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机制研究

2018-04-01赖安宁

市场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经济企业发展

◇赖安宁

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逐渐提高了自身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投资力度与规模呈现出明显提升趋势。在投资对象中,除了发展中国家,也不乏对一些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很多产业的发展水平,同时可有效借鉴其他国家相似产业的发展经验,促进我国企业的调整发展。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1.边际产业扩张依据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地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通常是从本国发展较为缓慢且落后的产业进行投资,且利用投资这一做法,学习发达国家该行业的经验与优势,同时结合本国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补充、改进与创新,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其实际作用是通过扩张边际产业投资力度来推进本国该行业发展。这种方法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方式的扩大提供了帮助,使我国行业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并且形成完善的经济发展体系,使我国投资资本雄厚的同时,加大了投资的机会与范围。由此可见,边际产业扩张的依据多是对发达国家产业直接投资,进而加大我国边际产业的发展。

2.技术创新产业升级

我国企业因相关技术及发展方向受到限制,阻遏了其向更多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而其在此过程中所依据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是将投资的范围,以及此过程中借鉴到的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与基础,当这些变化达到一个固定的值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对象与目的便会出现本质上的变化,即从开始的资源投资转变为技术投资,借助其技术对我国企业的技术、管理等要素进行改进与创新,同时促进对外投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通常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多是先从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来展开投资活动的,然后随着本国企业的发展开始向技能层次转变,使投资的范围与规模逐渐扩大。为获得更高的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对象多会是发达国家。

3.小规模技术理念

小规模技术理念从不同的角度对发展中国家所开展的直接投资进行了深入分析。常说的“小市场”则指代的是发展较为落后,且其经济发展与对投资的需要量都比较小的发展中国家。其若想在国际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多是利用对发达国家技术产业的直接投资来作为发展的基础。但对于发达国家企业而言,其能够从小市场的发展中国家获取的利益少之又少,即便其自身拥有雄厚的生产能力与开发水平,也无法进一步得到更高的发展。与此同时,处于小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中间的发展中国家,便可利用这一阶段国际经济的空缺来进行开发,使本国企业能够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提高其市场经济竞争力。以我国企业而言,若想在国际市场中取得重要的地位,必须大力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产业,将我国民族传统产业推入国际市场。相对发达国家的产品而言,发展中国家所出口的物品价格低廉、质量高且具有本国特色,深受发达国家喜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在国际经济中的实力。

二、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驱动机制

1.占据高附加值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领域已出现了本质上的差别。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有形的物品与资产仍为其目前竞争的主要优势,但相比于发达国家的资产还是远远不够的。而发达国家已经从传统的有形产品开发逐渐向无形的资产转移,例如技术、金融以及服务等产业。这些无形产业作为国际市场中始终占据优势的行业,将发达国家整体对外经济发展与发展中国家整体对外经济效益隔绝开来。由此可以证明,无形产业相对于传统的有形产业具有根本上的市场竞争优势,其作为高附值领域在国际经济中占据着坚不可摧的地位。若发展中国家能获得高附值领域的发展优势,便可在国际经济中具备影响整个市场的能力。对于我国这种发展中国家来说,必须加强对核心技术的掌握,灵活运用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机制,才能够进一步抢占国际市场。

2.追求规模经济

随着国家之间贸易壁垒的加深以及国际汇率市场的变动,国内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更多风险和阻碍。从国内企业角度来说,对海外进行投资要考虑投资的形式,如通过直接投资还是采取外包来进行投资都是企业需要考虑的。企业所选择的投资方式,对企业后续生产和经营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国内企业只有在充分考虑规模经济转移的基础上才能将规模经济发挥最大效益。而现今,国内诸多领域在技术方面都较为先进和成熟,所以能在海外投资中建立标准化的投资方式。虽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贸易壁垒,但是利润方面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只有通过最佳规模经济来降低企业成本,才能降低外部因素对企业利润水平的影响。

三、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风险

1.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一般在企业内部机制中出现较多,尤其是在企业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较为复杂,如果企业在经营和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那么非常容易造成管理风险。比如,如果在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过程中未了解当地人民的价值观或者宗教信仰,那在沟通过程中就会存在缺失,或者触犯投资所在国的一些禁忌,对企业在该国家的项目投资可能会造成严重影响。再比如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如果在直接投资过程中与该国家存在文化差异的话,那么则会造成管理上的问题,也会造成管理风险。

2.技术风险

虽然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国际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无论是在科学技术水平还是标准化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而在国内企业直接向发达国家投资过程中也曾出现技术、质量不达标问题。比如对欧盟直接投资过程中,其对于产品质量要求方面就非常严格,我国在相关技术水平方面是非常难以达到这些标准的。并且,很多国家现今开始倡导绿色经济,也有越来越多国家加入到绿色经济发展中去,希望通过节能减排的方式来发展本国经济。而这一特点必然在经济模式上要进行改变。对于在本国市场发展的他国资本,在产品技术和要求方面未达到要求的则会排除出去。所以,从以上问题中可知,国内企业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过程中会面临技术方面的风险。

四、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机制的创新措施

1.加强投资预警

在对发达国家进行投资时需着重注意所面临的政治风险,除了政府所能规避的风险外,我国对外投资企业应加强对发达国家经济风险的防治手段,并且利用政府、企业等的努力寻求政策上的优待。加强对企业优势资源与技术的管理,彰显自己实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投资风险的预防力度,使企业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

2.加强政府作用

政府对企业对外投资而言,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其所出台的政策能够有效引导并扶持我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活动,使企业能够安全开展投资工作,并且可以向大型跨国企业转型。同时政府的支持可帮助企业在国际发展方面具备更多的优势,助其扫清阻碍,减少因人才、技术水平而限制企业开展投资活动的因素,充分提高我国企业发展水平。

3.充分借助双边与多边国际条约

我国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需充分利用好双边与多边国际条约来维护自身的利益,进而减少投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保证我国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能够获得发达国家公平、公正的待遇,使我国企业能够正常开展投资行为。借助双边与多边国际条约,可对我国企业投资过程中的税收、汇率以及争端等事项进行明确,可通过制定投资合约来加强我国企业投资行为。

五、结语

现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国际经济发展中越发有话语权。并且,随着国内企业对国际市场的渗透,国内企业的发展对世界经济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国内企业对发达国家的投资,无论是投资方式和投资金额,还是投资幅度等都有所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如投资风险等。所以,国内企业一定要在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项目展开详细的分析之后再进行投资,以此形成良好的对外直接投资机制,促进国内企业的长远发展。

[1]于璐瑶.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机制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7(06).

[2]樊增强.中国企业对非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及其化解[J].中国流通经济,2017(03).

[3]刘再起,王阳.经济资源、制度环境与我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J].经济管理,2016(02).

[4]王怡,谢雪玉.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与企业生产率关系研究——基于浙江省制造业企业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5(08).

[5]余官胜.民间金融发展对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温州企业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06).

猜你喜欢

经济企业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