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探讨

2018-03-30肖招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9期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

肖招华

[摘要] 目的 分析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3例,应用随机序列法将患者分为参考组(n=31)和探析组(n=32),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同时接受检查指导、病情监测等常规护理干预,探析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 探析组出现并发症患者为3例,总发生率为9.38%,参考组出现并发症患者为8例,总发生率为25.8%,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39 6,P=0.025 1)。探析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88%,护理满意患者为31例,不满意患者为1例,参考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65%,护理满意患者为25例,不满意患者为6例,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07 3,P=0.034 1)。结论 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手术治疗安全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可促进其病情改善。

[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术期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0(a)-0085-02

疝属于临床高发病,无张力疝修补术有助于缓解患者病情,降低复发率,加快患者机体素质恢复。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风险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因此,为了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该次研究旨在分析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该院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应用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3例,排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重度全身合并症患者、重度精神异常或者意识障碍患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重度血管神经受损患者。应用随机序列法将患者分为参考组(n=31)和探析组(n=32),参考组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34~86周岁,平均(62.3±5.2)岁,糖尿病病程3~21年,平均(14.3±2.8)年,7例直疝患者、24例斜疝患者、26例单侧疝患者、5例双侧疝患者;探析组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32~84周岁,平均(61.7±5.4)岁,糖尿病病程2~24年,平均(13.9±2.4)年,9例直疝患者、23例斜疝患者、25例单侧疝患者、7例双侧疝患者。2组患者疝病类型、糖尿病病程等基线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同时接受检查指导、病情监测等常规护理干预,探析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

1.2.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患者腹股沟管缺损部位置入人工合成补片,部分患者对无张力疝修补术缺乏足够的了解,在体内放置异物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出现抵触心理,为了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必须对患者加强心理疏导,使其明确采用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提高其手术治疗配合度。热情、主动地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恐惧以及顾虑心理,同时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以及性格特点给予其针对性心理疏导,有助于减轻其消极情绪,以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治疗[1]。

②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前做好腹股沟区、阴囊部位以及会阴部切口区备皮等准备工作,避免划伤患者皮肤,有效抑制感染发生率,应用松节油擦拭脐部,可祛除油污,手术进行前30 min应用洗必泰对操作部位皮肤进行消毒。

③饮食护理:同时还需要对患者加强饮食管理,术前晚上可进食适量流质食物,术日早晨告知患者排空大小便,少量进食能够降低术中血容量减少、脱水、烦躁、饥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能够使术后胰岛素抵抗率以及高血糖率得到有效抑制,有助于提升手术治疗安全性[2]。

④并发症预防护理:手术前日为患者提供吸氧以降低心肌缺血缺氧发生率。应用胰岛素取得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患者入院后即需加强血糖监测,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7~10 mmol/L范围内再行手术治疗。同时加强饮食控制,有效抑制术后切口感染以及延迟愈合率。

1.2.2 术中护理 术中采用麻醉操作容易造成体温中枢调节异常,环境温度过低、大量输液以及伤口暴露等均有可能导致热量散失,因此患者术中容易出现低体温。必须保持手术室温度为22~25℃,使用保温被以及保温毯进行保温,减少机体热量丧失,同时注意对腹腔冲洗液以及静脉输液进行加温操作,以免患者出现低体温,降低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同时能够有效抑制心血管意外发生率并可防止出现负氮平衡现象[3]。

1.2.3 术后护理 ①基本护理:术后取患者去枕平卧位,时间为6 h,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同时密切监测其血糖以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严格遵医嘱应用胰岛素等降糖药物或者降压药物,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低流量持续吸氧直至其生命体征恢复稳定,指导或者协助肺功能不佳患者有效咳嗽。待患者病情好转且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后需及早下床活动,以免长时间卧床引发肺功能损害、肌肉失用性萎缩等现象,降低下肢血栓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4]。

②阴囊护理:应用条形毛巾或者丁字带将患者阴囊托起,防止出现阴囊积液或者积血现象,同时还可加快淋巴回流。若患者出现阴囊水肿现象可配合微波理疗或者硫酸镁外敷治疗。术后若患者出现阴囊肿大现象,需要明确是否存在疝复发现象,若患者出现阴囊血肿现象应该及早进行冷敷,24 h后进行热敷,同时配合理疗,有助于加快血肿吸收。

③饮食护理:手术日以静脉营养为主,术后6 h若患者没有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即可进食半流质食物并适量饮水。

④感染预防护理:术后对患者血糖水平加强监测,使其血糖水平控制在7~10 mmol/L范围内,有助于促进切口愈合并可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保证切口敷料的干燥性,每日检查切口愈合情况,若出现痛、热、红、肿等反应需要立即更換敷料并反馈给临床医生[5]。

⑤出院指导:术后3个月不可进行剧烈运动或者重体力劳动,积极治疗各种基础疾病,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酒戒烟、合理饮食,每日进食适量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若有明显不适感应该入院复诊。

1.3 项目评价

对比术后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进行数据资料分析为SPSS 17.0统计学软件,通过[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以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探析组出现并发症患者为3例,总发生率为9.38%,参考组出现并发症患者为8例,总发生率为25.8%,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后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探析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88%,护理满意患者为31例,不满意患者为1例,参考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65%,护理满意患者为25例,不满意患者为6例,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外科手术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因此,为了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必须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分别于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同时可加深患者对自身病情以及手术治疗的了解,强化其康复信心。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理想,但是术后出现感染、阴囊血肿等不良反应的风险较大,因此对患者加强阴囊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等护理干预可使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此次研究中,探析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38%,参考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8%,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析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88%,参考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65%,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提升手术治疗安全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均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彩玲,杨梅,李艳华,等.糖尿病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围手期护理干预[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4):347-348.

[2] 孙菁.糖尿病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析[J].大家健康,2015(12下旬版):223.

[3] 韩莹波,王莹莹,郭旭,等.老年糖尿病合并腹股沟疝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5(6):175.

[4] 陈红菊.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18,25(6上旬刊):89-90.

[5] 苏慧.糖尿病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策略[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1):140-141.

(收稿日期:2018-07-05)

猜你喜欢

无张力疝修补术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6例临床探索
糖尿病患者食用无糖食品的现状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