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干旱区玉米地膜栽培增产效益试验初探

2018-03-28李忠禄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露地栽培粒重出苗率

摘要:试验初步认定地膜栽培玉米穗粒数与穗粒重决定产量高低;80 cm膜上栽培出苗率高、成熟早,籽粒产量11969.1 kg、纯收入13023.95元,较露地栽培增产80.83%、增收8848.11元,每元投入效益0.57元居首位,其次是80 cm膜侧栽培,但其与40 cm膜侧栽培产投比一致;在半干旱区种植玉米首选幅宽80 cm以上地膜进行膜上栽培,生产需要等高种植时选用幅宽35-40 cm地膜进行膜侧栽培。

关键词:玉米;半干旱区;地膜栽培;增产效益

李忠禄. 半干旱区玉米地膜栽培增产效益试验初探[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32):18-19.

玉米是宁南山区彭阳县主要栽培作物,干旱及水源匮缺是制约产量提高的重要因子,地膜覆盖的保墒作用是解决这一问题唯一且有效途径。

1 试验设计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茹河流域旱耕地,位于E106°34′15.6″、N35°51′44.5″,海拔1514 m,年降雨量389.4 mm≥10℃积温2760℃、无霜期159天,属半干旱温暖农林区,以种植玉米为主;土壤属黄绵土类(老牙村淤绵土种),耕层厚度18 cm,播前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10.7 g/kg、全氮0.82 g/kg、碱解氮72.0 mg/kg、有效磷10.6 mg/kg、速效钾170 mg/kg。

1.2 试验设计与实施

1.2.1 试验设计。供试玉米品种先玉335,设5个栽培方式处理,即①80 cm膜上栽培;②80 cm膜侧栽培;③60 cm膜侧栽培;④40 cm膜侧栽培;⑤露地栽培(ck),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18.0 m2(4.5 m×4 m),区距30 cm,排距40 cm;设保护行管理同大田。

1.2.2 试验实施。前作玉米收获后留膜保墒越冬,播前机械深耕整地,每公顷基施牛栏粪30吨、尿素225 kg、磷酸二铵112.5 kg;于4月17日人工覆膜播种,播量30 kg(密度6.75万穴),拔节期用追肥枪株间追施尿素270 kg,9月28-10月5日成熟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出苗率及生育期表现

膜上栽培出苗率96.3%,较其它处理依次提高9.5%、8.5%、4.8%、11.1%;膜上栽培生育期159天,较膜侧栽培与露地栽培早成熟10天、15天。

2.2 农艺性状表现

决定产量高低是穗粒数变异系数16.75%与穗粒重19.64%。处理①性状表现较好、产量高,每公顷穗数61755穗,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分别为635.1粒、190.5g、30.1g(见表1)。

2.3 玉米产量比较

试验区组间差异不显著(F=2.3173< F0.05=4.4590),处理间差异极显著(F =25.8669>F0.01=7.0061);處理①②③④与⑤处理达极显著水平;每公顷产量处理①最高为11969.1 kg,较处理⑤增产产80.83%(见表2、3)。

3 结论

穗粒数与穗粒重决定产量高低;80 cm膜上栽培成熟早,产量性状仅次于80 cm膜侧栽培,但其出苗率96.3%为最高;80 cm膜上栽培籽粒产量11969.1 kg、纯收入13023.95元,较露地栽培增产80.83%、增收8848.11元,每元投入效益0.57元居首位,其次是80 cm膜侧栽培,但其与40 cm膜侧栽培产投比一致;在半干旱区种植玉米首选幅宽80 cm以上地膜进行膜上栽培,生产需要等高种植时选用幅宽35-40 cm地膜进行膜侧栽培。

猜你喜欢

露地栽培粒重出苗率
叶位叶片对两系超级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的影响
2018年大豆粒重低于常年的原因分析
露地荠菜有机栽培技术
不同栽培方式对太湖莼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玉米专用缓释肥料应用效果
张掖市无公害露地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免间苗技术的土壤水分阈值研究
淹水对萌发状态杂交稻出苗的影响
新陈菜种使用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