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治”与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

2018-03-28

长治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礼治德治论语

贾 桢

(北京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6)

引 言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当今世界共同追求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也并非偶然,它源自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慢慢长河中,与现代和谐社会理念最为契合的观点便是孔子儒学理念中的和谐思想。在《论语》一书中,明确提到“和”共有八次,出现的次数虽然不多,但却贯穿在其中,无论是对个人身心的完善,良好人际关系的共建,还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其核心都不乏蕴含着“和为贵”的思想蕴意。为了达到和谐的状态,孔子在《论语》中阐述了仁、义、礼、智、信等一系列观点,其中礼便是最为重要的其中一块。“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记·曲礼》),形成以礼为仁的主要标准。本文拟从“礼”的内涵为探索出发点,结合和谐社会的建设,分析“礼治”对于构建当代和谐社会的意义。

一、论语中“礼”的内涵

“礼”是《论语》中的重要命题。在春秋战国最为动荡的年代,孔子渴望天下太平,并期望通过“礼”为中心来构建治国方针,从而建立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的礼治社会,在一个理想社会的构建中,“礼”不仅被孔子转换为一种政治制度,更上升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形态,由一种日常的行为规范,演化到思想精神中去,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在《论语》全书中提到“仁”字的次数是74次,“礼”出现的次数109次。对于“礼”与“仁”的分析一直是学界共同探究的热点话题,“礼”与“仁”的关系自然密不可分,这里试图就“礼”与“仁”的内在关系来进一步探究“礼”的内在价值。

(一)“礼”是“仁”的具体落实

《论语》中对“仁”的描述,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仁者爱人”。所谓的爱人,不只是爱自己,爱孤立的某个人,而是爱人人,做到泛爱众。“仁”并不是一个空而泛的概念,它有着具体落实到行动的方法,而“礼”便是“仁”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践。

孔子推崇“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所谓的“克己”本质是“胜己”,“胜己之私谓之克”(《扬子·法言》),这里的“私”简单地讲是指人们的私欲,贪欲。即要控制并克服自己的私欲,更深层次地讲,孔子所想强调的是“正身,修己”。“苟不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何人?”(《论语·子路》)在从政过程中,身正的话,想要有所作为又有什么困难;身都不正的话,又如何能管理他人。《论语·宪问》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所有这些论述都在强调修己,正身的重要性,而接下来如何修,便需要礼治的规范。所谓的“复礼”,即恢复或重建孔子理想的社会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文乎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对于周朝礼制,孔子充满了赞扬,并将其作为理想国度该有的礼制标准。这里所讲的“复礼”,对于社会制度来说也就是正名。正名在“礼”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只有正名了,才能有接下来的礼乐兴,刑罚中,百姓安。一方面他要求的不仅是认知理性思维上的统一,更要求的是知行合一的精神,从思想落实到行动。对于如何“克己复礼”,孔子用“四勿”诠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他强调只有做到“四勿”,学会克制自己,我们才能不断增强自我修养,不断完善自我,达到“仁”的状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由此可见,“礼”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制度,更是一种个人修身达到“仁”的必修之路,二者相辅相成,在“礼”的约束规范下修缮我们的道德德性,在“仁”的道路上,更好的完善“礼”的不足。“礼”不仅是“仁”的依据和目标,而且是造就“仁”的德性的根本途径。[1]

(二)“礼”中蕴含的中庸之道

《论语》中追求的至高境界便是“中庸”。论语中直接讲中庸的只有一句话:“中庸”之为德也,其甚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作为“至德”,乃是“礼”的伦理与“仁”的德性的辩证统一的“至境”。[2]

孔子所讲的中庸,终极的追求是“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的境界,而对于一个守礼的君子而言,所要做到的便是“礼”所规定的道德修养的中道原则。[3]也就是说,一个君子应该达到“周而不比”(《论语·为政》),“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的境界。君子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懂得自重,合群而又不拉帮结派;与志同道合的人友善相处,而又不偏私;调节存在的差异而不强求一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孔子所讲的“和”不是没有原则一味的为和而和,而是站在中道的立场上去调和,反对不讲原则的好好先生,更对花言巧语的人为耻。正如“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其中“巧言,令色、足恭”为丘明之耻也。可见,孔子所主张的“和”,不是偏执于一端,而是凡事从两方面考虑,辩证的思考问题,协调问题。

