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三次改革运动的简要分析

2018-03-30张苏

东方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洋务运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改革开放

摘要:大学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三大主线贯穿始终,其中一条主线就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所开展的三次改革活动:近代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三次改革活动的目的相同,但过程和结果迥异。通过对这三次改革运动的辩证分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改革开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纲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国家规定的高校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知识,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其发展规律;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其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而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三次著名的改革运动的分析判断,就是一次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尝试。

这三次改革运动分别是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中国当代史上的改革开放。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关系来说,就是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開始。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带给中国巨大的灾难,但同时也唤醒了中国一部分有识之士,特别是身处统治阶级高层的有识之士,看到了社会的现实,认清了西方列强的一些本质,开始了一系列的”自救”“自强”的改良、改革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提到的,比较著名的”自救”“自强”的改良、改革运动就有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以及中国当代史上的改革开放。

一、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最早其实是发韧于太平无国的统治区内。太平无国运动开始之初,因当时的清政府不屑于向”夷人”学习,当时的”夷人”就跟太平无国有了较多的往来,自然也就有了太平天国与列强间的商贸交易,包括军火交易,以至于李鸿章率淮军与太平军作战时,就发现太平无国一些部队作战”与恃洋枪,每进队必有数千杆冲击”。李鸿章认为这也是清军在跟大平军作战时屡屡失败的原因之一。为改变这种局面,冲锋陷阵于一线的湘军、淮军、清军和江南的一些地方官,认识到要镇压太平天国,使用西法助剿就显得十分必要;而就在这时,太平天国攻取南京,使西方列强认为他们在《南京条约》中明文规定的通商口岸的利益受到损害,再加上洪秀全又断然拒绝西方列强提出来的将太平天国区域变成西方列强殖民地的要求,西方列强于是转而又偷偷地与清军勾连,掉头联合地方清军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而后来的大清政府也因太平天国的势力越来越大,害怕自己政权被太平天国推翻,不得不放弃鄙”夷”意识,转而媚好”夷人”,联合列强共同消灭太平天国运动。在这种联合中,清政府既借助洋师,也借助洋技。于是,由太平无国开始的”洋务”活动转而转手于清政府的”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便正式开始了。

洋务运动的目的,从他创办的初意就可以看出来,首在镇压太平天国,其后也包括自强自富的目的。这两条也与列强所希望的有一个平安、富裕、开放、市场自由而最终又受制于西方的中国的要求相吻合,故而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洋务运动”从资金到技术到管理,客观的说也都给予了相当的支持。

洋务运动维持了三十多年。期间中国建立了一批近代工业,创建了一批新式海陆军,派出了中国首批的留学学生,创办了一批新式学校。这些举措,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创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先河,近代中人的眼光由只关注自身、只关注华夏,慢慢的开始由中国转向世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军工、教育等方面成规模的的向西方学习的开始,虽然从领域方面来说只局限在几个方面,地域也主要集中于沿海沿江主要的几个城市港口,但毕竟冰河已开,春意已至,中国从此渐渐挣脱自身樊篱,开始主动的投身于世界洪流。

二、戊戌变法:

十九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已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已不仅仅局限在经济领域里,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的竞争。垄断资本主义的各种竞争,有一个绕不过去的战场,那就是中国。西方资本主义已不仅仅想在经济上霸占中国的市场,而且进一步想在政治文化上控制中国。如果说洋务运动主要是集中于经济方面的自强运动,那么,十九世纪末的戊戌变法则是除了经济,还扩大到了政治文化方面的自救改革运动。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最初步的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国先进分子的新的民族觉醒。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清醒的看到了当时的中国局势,提出我们不但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还应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要学西方。在他们的宣传和努力下,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传播起来了,变法维新的思潮开始形成了,并最终演变成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可以这样说,戊戌变法所提倡、宣传的范围要比洋务运动广泛了许多,从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对国家体制和政治稍作改良、要不要实行现代化的教育,维新派与守旧派都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维新派甚至已有了共和意识的雏形。而改良国家体制、初步的共和意识的宣传,则是洋务运动所没有的。如严复提出的国家是”民之公产”,王公大臣则是”通国之公仆隶”。与几千年来把整个天下都视作皇家私产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帝王专制思想就形成强烈的对比。

