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邵飘萍新闻思想的当代意义

2018-03-28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新闻事业职业思想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邵飘萍在中国新闻界具有极高的地位。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闻理论。“他将这些理论和思想收录于两本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之中”[1]。笔者发现,现有对邵飘萍新闻思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思想内容、思想成因和思想意义的研究等三方面。基于此种研究现状,笔者拟用文本细读法、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探究邵飘萍的短暂又伟大的一生,分析邵飘萍新闻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而探究其新闻思想对于当代社会新闻事业发展的现实意义,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经验和指导作用。

一、邵飘萍的新闻思想

邵飘萍在其个人实践、时代背景、西方理念、成长环境和革命人士的帮助中,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对于他的新闻思想,广大学者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研究与传承,至今仍未停歇。经归纳与总结,笔者认为邵飘萍新闻思想的核心内容包含独立求是的新闻职能、德才兼备的新闻伦理和培养教化的新闻教育等3方面。

(一)独立求是的新闻职能

独立求是是邵飘萍新闻思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思想高度概括了邵飘萍关于新闻和办报的理念。

“独立”是指邵飘萍要求办报应保持中立立场,不为党派所用,不做党派争斗的工具,而是以第三者、旁观者立场报道事件。他认为,“新闻记者一旦加入党派之中,每足以致职务上行动之不活泼”。[2]一方面要监督政府,不受政府的压制,另一方面也要打破帝国主义列强当时的新闻压制和垄断,“不受帝国主义报刊言论所左右,敢于独树一帜,猛烈抨击帝国主义的侵华政策,积极主张并创建中国自己的独立的新闻事业”。[3]因此,这种中立的旁观者立场在当时军阀割据、党派林立和列强相争的时代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在坚持独立办报的过程中,邵飘萍甚至被张作霖下令处死,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求是”是追求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邵飘萍把“探究事实不欺阅者”作为第一信条,“在保证消息正确的同时细节也是必须关注的环节”,“只有将真理和事实回馈给读者,方可取得读者的认可”。[4]正是秉持这种新闻态度,邵飘萍在办《京报》时撰写的新闻和评论收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在当时“有闻必录”、利益驱动和政府压制的新闻环境中,正确报道了客观事实,引导了社会舆论。

(二)德才兼备的新闻伦理

邵飘萍要求的“品性”即为“德”。他在自己的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中将品性概括为“人格、操守、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忍耐及种种新闻记者应守之道德”。[5]这是他对新闻记者道德层面的高度概括。外交记者应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职业操守,不能见利忘义,适当的时侯应当对黑暗面勇敢地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记者也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所以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学会忍耐,及时勤勉自己,不懈努力,将新闻事业一直坚持下去。

邵飘萍要求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即为“才”。新闻记者的“业务素质包括新闻釆访与写作、新闻摄影、新闻编辑出版、媒介管理、广告与公共关系等具体的新闻实践活动方面的基本素质。理论素养包括对新闻理论、传播理论、新闻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掌握与见解”[6]。在邵飘萍新闻实践活动中,他一手创办了《京报》,并对其进行良好经营管理。另外,邵飘萍的一项职业能力就是,他总是可以在与别人的闲谈中抓住重要内容,从而抓取第一手新闻。特别是他擅长宴请重要商、政中的重要人士,在酒席上的对话中便能收到很多信息,进而他总能发布最新鲜的资料和讯息。

(三)培养教化的新闻教育

邵飘萍认为,新闻不仅需要报道客观事实,同样需要对民众进行教育,培养新闻人才。他指出,“新闻纸之教育的任务,既不仅为舆论之代表,而兼负有指导纠正之职责,则尤应根据事理,人醉独醒,挽救群众之谬误,使其回复于正轨”。[7]尤其是在当时社会环境下,他授课时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学生更好掌握理论的同时,也可以学到许多新闻方面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巧。他非常重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并为早期新闻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同样,他编写的《新闻学总论》、《实际应用新闻学》两部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对当时社会的新闻行业、新闻从业人员及社会民众具有新闻启蒙和开化作用,也为后世新闻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二、邵飘萍新闻思想的现代意义

邵飘萍的新闻思想虽是上世纪的产物,但是对于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闻事业仍然不过时。他要求新闻机构独立办报、真实报道,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德才兼备,要求新闻事业发挥教育功能的思想,对现代社会新闻本体、新闻工作者、新闻部门和新闻事业的发展,仍具有很强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一)新闻本体:尊重事实客观性,沿袭新闻真实性

