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六步四结合”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设计与实践
——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8-04-03马志强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现代文学文学职业

◎马志强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师范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是培养职能能力的基本载体。因此,必须牢固树立“课程育人”的理念,把课程设计和实施放在整个教学改革的核心位置,进一步改革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等,以满足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然而,高职教育中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在实施中却面临着诸多困惑和挑战:在课程的设置上,文学史教学和文学作品教学之间常常顾此失彼;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有限的教学时数难以完成繁杂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本应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往往被忽略;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单一的教学手段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学习的兴趣上,“如今的大学生重实用,轻素质,重功利,轻人文。他们没有感受到身后的文学、文化底蕴对塑造人的巨大潜力。”[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参与性不强,教学的主体性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在课程评价和考核方面,重视终结性考核,轻视过程性考核。就中国现代文学课程而言,不少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主要从上课出勤、学期小论文、期末考试三个方面来认定。其中,期末考试所占比重最高,往往在70%以上,考试形式又以书面知识点考核为主,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等客观题占了60%—70%分值,这就更加重了学生懈于思考的惰性,认为课程学习只需要按时上课、交篇论文、考前记忆就可以顺利通过,从而与学科教育的初衷渐行渐远。[2]针对这些文学类课程教学中常见的困境、难点,作为语文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该院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必须结合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新的课程设计理念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教学重新设计,实现从课程的定位、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教学的评价等全方位的变革,从而让该课程实现从知识传授型向能力素养培育型的转变,进而为高职教育文学类课程的改革作出有益的探索。

一、“六步四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

任何教学设计与改革都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教学理论是教学改革的灵魂和精髓,它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特色,是教学改革能否进行和完成的决定性因素。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进行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内容,该院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主要依据“六步四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设计。

“六步四结合”课程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是:“六步四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用于实施课程教学的六个核心要素依照四个原则进行的有机组合,是高职教育课程教学中应当遵循的基本程序和原则。“六步”是指用以组织和实施课程教学的紧密相连的六个核心要素: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训练平台、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结合”是指安排组织六个基本要素的原则,是探索实施“六步”的进一步的深化和具体化:即课程设置与岗位职业能力结合、教学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结合、教学内容与职业工作任务结合、考核评价与职业能力养成结合。“六步四结合”课程教学模式以能力为本位,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教、学、做”一体化,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执教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框架及实施

该院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改革基于“六步四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着眼于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立足于学生执教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该院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技能,具备语文教育活动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组织实施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设计、班级活动设计及组织等能力,能够在中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在企事业单位文员岗位工作的专门人才。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改革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评价上进行设计和实践。

(一)课程定位

课程的定位首先要确定课程的名称。高职高专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名称不同于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在普通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该课程基本上由“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两门基础课和一些专业选修课组成,强调知识结构的学科性、完整性、系统性,学界一般认为该课程是一门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中国文学发展演变历史、创作成就的学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过程;历史地、科学地分析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系统地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至新中国成立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及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通过选读“五四”以来至新中国成立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培养学生分析和鉴赏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该类课程侧重“文学史”和文学的审美性和人文性,使学生获得文学常识、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

但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在于其职业性和实践性,培养的是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技能型和技术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课程设计应由学科本位转向就业导向,强化实践环节,必须将课程设置与岗位职业能力结合,重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培养技术应用能力的目标服务。2012年颁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3]该院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在课程名称上也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从最初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到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再定位于目前的中国现代文学。该名称既兼顾了“文学史”的视野,也重视了单篇作品的“文学性”“人文性”,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较强的作品阅读和分析能力、写作能力、教学能力等,满足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综上所述,基于课程设置与岗位职业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将该院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定位表述如下:简要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主要作家的文学成就,增强学生对现代文学的审美情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和执教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培养学生较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为中国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等后续文学类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依据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将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目标定位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概貌,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和鉴赏能力。在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评论,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文学研究与写作和教学能力。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素养,另一方面又能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职业能力。学习这门课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让他们预热中小学教材中的名家名作,为将来的语文教学打下基础。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应该基于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对于文学类课程来讲,实践动手能力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通过教师的示范就可以完成的。2016年3月21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直指当下师范教育的症结之所在。《意见》指出:“师范生教育实践依然是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中小学的需要。”文学类课程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阅读和理解能力、文学鉴赏和评论能力、艺术审美和写作能力,这些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学知识的积累和经典作品阅读的基础上。基于高职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强化学生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大胆质疑,开展个性化的文学阅读,激发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同时也要注意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育。