戊戌变法的实质,是在维护封建帝制的大前提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清思想和制度的障碍,为业已积攒了一定阶级力量和经济基础的、正在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士绅阶层争取政治地位。这些资产阶级的先进分子们提出兴西学、强教育,开发民智,以此来达到救亡图存,维护国本的目的。因此戊戌变法除了继承洋务运动的经济、军事方面还继续向西方学习以外,又扩而在政治方面和文化教育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如政治方面的改革机构、澄清吏治,文化教育方面的创设高等学堂、中小学学堂,允许创办报刊等,都为当时散发着一股霉气的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吹进了一股具有启迪意义的清新空气。

但戊戌變法始终是一场不能改封建制度的变法,是一种不彻底的改良,加上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力量的软弱。1898年9月21日,以慈禧太后重揽大权,将光绪皇帝软禁于中南海瀛台,逮捕维新人士为标志,戊戌变法的百日新政归于失败。

三、改革开放:

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始于1979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相当的物质基础,有了可靠的制度保证。但相对于当时世界的发展水平,我国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差距,群众的生活很多时候连温饱都成问题。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的僵化和凝固,已成为羁绊社会进步的障碍,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亟需一场革新来带给社会新的活力、新的进步。正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邓水平同志在高擎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一场给中国带来巨变、给世界带来震撼的改革开放运动。

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和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至少有两个方面的相同点:一都是为了中国的进步自强,二都是不改变当下社会的根本制度。但两者在广度和深度上却根本无法比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犹如一位频死的老人,临终前服用几片维生素;而当代的改革开放,简直就是一场革命。从结果上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均以失败收场,而当代的改革开放却收到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世界影响上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只能算是世界事件的两个涟漪,而当代改革开放,则绝对是世界事件中的一颗核爆。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开始于农村,从农村的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着手,待农村经济稳国、农民生活改善后,又进一步的对城市工业的改革开放。在工业、农业等经济领域的改革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取得一定的成绩后,又逐步对政治文化领域进行改革。从40年的改革过程来看,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从经济到政治,从民生到国防,每一个步骤都是那么的稳健,每一次的转向都是那么的明确,虽然我们说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但趟什么河,摸什么石头,我们从今天回过头去看40年的改革开放之路,又似乎显得是那么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改革开放40年,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合理的工业、农业生产体系逐步建立,增长速度适中、步骤稳健的经济模式初步形成,经济总体量高居世界第二;国际地位持续提高,中国参与世界事务越来越活跃,中国对世界的话语权更有份量,中国已成为世界和平力量的重要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世界瞩目,人均GDP从1978年的150美元左右,提高到2016年的约8200多美元;国民平均寿命从解放初的35岁左右,提高到2015年的75岁左右,我国的社会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自强道路在中国没有走通,而当代的改革开放在中国却取得了如此傲人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前者的依靠力量是已经腐朽糜烂的封建贵族和唯利是图的西方列强,没有动员人民的广泛参与;而后者的领导核心则是信仰坚定、一心为民,已具备了远大的战略眼光的工人阶级的先锋分子中国共产党,并且有了亿万人民的主动参与和极力支持;其次是我们的改革开放还有着社会主义这一制度的保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的正确,共产党人的信仰和行为已转化成人民自己的力量,同时,改革开放既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联系,又与人民的生活改善共休戚,这样,上下目标一致,党群团结一心,举国共同推进改革开放,我们当代的改革开放自然就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了。

参考文献:

[1]王伟光 王沪宁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修订版

作者简介:张苏(1962—),男,浙江宁海人,汉族,本科,宁波城市学院成教学院工作,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洋务运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改革开放
从家国情怀角度再看李鸿章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浅析洋务运动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浅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