“新闻的首要任务就是深入采访第一线去‘探究事实’,并作到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使新闻‘不欺阅者’”。[8]而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新闻行业也出现了问题,虚假新闻充斥其中。“华南虎假照片”、“抢盐风波”等虚假新闻,严重影响了社会生活秩序。在利益的驱动下,互联网平台传播虚假广告、虚假新闻,甚至发生魏则西事件等,最终以生命为代价,才唤醒对新闻真实的渴望和追求。

当下新闻行业,应时刻记住“探究事实不欺阅者”的信条,不以华丽无实的标题、虚假空泛的内容欺骗人民,通过客观真实的报道,监督权力,传达民情,营造良好舆论,做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媒体在立场上也应保持中立态度,不能唯利是图,虚假报道,抛弃了新闻媒体肩负的责任。

(二)新闻工作者:遵守我党规章制度,提升记者职业素养

邵飘萍被后世称为“新闻全才”,一方面在于注重“品性”。他敢批判张作霖,甚至面对30万“封口费”不改其志,最后付出了生命。而当代新闻记者职业素养严重下降,对关系社情民意、社会民生的内容不感兴趣,只注重娱乐新闻。更有甚者,收取贿赂,虚假报道,掩盖事实,失去了职业操守,脱离了“品性”。另一方面在于他“具有十分高超的采访艺术,要求记者时时处于角色之中,要有‘新闻鼻’、‘新闻脑’”。[9]当代新闻记者应当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既要懂得新闻采访之技巧,又要博览群书,积累自然科学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

因此,当代新闻工作者应当在遵守规章制度的范围内,保持自己的职业操守,加强专业技能锻炼,在新闻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新闻部门:构建新闻伦理机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新闻首先作为社会公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就要求不仅是新闻业,整个社会都应该重视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10]而当下新闻领域乱象丛生,部分原因是新闻界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并不完善。一方面新闻从业者的合法利益得不到良好保护;另一方面,新闻从业者的权力得不到良好制约。在新闻界也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约束记者言行,对不合规范的记者没有形成统一道德管制。

当然,法律的制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党和政府正在井然有序的完善着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对网络谣言传播的管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颁布等等。当下我国对新闻事业管理的步伐,正在大步向前迈进。

(四)新闻事业:进行市场化运作,增强社会性责任

邵飘萍认识到,新闻事业具有事业性和商业性。“报业也是产业,报纸在做好‘新闻纸’质量的同时也要提升‘广告纸’的份量”。[11]邵飘萍在追求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同时,总能抓住第一手新鲜的信息,并保证吸引大众、服务社会,既获得社会效益,也为报业发展带来经济效益。当下,我们也要把新闻报道满足大众合理信息需求的任务放在首位,既要讲究真实,又不缺乏趣味,重视广告宣传,又不被其左右,使新闻媒体做大做强,扩大新闻事业的影响力。

新闻事业并不是一味对市场经济听之任之,也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内忧外患时期的“新闻工作者往往将国家的前途命运放在了自己的职业理想中,对国家和民族怀有强烈的忧患和责任意识”。[12]当今社会环境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但新闻事业仍不能丢掉肩上的责任,维护人民的权益,为人民发声。特别是遇到关乎社会民生的安全问题时,例如“毒奶粉”、“地沟油”等问题时,新闻记者应当积极调查、检举、揭发,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综上,邵飘萍新闻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独立求是的新闻职业、德才兼备的新闻伦理和培养教化的新闻教育三方面。虽然邵飘萍的新闻思想已将近一个世纪,但是它仍有利于当下新闻本身更真实地报道新闻,做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有利于新闻工作者加强职业素养,在法律的范围内,探索报道新方式;有利于新闻部门制定相关法规,健全新闻伦理机制;有利于发挥新闻事业的双重性质,加强社会责任感,担负起历史使命。当然,邵飘萍的新闻思想并非十全十美,但是我们并不能否认他的新闻思想在中国新闻界的地位。因此,在研究邵飘萍新闻思想的过程中,既要分析其对当时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又要考虑其产生的现代意义,将理论联系到当下的实际当中,推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永续发展。

猜你喜欢

新闻事业职业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市场经济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新疆新闻事业发展概述(1911年-1978年)
我国首发新闻事业整体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