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农业金融仓储发展研究

2018-03-28徐伟川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吉林省金融机构融资

徐伟川

(1.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8;2.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金融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8)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对促进吉林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吉林省各级政府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特别关注,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包括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涉农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对涉农中小企业来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涉农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涉农中小企业的发展喜忧参半,一方面享有各种利农和扶持的优惠政策有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另一方面又受到融资难的制约而发展缓慢。发展农业金融仓储业务正是解决涉农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金融仓储业务概述

金融仓储业务是指金融机构与仓储物流企业合作,以仓储物资或仓单等作为担保,对仓储运营过程中的中小企业等客户提供融资及配套服务的业务。而农业金融仓储则是这一概念的延伸,特指以农产品或者农资等存货或者相应仓单作为标的的金融仓储业务。关于金融仓储业务的主要模式及风险已经有非常充分的论述,这里只做简单介绍。

(一)金融仓储业务主要模式

传统的金融仓储业务主要有四种模式:[1]一是标准仓单质押模式。标准仓单质押模式是由仓储公司开出标准仓单,借款企业以此为据向银行申请贷款。二是动产质押模式。动产质押模式,也叫存货质押模式,指融资企业以交付给具有动产保管资格的第三方仓储企业保管的动产作为质押,从而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模式。三是保兑仓模式。保兑仓模式,也叫做买方信贷,是指融资企业在向金融机构缴纳保证金的基础上,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的进货合同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或者资金让融资企业到供货商处进货,供货商将货物发送到指定的仓库,转变成仓单质押模式或者动产监管保值模式。四是授信融资模式。授信融资模式是指金融机构对金融仓储企业授予一定的信誉额度。金融仓储企业在信誉额度内向需要融资的中小企业进行质押贷款,金融机构则不参与具体业务的运作过程。

(二)金融仓储业务主要风险

一是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融资企业的信用风险和融资企业投资失败的风险。二是质押品的选择风险。主要指金融仓储业务的质押品保管困难或者价值贬值,给金融机构和仓储企业带来损失的风险。三是法律风险。指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从而造成金融仓储业务各主体对质押品所有权产生纠纷时,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而带来的风险。四是企业内部管理与操作风险。指由于金融仓储企业的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企业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不完善而产生的风险。五是质押物监管意外风险。指由于一些意外发生的事情导致所监管的质押物的价值遭受损失的风险。也有学者将这种风险归类为企业内部管理风险,因为质押物意外损失往往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当或者企业员工素质较低造成的。

二、吉林省发展农业金融仓储的必要性

(一)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吉林省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涉农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促进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样重要。对涉农中小企业来说,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融资问题。由于涉农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抗风险能力弱、没有充足抵押物、资金需求频繁但资金需求量少等特点,使得他们无论是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还是通过商业银行贷款都比较困难。虽然近年来农村金融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各金融机构也顺应政策不断进行金融创新,但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些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重点是解决农户融资难的问题,而不是解决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因此,尽管目前吉林省金融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涉农中小企业的处境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而农业金融仓储业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涉农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存货等动产作为抵押,从而及时有效地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

(二)吉林省仓储物流行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近些年我国粮食收储政策改革的进行以及我国期货市场及大宗商品交易的发展,粮食交易价格的市场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吉林省作为我国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主产区之一,只有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并加以充分利用,才能推动吉林省经济的发展,而不论是农产品期货的发展还是农产品大宗交易的发展都离不开仓储物流行业的发展。因此,为了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吉林省应该加快仓储物流行业的发展。

从全国范围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仓储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仓储、运输等传统业务的利润越来越少,因而仓储物流行业要想发展必须进行业务创新,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开创新的收入来源。吉林省的仓储物流行业虽然起步较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将来必然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在发展的初期就开始业务创新可以使省内的仓储物流行业更快更好地发展。目前国内仓储物流行业业务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供金融仓储服务,所以,吉林省仓储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开展金融仓储业务,特别是针对本省的基本情况,开展农业金融仓储业务。