(三)课程内容

依据教学内容与职业工作任务相结合的原则精选授课内容,才能解决课程结构调整后教学时数压缩的困境。根据高职课程教学时数少、重实践的特点,以及学生毕业以后多数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需求,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本课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精心设计,充分体现出针对性和适用性的特点。克服传统以“学科体系为主,重知识系统传授”的本科型教学模式,坚持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教学为主线,辅以相关文学史知识的介绍,适当增加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名篇组织教学内容。教学中针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为数众多且多长篇的特点,采取“精泛结合”,即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泛读相结合,教师精选优秀作家作品,重点对现代文学大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赵树理的作品进行精细解读。同时,注重体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精神,重在向学生传授怎样去理解和分析作家作品及相关文学现象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运用这些方法再去认识别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分析、欣赏能力。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层次进行取舍。懂得“割爱”,为学生指定泛读篇目和书目,提出泛读要求,为学生营造一个运用所学知识、检验自身能力的机会。对一些文学思潮、文学现象、文学评论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课程内容要敢于大胆舍弃,对一些内容作简化处理:如对于影响较大、涉及作家作品较多的文学流派,则可以通过“文学社团”名词解释的形式给予整体介绍,简化却不影响对作家作品的整体把握;对于一流作家的众多作品,要及时吸收文学评论界的研究成果,让学生整体把握作家的创作特色。如对于赵树理的作品可以引用“农民说理的世界”[4]来把握其价值;对于丁玲的创作可以用“女性意识与革命意识的历史化呈现”[5]来梳理其创作历程。这些概括有利于普及文学研究成果,也有利于培育高职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写作能力、人生感悟的能力。总之,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授课时,以文学史为经线、以文学作品为纬线,经纬交织,精读泛读结合,课上课下结合,突出人文性、审美性和职业性。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教学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相结合才能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国现代文学往往承袭老师主讲、学生忙于记笔记,考试考笔记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被动学习,思维懒惰、实践动手能力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弊端,也难以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田青在《新世纪十年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研究述评》一文中概括了新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理论研究的突破,在谈到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方法时,她总结了中国现代文学教法方法的新探索:研究性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认为这些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该课程教学的成效。[6]该院的中国现代文学课改组及时汲取了这些新的研究成果,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注重操作性、研究性、实践性,围绕学生知识的获得、专业能力的提高与人才素质的培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启发式教学法: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先由教师引出话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然后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人生体验和时代氛围提出不同的看法。如在《阿Q正传》中对“精神胜利法”的认识,经典文学作品的重读等。

写作教学法:每学期布置2篇小论文,不限题目,对所学内容进行评论,论文完成后,学生交换评改,最后由教师做点评。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在《三职院青年报》、学院和院部网站等媒体上发表文学作品,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互相讲评,为学生未来讲评作文打下基础。近年来,语文教育专业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中国现代文学作为选题方向,这又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朗读、表演教学法:围绕教学内容,组织多种课堂教学活动,通过朗诵诗歌、经典散文和角色扮演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经过多次尝试,效果比较良好。比如在讽刺性小说《华威先生》教学时,课改组就让学生分组扮演华威先生,通过他在不同会议场合的夸张造作式表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领悟到华威先生是混在抗日文化阵营中企图监视群众抗日活动的国民党官僚的形象。

讨论式教学法:围绕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鼓励师生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供大家共同讨论,如在《山峡中》中的授课中,课改组就采用这种教学法,学生在课后精读后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尽管五花八门,但普遍反映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关心的问题,采用问题导向的方法,师生共同分析,抽丝剥茧,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鉴赏能力。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完成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教学评价离不开科学的评价观念,考核评价要与职业能力养成相结合。对于从事高职教育的老师来讲,最大的不满足可能来自于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而这种不满足和教学评价的不科学息息相关。高职高专教育虽然强调的是职业能力培养,张扬的却是人的全面发展。对高职教育而言,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文学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文学理论,分析作品评论作家,把握作品思想艺术特征;使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培养人文素质,提高文学修养。[7]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承担着向学生传授中国现代文学知识,培养文学修养和职业素养的任务,课程评价要围绕课程的目标来进行。

本课程在教学评价时采用任课教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评教和同行评教相结合,任课教师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占课程总成绩的60%,以终结性评价为辅,占课程总成绩的40%。近几年来,在考试内容的考核上,逐渐改变填空题、选择题、名称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僵化的考试题型,减弱知识记忆等客观题型,扩大主观题型的分值比例,尝试考试分析论述题、综合性思考题、作品赏析题等主观性试题,重在测试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作品赏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教师要强调形成性评价,课堂内外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课堂发言、课堂讨论、读书笔记、平时作业、课程小论文和业余创作情况。把考核的内容分散在教学的各个时间段甚至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重视平时的文学积累,个性化的阅读,独到的文学见解等。在持续不断的教改努力下,课改的成果逐步凸显:该专业的两名学生在2017年度河南省第十五届高等师范教育专业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在学院历年“语言风采大赛”、“大学生辩论赛”中,该专业学生实力突出连续获奖,积极参与学院的晨苑文学社、聚英诗社、蓝精灵话剧社活动,为学院的广播站编写稿件、主持播音等都显示了较强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学生的就业质量也有较大提升。

三、结语

笔者依据“六步四结合”的课程设计方法,将课程设置与岗位职业能力结合、教学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结合、教学内容与职业工作任务结合、考核评价与职业能力养成结合,旨在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教师的双主体作用,调动教师执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教”与“学”的激情和灵感,提高教学的质量,增强专业的魅力,为探索高职院校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必须持之以恒地将先进的教学理念细化到每一堂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最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现代文学文学职业
我们需要文学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
端木蕻良:草原文学在现代文学中发声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