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究

2018-03-29刘茹茹

池州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创新型主体

刘茹茹,洪 锋

(池州学院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鹏建议应采取鼓励提升电子信息企业创新研发投资强度税收政策,制定政策引导国内企业加强核心零部件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1-2]。所谓创新人才要有创新意识是指,要敢于创新,勇于创新;还要有创新的精神,要勇于挑战困难,善于发现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下能体现出来,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对基本原理的准确推断[3-4]。

1 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培养的主客体缺失

教学过程中工科类电子信息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忽略学生的主体,学生在整过教学过程中,都是被动的接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结果导致学习的效率低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满堂灌,整个学习过程就是学生重复学习老师的授课内容,这种授课方式导致学生都是一个思维模式,忽视了学生主体以及每个主体的差异,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1.2 培养模式的单一

理论知识在课堂上讲授以后,实践教学被忽略。以某学院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基础专业课里面会有大量的实践教学,但是实践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学生惯性思维认为实践教学的内容不重要,教师上实践课期间,不注重实践教学的环节;另外,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没有挖掘实践教学的独特性,吸引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并没有提高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动手策能力培养的目的,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没有一点提高;学校没有注重实践教学,管理体制,监督体制,以及实践教学的考核和评定标准没有完善的配套,使得本来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实际的过程中没有发挥其作用;实践设备陈旧,实验实践教学基本上是验证性的实验,能看见实验结果,学生也是只盲目的看老师做,具体在做的过程中实验原理、实验报告的分析等,很多学生没有深刻的考虑分析实验问题。

1.3 创新意识和创新型教师缺乏

工科类电子信息专业有自身专业特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要齐头并进,而教师在教的过程中,盲目强调教,强调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教学。学生没有充分体现主体地位,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创新意识等,都没有得到提高。

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扩招以后,教师的素质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立即随之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都没能得到提高,无法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

2 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措施

2.1 优化评价机制建立指标导向

现行教师评价体系主要包含:师德指标、教学指标、科研指标以及社会服务指标,现行的高校教师评价系统缺乏目标管理和指标分解系统;重教师的外现胜任力轻教师的内隐胜任力等,通过360°+KPI评价集成法对教师的综合评价进行动态实时评价,通过公正、多元公正客观的评价方法对教师进行评价[6],科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优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依据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分层,合理设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多个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重视学科类别的差异及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型教师岗位类型的差异。

在对教师进行全方位评价的同时,根据高校的性质、定位,明确教师的教学主体,学习主体。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教师在上课期间要照顾每一个个体的差异,逐层讲解其本质的意思,在注重工程科学教学的同时,要提高科学教育的培养,使得学生知道为什么,善于提出问题,还要善于解决问题,慢慢培养创新的思维方法和创新的思维习惯。

在专业设计上考虑大类招生,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专业和相关的学习课程,学校要提供大量的选修课程供学生挑选;学校要制定和课程配套的相关培养计划,使得上课的老师愿意上课,来上课的学生喜欢上课。要把创新性人才应该具备的思维、知识、能力等知识方面的要素纳入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7]。

2.2 改进课程设置优化培养方案

课程模式改革和创新,课程模式的改革主要是指在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制定期间考虑其改革的方向,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起码的发展方向和保障,为教师上课提供依据。要转变原来以实践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在确保基础性实验验证型实验的同时,加大创新型、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的实验比例。池州学院目前主要实践教学根据校企合作的形式,由企业来针对本企业的产品需求以及目前市场上面的主流产品开发,来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和新产品的开发,使的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体系结构,提高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院系要建设重点发展的创新实验室平台,通过该平台学生可以设计,探索各类创新型的实验。

完善实践教学新体系,实践教学主要包含课内实践,课内实习,毕业论文等,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将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提高融为一体,达到提高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创新性能力的目的。实践的形式要多样性,提高产学研,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多方位,立体协助,达到优化课程设置。

2.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创新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培养创新主体的教师,也要有创新的精神,才能培养创新的人才;高校要发展创新团队的培养,制定相关的支持计划,使得教师的创新团队日益提高[6],最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学生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主要通过任课教师的科研成果的研究方案,来潜意识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解决思路;例如某些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定位,制定了教授上课,中青年教师搞科研的培养目标;教授将研究成果带到课堂上,给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中青年教师专心搞科研,学校提供相关的配套支持,使得年轻教师可以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在科研中提高自己,来带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

随着高校的发展,青年教师数量显著提升,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从源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青年教师的发展要从各个方面来保证和提升,出台相关的配套措施;例如鼓励中青年教师出去进修,为了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为其配备教学型或者科研型的导师;学校鼓励学术技术带头人,带领中青年教师成长,制定相关的配套奖励和考核措施,为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保驾护航。

3 结束语

培养创新人才是电子信息类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根据学校、院系的定位和发展以及学生的定位发展,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制定综合优化的评价考核机制提升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提升空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着力提升教师的创新思维,通过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课题研究成果,带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在提升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同时大力帮助年轻教师提升各种能力,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综合性人才提供坚强的能量来源。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创新型主体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与处理的措施探讨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电子信息工程系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