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述文如何体现“二元思辨”

2018-03-31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闲暇梁实秋提高效率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梁实秋说: “人类的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于必需的工作之外还能有闲暇去做人,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我们应该希望人人都能属于‘有闲阶级。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

不说闲话,不干闲事,不做闲人。——某中学某班班训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评说。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二元思辨型作文题是很常见的一类论述类作文题。比如上面这个题目,“闲”与“忙(不闲)”看起来是对立的两方,要求同学们在写作中辩证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写作这类文章,首先要明确题目中两个概念的内涵。从材料看,“闲”指的是“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追求、精神自由等闲情逸致”,“忙(不闲)”指的是“忙于正事”,论述的焦点是我们是否需要闲暇去发展兴趣爱好、追求精神自由等。写作时,不论是赞同梁实秋的观点,还是赞同这则班训,都要将“闲”与“忙(不闲)”有机结合起来分析阐述,切忌只论一方。

《愿偷得浮生半日闲》这篇文章就是典型的“只论一方”,全文几乎只在“闲”上打转,很少提及“忙(不闲)”,这就好像人瘸了一条腿,给人思考片面之感。

作家梁实秋说:“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想象你在一天的忙碌过后,有上那么一两个小时做自己喜欢的事——陪伴父母承欢膝下,与朋友谈天说地,看一本书,看一部电影,岁月静好。?髴

人闲时能更好地发展自己、丰富自己。说到闲人,首先就想到陶渊明,他面对宫阙,选择了江湖,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理想。他在田野中迎着露水、沐着月光躬身耕作,清闲而又充实。他在田野中有感而发的诗作,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鳴,让多少人豁然开朗。他在田野中越发明白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不为五斗米折腰,又怎可在朝堂受屈?他在闲中发展了自己,丰富了他的本真生活,更治愈了后世一代代人。?髵

人有闲更能提高效率。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讲究劳逸结合。学校教学改革,从最早的每节课45分钟改为40分钟,时长的缩短是为了将学习与放松更好地结合,利用好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大多数办公大楼里的格子间旁都配有茶水间,准备着茶叶、咖啡,甚至小点心。若目的只是解渴,饮水机也够了,然而并不是。茶水间让员工们离开电脑屏幕,离开文件,出来走走,有点闲暇,然后回去更有效率地工作。

人不闲就会崩溃。就像跑步,一直冲刺就会倒在半路上。马拉松选手靠的从来不是冲刺,而是合理安排自己的体力,坚持不懈,他们的冲刺只是对终点的希望。橡皮筋如果一直拉,就会崩断。琴拨有音而拉无声,别将生命之弦绷得太紧,应给自己留一刻闲暇。?髶

人难道一定要忙、要成功才能是人吗?我想不是的。白居易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排挤贬谪出京,这样看来他并不成功。但他在失意之时所作之诗文却流传千古,成为名句名篇,为后世所传诵。游西湖闲不闲?忆江南很忙吗?有闲不是过错,它是一种情操。?髷

愿偷得浮生半日闲。?髸

从标题“愿偷得浮生半日闲”和首段论述看,作者应是认同梁实秋的看法的,认为我们应该有闲暇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是,开头没有明确自己的观点,对一篇考场论述文来说是很不利的,我们不能让读者(阅卷老师)来概括论点。

另外,作文题要求思考“闲”与“忙”的关系,然而综观全文,从论点到论述过程,几乎只在“闲”上打转,很少提及“忙”,对于一个二元思辨型作文题来说,这样会让人觉得思考片面。所以,包括开头在内的文章各部分,都应合理加入对“忙”的思考,以体现思辨性。

从这段开始作者以并列式结构论述“人为什么需要闲暇”,首先是“人闲时能更好地发展自己、丰富自己”,并举陶渊明的例子来阐述,比较有说服力。

但是,什么是“发展自己、丰富自己”呢?结合作文题可知是培养兴趣爱好、追求精神自由等,这一点应该在文中阐明,同时点到“太过忙碌就没时间培养爱好、追求精神自由”这层意思,会更好。

第3段紧扣“人有闲更能提高效率”展开论述,第4段论述“人不闲就会崩溃”。这两个需要闲暇的原因,是正反相对的两面,它们的内涵是一致的。建议将两段内容有机整合成一段,简洁有力地论证“人需要闲暇,因为劳逸结合才能提高效率”。

这一段用白居易被贬谪而成就千古诗名,来扣紧段首的反问,阐述“闲”的意义。但白居易是唐朝人,王安石是宋朝人,这个例子显然是编造的,需要更换真实事例。

更重要的是,这一段是全文唯一体现对“忙”与“闲”辩证思考的地方,论述却比较肤浅。前文已经充分论述了需要闲暇的原因,这里应该深入挖掘“忙”的意义,以及“忙”与“闲”二者的关系:“忙”(没有“闲”)的人生一定好吗?只有“忙”才能让人成功吗?“忙”与“闲”一定对立吗?……如此才能体现思考的深度。

以诗句结尾,呼应标题。开头讲到文章各部分都需要合理加入对“忙”的思考,结尾也应据此调整。

享一片闲暇

忙碌使人充实,无论工作还是学习都需要忙碌,但闲暇是生命最自然的存在形式。作家梁实秋说:“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我以为,忙时应忙,闲时应闲,忙干事业,闲处生活。我们是生活中人,要在闲的轨道上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人闲时能更好地发展自己、丰富自己。若是整日里忙工作、学习,就不能培养兴趣爱好。陶渊明面对宫阙,选择了江湖,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理想。他在田野中迎着露水、沐着月光躬身耕作,清闲而又充实。他在田野中越发明白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不为五斗米折腰,又怎可在朝堂受屈?他在闲中发展了自己,丰富了本真生活,提高了精神境界。

人有闲更能提高效率。橡皮筋如果一直拉,就会崩断;人如果一直忙碌,就会倦怠。学校把每节课从45分钟改为40分钟,就是为了将学习与放松更好地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办公大楼里配有茶水间,准备着茶叶、咖啡,甚至小点心,让员工们离开电脑屏幕,离开文件,出来走走,有点闲暇,然后回去更有效率地工作。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讲究劳逸结合。人毕竟不是学习、干活的机器,应该有精神明亮的空间,这样才有健全的人格。琴拨有音而拉无声,别将生命之弦绷得太紧,应给自己留一刻闲暇。

但我们不能因“闲”而否定“忙”。“忙”是创造财富、促进社会繁荣、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形式,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忙学业,忙事业,不断地打拼,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国梦,肩负起年轻人的历史使命而奋斗不息,我们才不枉此生。可以说“忙”是“闲”的基础,没有“忙”也失去了“闲”存在的合理性。

但是不是只有“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人生呢?也未必然。“闲”可提升“忙”的价值,使“忙”忙得有情趣、忙得有方向、忙得有意义。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排挤贬谪出京,离开忙碌的京城,做一个闲散的“团练副使”,人生是失意的。但他却在赋闲时认清局势,游山玩水,写下千古佳句,表明心志。他告诉世人:有闲也是一种生活,它是实现另一种人生价值的合理存在形式。

请享一片闲暇,别汲汲于世务。

猜你喜欢

闲暇梁实秋提高效率
瞄准目标,精细练习,提高效率
瞄准目标,精细复习,提高效率
梁实秋谈付出
人在何时最清醒
剖析错因 提高效率
北平的零食小贩
梁实秋与冰心的友情
提高效率
闲暇拾笔寄娱情
没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