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魂牵梦萦的盐池故土

2018-03-29张强

丝绸之路 2018年2期
关键词:亲戚家油坊盐池县

张强

2006年7月的一天,为编辑出版王庆同教授的著作《话一段》,我与该书策划人、装帧设计等,陪王教授走访盐池油坊梁——他“边外九年”劳动的地方。车经盐池县城街道,副驾上的王教授突然缩下全身,催促我开快点,说:“小心我的亲戚看见了。”原来,他怕熟人看见,路过而不登门,会被埋怨。车出盐池县城,王教授终于松了一口气,讲起他的一次经历:盐池庆祝解放60年,他一大早应邀从银川而来,到达盐池县城后就接着参与各种活动。直到晚上活动结束后,他要去一个亲戚家住下来。走进亲戚家门,就听见这家10岁的男孩子大声检举说:“我盯你一天了,你到哪儿我都能追上,就看你来不来我家。”惹得大人们抱着肚子笑。

一个北大毕业、1958年只身来宁夏工作,后因萸须有罪名而被下放到盐池边外,共在盐池呆了17年的知识分子,在盐池有了家室,有了儿女,有了朋友,还有了众多的亲戚。

盐池亲戚,这是生命的遇见,这是永远的陪伴!不知道世上还有多少人,能拥有魂牵梦萦的“盐池亲戚”!

2017年10月3日,陪王庆同教授看望他跨越半个世纪友谊的几位盐池“劳动伙伴”,他们相见时的其情其景,深深融汇于我心,许多细节挥之不去。我的手机还存有一些当时拍的图片,想推送出来;我的心中还有没有讲完的感触,想讲述出来。

1966年9月23日,这是30岁的王庆同从银川被“迁赶”到盐池县高沙窝公社苏步井大队双井子(油坊渠)生产队的日子,两天后他被安排住進了生产队废弃多年的“喂猪房”。在城市住惯了单身宿舍,一下子被“撵”进墙根鼠踪遍布的土房子,王庆同“身临此境,夜寝中枕边湿了一片”(引自王庆同著《边外九年》)。

许多次,我想着王庆同老师住过的“喂猪房”,冷风嗖嗖,如侵我身,如穿我心。而那些“劳动伙伴”“盐池亲戚”,他们善良而饱经风霜的面孔,他们质朴而息息相通的话语,如同最温暖的光亮,倾洒我心,以至于我不知该如何表达对这种深情厚谊的崇敬。

边外漫漫九年,日子何其艰难。幸有真情大义的“劳动伙伴”挺身援助,多亏胼手胝足者相融以沫。九年间苍凉苦难渗透到身心,九年间良知善愿延续到永远。直到39岁,王庆同终于熬到了头,获得部分平反,并安排公职,单身赴青山公社当上了文书。此后青山六年,更多的“盐池亲戚”闯入王庆同的生活,成为他今生今世的魂牵梦萦。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我们读王庆同教授的悠悠往事,讲他这悲欢讲他这情。让我们一同走进盐池,看看这“故土民风”“盐池亲戚”!

猜你喜欢

亲戚家油坊盐池县
人小主意大
学习我不行,搞笑第一名
驴磨油坊
远去的老油坊
盐池县1969-2018年大风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
巧用标点
闯市场有妙招 小油坊变大门店
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基于盐池县实践的思考
宁夏盐池县小麦野生近缘植物蒙古冰草保护模式探究
盐池县图书馆 “全民阅读”进企业、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