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问题导向 倡导移风易俗

2018-03-31云南省大姚县委宣传部

社会主义论坛 2018年10期
关键词:红白喜事大姚县大操大办

云南省大姚县委宣传部

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地区一些名目繁多、形式多样的大操大办、攀比办客现象在很多村组有越演越烈之势,加重了群众的经济负担,扭曲了正常的人际关系,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培植了腐败土壤,助长了奢靡之风,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为全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各级部署要求,中共大姚县委、县政府直面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把整顿社会风气、移风易俗作为突破口,从源头上坚决治理陈规陋习。

主要做法。一是坚持制度先行,遏制“人情风”。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要求,大姚县以开展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对移风易俗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制定出台《大姚县关于规范村组党员、干部操办红白喜事等移风易俗事宜的管理办法》《大姚县规范群众操办红白喜事等移风易俗事宜村规民约》,明确规定村组党员、干部群众哪些可以新办俭办,哪些属于陈规陋习禁止办,并对可办事项的桌数和人数,进行逐级审核审批,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成立相关机构进行有效监督,使移风易俗内容上尊重和涵盖当地农村现行办客的各种种类,地域执行上全县统一标准。例如,大姚县三台乡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三台乡关于规范村组党员、干部操办红白喜事等移风易俗事宜的管理办法(试行)》,给农村党员、村组干部操办红白喜事立“规矩”。制定监督和惩罚措施,对违反规定不按时、不如实报告和审批的、超规模举办宴席的、顶风操办规定明令禁止举办的各类宴请的,区分情节和影响程度给予纪律处分,并将执行管理办法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员、村组干部考核、评先选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二是坚持舆论先行,遏制“陋习风”。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是破除成就观念、转变大操大办之风的前提。为此,大姚县及时将文明节俭办事倡议书发放、宣传到户到人,与村民签订破除陈规陋习责任书,并组织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召开专题座谈会、户长会议宣传政策、开展讨论,形成节俭办事的约定。让移风易俗,厉行节俭的意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对那些敛财心理作祟、遇事大操大办的行为进行曝光,积极开展“勤俭节约户”评选活动,对文明新风进行广泛宣传,在全县形成“大操大办可耻、新事新办光荣”的舆论氛围。三是坚持党员先行,遏制“攀比风”。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大姚县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抵制陋习,做出榜样。通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逐渐引导村民自觉摒弃婚丧陋习,践行文明生活方式,在广大群众中营造出积极健康、风清气正的和谐环境。

取得的成效。一是消除攀比现象,减轻村民负担。以往形式繁琐、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做法,日渐成为许多村民沉重的负担。大姚县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引导行动,让广大村民逐渐杜绝“你办我也办”的盲从行为,逐步消除“你好我更好”的攀比现象,减轻了村民经济上、思想上的双重负担。二是提升村民素质,践行文明行为。通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引导村民自觉摒弃婚丧陋习,践行文明生活方式,在广大群众中树立了厚养薄葬的新观念,形成尊老爱幼、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净化社会风气,改善乡村风貌。充分利用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宣扬“扬真抑假、扬善抑恶、扬美抑丑”的正确价值观,在推动社会风气的持续好转方面取得良好成效,营造出积极健康、风清气正的和谐环境。

几点启示。其一,奢靡之风、大操大办之风、攀比之风等不良风气不仅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而且还会助推人情消费畸形发展,甚至走向权力腐败,也必然会使农村群众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大大拉低农村人群的幸福指数。落后的精神文化对当前农村不良风气的盛行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民间戒奢仅靠制度约束还不够,更需要在全社会传递“以俭为荣、以奢为耻”的价值理念。其二,农村大操大办的风气应当得到有效遏制,婚丧嫁娶的操办应当量力而行,要把主要精力和资金投入到发展农业上来,开动脑筋搞开发。农村最紧迫的任务应当是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一切从简。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开展新风俗,使农村出现新面貌。其三,文明是一种习惯,节俭是一种美德。良好的习惯需要我们去养成,社会的文明需要我们去创造。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尚是一项长期任务,需久久为功,常抓不懈。

猜你喜欢

红白喜事大姚县大操大办
话剧《红白喜事》中“郑奶奶”人物分析
大姚县总工会: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
浅析农村婚丧嫁娶“宴请成风”的现象
移风易俗树节俭新风
大姚县总工会:助推贫困户产业脱贫
论“督管”在乡村红白喜事治理中的出场
狠刹大操大办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