在论语中孔子也描述了对于“狂”和“狷”的看法,他认为或“狂”或“狷”,本身都过于偏激,或积极或消极,都应是不予采纳推崇的,但也却是率直,真实的表现,也不失为一种可欣赏的品质,若再加以修缮方可成气。“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在孔子的心目中,狂、狷都是可造之材,但若止于狂、狷,而不切磋以礼,还是难成大才。[4]“狂”者,志向高远,积极向上,敢闯敢拼,妄求得一切美好的品质,但如果没有“礼”的规范加以约束,难免因过于激进而选错方向,误入歧途;“狷”者,洁身自好,有所不为,不同流合污,随波逐流,但如果没有“礼”的引导,难免因过于拘谨而错失很多良机,难于成为真正的仁者。孔子知道真正能奉行中道的人不多,但他也看到如果用“礼”加以规范,使“狂狷”者逐渐走向中道的方法,可见“礼”中蕴含的中庸之道,是培养仁人志士的必修之路。

二、“礼”是个人和谐发展的关键

人作为历史与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条件。个人的和谐发展与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与否,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个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是促进人与人和谐发展的前提。《论语》中“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从日常生活到待人处事,全面的提升我们的道德修养。这里试图就“礼”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出发,进一步探究“礼”对于人与人和谐发展之间,乃至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礼”是个人自身和谐发展的基石

“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同时也是青少年从幼稚走向成熟,形成正确三观的关键。在孔子看来,“礼”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可以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标志。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季氏》)一定意义上来说,如果一个人不学礼,不懂礼,那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身处世。懂礼,学礼的过程,一方面是打磨个性,走向更加成人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个人思想与行为更为协调,使人的能力全面自由发展的过程。

“礼”的学习要从小培养,正如《论语·子张》说道:“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嗯!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传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在孩童时期,就要开始学习基本的行为礼仪,通过知晓接待宾客,进退礼仪方面的礼仪,来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与家庭成员以及社会大众相处。做人的道理从来也就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思想中去。从日常行为规范开始,磨炼孩子们的意志,培养具有勤劳、孝顺、仁爱等优良品质。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稚嫩的孩子们开始逐步走入校园,开始接受更加系统完整的教育,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此时的学习比之前的“礼”更为复杂,但对于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心智,深入理解“礼”的内涵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对于如何才算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孔子认为:“若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学会了合理控制自己的心性,通过六艺,礼乐等学习,身心修养得到全面的发展,心智达到成熟的阶段才可称是成人。

总之“礼”不只是六艺之礼,它包含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论语·泰伯》),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不仅是对我们的仪表礼仪进行规范,更对我们待人处事提供了行为标准。不学礼,无以立,“礼”的约束,使我们走向个人和谐发展之路。

(二)以“礼”为前提人际关系的和谐

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是孔子和谐社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强调“以和为美”的人际关系,提出的仁、义、礼、智、信、孝、悌、忠、恕等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其目的就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并把这种普遍的“人和”原则作为重要的价值尺度来规范每一个社会成员。[5]也就是说,当每个人都以“和”为彼此相处的准则,那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就会应运而生。

人与人的和谐首先表现在与家庭成员的内部关系上,家庭的和谐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其中对于孝礼,孔子说道:“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旁而不怨。”(《论语·里仁》)侍奉父母的时候,对于父母存在的过错,我们要和颜悦色地去劝谏,如果他们不愿意听从,还是要恭恭敬敬地不去违背,为父母操劳的时候,也不要有所抱怨。对于什么是孝,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孝不仅仅是简单地做到能够赡养父母,而是发自内心的敬爱父母,让父母能获得内心上的满足,日常生活中做到“无违”仅仅是第一步,更高的标准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正心诚意的依从“礼”的规范,去对待父母,才算是真正的孝礼。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处理好与家人的关系外,与亲族之外人的关系,也极为重要。“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对待他人谦恭往来合乎礼节,那么四海之内都是朋友。在与他人交往中,孔子提出最重要的“礼”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简单的来说就是时常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感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拥有宽广的心胸,达到自我身心和谐与他人的和睦相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孔子“成人之美”的处世哲学所倡导的和谐人际关系,为当下人们求得“共赢”的共同发展给出了答案。[6]由“礼”引申而来的孝悌,忠恕思想,要求我们诚心行礼,推己及人,更好地与家人,他人沟通交流,实现人际间的宽容,互信,和谐相处。

