分布中,表复数“你们”合音说的可能性是有的。而“您老人家”合音说,这种表示尊敬的说话,其对应的语义出现得很晚。所以,笔者认为前文提到的两种可能的来源中“你们”合音说可能性更大。

综上,笔者认为“您”来源是“你们”的合音。从汉语历时发展来看,先后出现了表示第二人称复数(您1),第二人称单数(您2),和第二人单数敬称的用法(您3)。辞书对于“您”的收录和解释,是将历时语言状况一齐放在共时平面来呈现的。关于“您”开始作为敬称的原因,笔者认为与表数范畴关系不大,主要是由于带有尊敬色彩义的亲属词和“您”的长时间、高频率搭配,将尊敬色彩传染给“您”所致。

猜你喜欢

第二人称辞书亲属
CISHU YANJIU LEXICOGRAPHICAL STUDIES
类型学视角下的韩汉第二人称对应情况研究
大型辞书疑难字考释七则
中国年轻用户在网络聊天环境下第二人称的使用探析——以线上“你”和“您”的使用为例
什么?亲属之间不能相互献血?
English Abstracts
科举干禄与语文辞书编纂
狗也怕醉汉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认知功能调查
中国辞书学会第四届领导成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