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编辑“标签化”现象解读

2018-03-28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新闻标题城管身份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一、新闻编辑“标签化”现象的具体表现

在标题或者正文中突出与被报道人相关的标签,以吸引受众眼球;或者在选择角度、观点时,含蓄地为某个被报道人或群体贴上标签,造成受众的认知偏差,都是新闻编辑“标签化”的表现。

比如:2016年11月15日,一篇名为《长沙一民警因床位问题殴打医务人员被行政拘留》的新闻出现。由于近年来涉警事件和医患事件的多发,警察和医生的职业形象被标签化,所以一旦出现相关事件,极易触动公众的神经,成为舆论焦点。而在这一事件中,“民警”与“医务人员”两个敏感的词同时出现在新闻标题中,无疑助推了事件的传播扩散。

《黄石城管痛殴女商贩 西塞山区成立专班调查》、《广州城管掐女商贩脖子押上警车 孩子放声大哭》、《城管手持棒棍当街围殴残疾店王》等一系列关于城管的新闻报道都进行了“标签化”处理,给城管贴上了“霸道凶狠”的标签,给商贩贴上了“可怜无助”的标签,致使城管被“妖魔化”。

二、新闻编辑“标签化”现象利用的心理学效应

(一)“罗宾汉情结”

“罗宾汉情结”是指人们普遍具有的一种抑强扶弱心态,一旦涉及到官民或贫富之间的矛盾,公众往往不会仔细分析事件的真相,而是直接站在弱势的一方。所以往往利用这一心理效应对有关农民工、城市下岗工人、摊贩等弱势群体的事件进行新闻编辑“标签化”。

(二)“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指人在情感和观念倾向上,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下意识的影响,而被影响的人也愿意相信。往往会利用这一心理效应对某一段时间内频发的事件进行新闻编辑“标签化”,如近些年的城管被“妖魔化”,就是因为人们的认知受到大量关于城管负面新闻的影响,因此形成刻板印象。

(三)“共情效应”

“共情效应”是指利用大众的同理心触发共鸣而形成舆论声势的现象。如果事件当事人损害或符合某一群体的利益,强烈的群体同理心会使受众仅依靠主观意识去评判新闻事件。一般利用这一心理效应对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事件进行新闻编辑“标签化”,比如“幼儿园虐童”事件、“杭州保姆纵火”事件,人们都担心在自己身上也会发生类似事件,强烈的代入感极易引起受众的关注,甚至引发社会恐慌。

三、新闻编辑去除“标签化”的策略

(一)新闻标题客观化

新闻报道中,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会给受众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比如在《重庆“80后”女干部落马,厅级男上司2月前出问题》这个标题里,“80后”女干部、厅级男上司,应该是最吸引眼球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经常出现在新闻标题中,会潜移默化地强化它们在受众头脑中的印象,因此形成标签。而正是因为这些标签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所以新闻编辑时也会经常使用这些已经被标签化的关键词,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其实一个新闻事件中会包含复杂的因素,如果只是用简单的标签来代替关键词,很容易造成错误的认知引导。所以,在对新闻标题编辑时必须掌握好分寸,避免出现不顾事实滥用标签的现象。

(二)被报道对象身份“去魅化”

对被报道对象的身份介绍也是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作为新闻背景简单提及,还是作为报道重点予以强化,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在“女科长骂死六旬保安”事件中,显然强化了“女科长”的身份,将其作为整个事件的卖点,这样极易诱使舆论偏向“官”与“民”的身份悬殊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立。但其实“女科长”的身份与整个事件的因果关联并不大,完全可以用“女业主”替代,这样便不会出现上述的舆论导向。所以只有当被报道对象的职业身份与新闻事件之间具有明显且重要的关联时,编辑时才可以突出这种身份,否则就会出现“标签化”现象。

四、结语

在新闻编辑中,媒体往往对新闻事实的核心要素进行“标签化”处理,利用受众的心理来吸引眼球。但新闻编辑“标签化”现象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易对舆论走向造成错误的引导,也会给被“标签化”群体造成伤害。所以媒体应该理性发声,肩负责任,去除“标签化”,确保新闻内容客观真实。

猜你喜欢

新闻标题城管身份
城管执法的“民生温度”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跟踪导练(三)(5)
身份案(下)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城管递烟执法,无需批评却要检讨
浅谈新闻标题的装扮技巧
在践行“三严三实”中提高城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