三、以“礼”为基础的“以德治国”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着一个问题:如何使国家长治久安。其问题的本质也就是人与社会如何和谐发展。从古至今,国内外很多学者此问题的探索连绵不绝,一直在寻找有效合理的方法。而早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便用“和”字即和谐的状态,来回应了这个问题。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生存在一个法治社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仅仅拥有制度保障不足以建设我们更好地和谐社会,紧接着在2006年10月,我们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略,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国相结合的发展路径,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以德治国”的思想来源便是孔子以“礼”为基础的“德治”思想。

(一)“德治”治本之道

孔子的德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德治是治本之道”与“修身正己以德化民”两个方面。[7]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不是严格的刑法,而德治才是治本之道。而德治的前提便是“礼”。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各种礼让制度,皆以序尊卑,辩亲疏,明贵贱为准则,使人人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如果不能以礼治国,必不能以政为德。[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作为国家的执政者,如果能做到尊礼守礼,身正而行,即使不下达指令,百姓也知道应该如何去做,并效仿而行;相反,如果其身不正,违礼犯礼,即使三令五申,也不会有人去听从。正如“上好礼,则民莫不敢不敬。”(《论语·子路》)只有执政者,首先做到尊礼守礼,民众才能由心的信服。由知礼守礼,到以德化民。一方面,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倡导执政者为政以德,达到“修己以安民”的境界。另一方面,孔子主张少用刑罚,从仁、义、礼、智、信的角度出发教诲民众,形成一种自发性的行为规范方式来稳定社会。“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只用刑罚来惩戒犯错的人,只会让百姓为免于惩罚想办法,而没有羞耻之心,不能意识到问题本身,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错误。而只有通过“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才能使百姓“有耻且有格。”(《论语·为政》)也就是说,只有用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约束,才能让百姓知羞耻,发自内心的向善从善走向人生正途。

(二)公平正义的社会尺度

人与社会的问题,追根究底还是义利平衡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物质利益的刺激与诱惑下,疯狂的追逐金钱利益,享受奢华淫欲,只为一己私利,而完全背弃社会大义。在这种风潮影响下,“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频发;还有一些无良官员不讲“官德”,不顾与百姓的生死,肆意纵权敛财。类似于这种违法犯罪现象,不仅打破了做人的底线,违背了“仁爱”原则,更是在警醒我们必须要加强人们的“德性”教育,更重要的是以“礼”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与欲望,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尺度,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

孔子对于利益的追求并不是一味地否定的态度,而是在强调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也要以义为标准,主张合乎道义的取利,提倡“见得思义”,“重义轻利”。“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孔子认为,物质财富皆是人们的共同的追求的,而对于如何取财,谋财的途径才是更重要的。对于具有良好德性的人来说,对于不义之财,不会取之,正所谓,“君子取财取之有道。”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要合乎道义,要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不背离道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关键时刻,君子能用“礼”来规范自己行为,舍弃利求得义。孔子认为,社会之所以混乱纷争,都源于对利益的争斗,而解决的根本办法便是修身正己,最大限度的克制私欲的同时,坚守公平正义的社会尺度。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中的我们最重要的要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问题,其中把公平与正义作为处理人与社会的根本尺度,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也是消除人与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关键。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我们要大力提倡以“礼”为基础的“德治”社会建设。在“以德治国”的同时,确立以公平正义为根本社会尺度的和谐社会,构建一个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公而忘私的良好社会风尚,助我们又快又好的发展的同时,建立一个稳定的和谐社会。

四、总结

“礼”,通过“四勿”的方法克己复礼,在生活中践行“仁”;通过辩证的思考问题,运用中道的思想达到“礼之用,和为贵”,协调生活中的不同;通过学习六艺,学礼,懂礼,“立于礼”磨炼心性,使我们走向“成人”;通过对父母的孝礼,到对他人的忠恕之道,指导我们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最后通过“礼治”国家到“德治”国家的建设,以德化民,将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的生活信念,逐步建立起和谐社会。由此可见,知礼守礼,是和谐社会重要的一步,以“礼”为基础的“德治”,以德化民,使民向善,提高人们道德素养的同时,建立起一个具有稳固道德秩序的和谐社会。

猜你喜欢

礼治德治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如何读懂《论语》?
以德治企,诚实守信
——湖北亿立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儒家的礼治传统与基督教的法治传统之比较
乡村治理方式的现代化转型:由礼治“嵌入”法治
法治与德治并举的哲学思考
中西传统法律文化差异性探寻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