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心通治疗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究

2018-03-31李玲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36期
关键词:脑心通安全性脑梗死

李玲

【摘要】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实施脑心通疗法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按其入院编号的单双数分成两组,并统计疾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缓解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结论 臨床给予脑梗死患者脑心通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预防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心通;脑梗死;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6..02

脑梗死是临床上的一种多发性病症,近年病发率持续上涨,给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目前,临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方法相对较多,然由于药物作用、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最终的效果不尽人意。近年来,我院借助脑心通药物进行治疗,取得显著性成效。为有效判定该疗法的应用价值,现将我院收治患者70例的资料整理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按其入院编号的单双数分成两组:试验组36例,女16例,男20例,年龄49~72岁,平均(59.2±1.3)岁;疾病程度:20例轻度,10例中度,6例重度;合并症:19例高血压,10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对照组34例,女13例,男21例,年龄50~72岁,平均(59.3±1.4)岁;疾病程度:21例轻度,8例中度,5例重度;合并症:18例高血压,9例糖尿病,3例冠心病。2组患者的疾病程度、合并症类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疾病诊断

①入选标准:患者经由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病发时间在3天以内,入选前期神志清晰;②排除标准:配合度差、药物过敏、脏器功能损伤等患者排出本次调查。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基础性的治疗,如:改善脑部组织循环现状,预防血小板凝聚等,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同时,还需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积极调整血压指标,确保收缩压、舒张压处于合理范围内。若患者颅内压相对较高,可行甘露醇的静滴处理;阿司匹林1次/d,剂量0.1 g;试验组患者于该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药物,3次/d,每次3粒,持续服用2周。

1.4 评定项目

1.4.1 疾病治疗效果标准

症状消退,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神经功能提高90.0%以上,表明疾病得以治愈;症状减少,可短时间工作、生活,神经功能提高60.0%以上,表明疾病对缓解;症状未变化,神经功能提高不足60.0%,表明疾病治疗无效。

1.4.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

借助神经功能量表判定疾病治疗前、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

1.4.3 并发症统计

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期间是否出现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褥疮等并发症。

1.5 统计学方法

借助软件包SPSS 14.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疾病治疗效果判定

通过对试验组、对照组脑梗死患者实施不同疗法后,疾病治疗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定

通过对试验组、对照组脑梗死患者实施不同疗法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两组降低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并发症判定

通过对试验组、对照组脑梗死患者实施不同疗法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统计有区别(x2=5.775,P=0.016)。包括:试验组肺部感染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占比5.6%;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4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褥疮3例,占比26.5%。

3 讨 论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多发于伴有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中。报告显示,该疾病的病理基础为:脑动脉硬化、血液流动力学改变等,若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危害患者生命健康。以往,临床均借助抗凝、保护脑部细胞、改善血液循环现状等疗法治疗,然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最终的效果不满足需求。故而,临床需加强该疾病疗法的探究力度,以借助行之有效疗法改善病症,提高生活质量[1]。

近年来,通过临床对脑梗死疾病的不断探究,发现脑心通胶囊可获得显著成效。脑心通胶囊是一种中成药制剂,由黄芪、当归、桃仁、红花、鸡血藤、地龙、桂枝等药物成分组成,具有疏通经络、活血益气的功效。其中,黄芪可疏通经络、补足元气,当归可活血、通络,赤芍、红花等药物联用可活血化瘀。诸多药物成分的联合使用,可实现最终的通络、化瘀、行气血目的。中医认为,脑梗死疾病的发生主要和血液瘀滞相关,即由各种因素导致脑部血液流量减少、血液粘稠度增高,再加上长时间的缺血、缺氧等,最终形成血栓,导致脑部组织坏死。经由临床实践证明,脑心通药物可从某种程度上降低血浆、还原等粘度,预防血栓形成,增加脑部组织血液流动量,降低脑血管周围阻力,延长凝血的时间[2]。并且,该药物的各个成分在抵抗凝血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如地龙药物成分,可有效分离出纤维蛋白溶解酶等活物,降低纤维蛋白总量,抑制凝血功能的亢进,预防血栓的形成。全蝎提取液可降低相应系统活性,水蛭中的提取物还可减慢凝血进度。中医中,将脑梗死归入“中风”范畴,病发禁止为气血瘀滞、气血亏虚等,脑心通中的黄芪成分可生肌、消毒、消肿等,对于改善脑部组织代谢功能来说,意义重大。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诸多药物成分联合组成的脑心通胶囊,具有调节机体代谢功能,预防血小板凝聚,改善血液流动力度的作用[3];同时,还可消除自由基,减轻脑部组织水肿,增加血液流动量,加快神经功能恢复速度,从根本上改善语言、运动等功能,对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等伴随症状患者来说,效果显著。我院为进一步的探究脑心通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将70例患者分成不同组后得知,36例试验组患者经由脑心通治疗后,疾病缓解率为94.4%,而基础疗法对照组患者缓解率为76.5%,两组患者的疾病缓解率统计有区别(P<0.05)。说明:于基础疗法上加用脑心通药物,可更好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病症,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从两组患者疾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来看,疾病治疗后评分均降低,但试验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统计有区别(P<0.05)。说明:脑心通药物的使用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加快康复速度。此外,笔者经由多年工作经验得知,要想进一步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除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外,还需加强护理干预,包括:叮嘱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教会其自行疏导心理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运动习惯,禁食冰冷、霉变食物,禁止吸烟、饮酒,饮食以低脂肪、低热量类为主;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综上,临床给予脑梗死患者脑心通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预防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冯海军,吕 平.脑心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07(2):150-151.

[2] 雷镇海.脑心通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2,24(6):105-107.

[3] 徐之珍.脑心通治疗脑梗死32例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2,02(14):224-224.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脑心通安全性脑梗死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脑心通治疗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应机制的研究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并发痴呆70例疗效观察
步长脑心通对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颈动脉中膜厚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