三、吉林省发展农业金融仓储的可行模式分析

(一)农村合作社引入农业金融仓储业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作为现代农业组织发展的方向。而现代农业组织的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和推动,离不开金融资源向农业生产领域倾斜,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近些年,吉林省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试点省份,借助普惠金融发展的便利,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开发了土地收益保障贷款等一系列得到认可的金融创新产品,而且金融服务的覆盖率也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这些成绩极大地促进了省内现代农村组织的发展,农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2]

农村合作社作为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重要形式正逐渐成为农业规模化生产的载体,进而成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参与主体。农村合作社由于缺乏抵押物,资金需求少、频率高,时效性要求高等特点很难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融入资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农村合作社都是通过非正规渠道融入资金,这虽然可以及时、频繁地融入小额资金,但融资成本普遍偏高,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将农村合作社引入金融仓储业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如湖北省钟祥市德鲜蔬菜专业合作社引入金融仓储业务的成功经验可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借鉴。在具体运作模式方面,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以农村合作社为主体与金融机构和金融仓储企业展开合作,先由农村合作社向农民收粮食等农产品,然后以这些农产品或相应的仓单做抵押从金融机构融资,发放给农民,最后用销售农产品的收入偿还贷款。第二,由农产品的买方与金融机构和金融仓储单位合作。买方与农村合作社签订交易合同后,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以未来收到的农产品或相应仓单做抵押贷款,金融机构确认合同真实有效并在买方交付一定保证金后放款。农村合作社用金融机构放款向农民收购农产品并运送到指定仓库,完成入库抵押。最后买方用销售收入偿还金融机构贷款。

(二)利用农业金融仓储业务推动涉农中小企业发展

作为农业大省,涉农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吉林省宏观经济的发展及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涉农中小企业同样面临着其他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成为制约涉农中小企业发展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更多侧重于解决农民和农户的金融需求问题,而对涉农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关注还不够。涉农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往往需要在农产品收获季节大量购入原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这样一方面给涉农中小企业带来了极大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大量购入的生产原料成为暂时闲置的资源而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农业金融仓储业务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涉农中小企业在农产品收购季节购入的暂时闲置的原料或相应仓单做抵押,从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给企业带来流动性资金,同时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因而有利于促进涉农中小企业的发展。[3]

(三)利用农业金融仓储业务促进农业产业链金融发展

大北农集团的“智慧大北农”和新希望集团的“福达计划”等成功的农业产业链金融产品表明大型农业企业正在利用大数据平台,结合自身在关键技术、供销体系和种养殖户基础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农业产业链金融的发展。在传统的“种养殖管理+电商+金融服务”的农业产业链金融体系中,引入农业金融仓储业务,不仅可以降低农业企业风险,还可以增加产业链的资金来源,减少农业企业的资金压力。这样可以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链金融的发展,从而带动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4]

四、吉林省发展农业金融仓储业务的建议

(一)建立并实施专业的、规范的金融仓储监管机制及业务流程

发展农业金融仓储业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金融仓储机构对抵押的动产进行监管的问题。只有建立和实施专业的、规范的金融仓储监管机制和业务流程,能够及时反馈相关抵押物的监管信息,才能有效降低金融机构可能面临的风险,从而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因此,金融仓储企业一方面要完善内部的监管机制、加强员工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应设施的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对动产进行有效监管。

(二)选择合适的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仓储业务

一般来说,大型商业银行因其自身的优势和组织结构,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且在业务创新方面往往受到上级机构制约而缺乏灵活性。而吉林省的仓储物流企业多数规模较小,很难受到大银行的青睐。因此,在选择金融仓储业务的合作银行方面,应该结合省内仓储物流企业的发展情况,选择中小银行特别是重要业务领域集中于农村的中小银行合作。这些中小银行缺乏与大银行的竞争力而不得不寻找新的利润来源。一方面,中小银行由于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在业务创新方面受到的制约较少;另一方面,这些中小银行的业务往往集中在农村或乡镇,对农村及农户的基本情况有比较直接的了解,因此比较容易接受金融仓储业务。

(三)充分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及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金融仓储业务进行过程中,金融机构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对抵押物价值进行评估并对抵押物价格变化进行跟踪,在贷款无法收回时,金融机构也缺乏处置抵押物收回贷款的手段,因此,金融机构往往将这些工作委托给金融仓储企业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如何防范金融仓储企业的道德风险、如何对抵押物进行合理的价值评估以及对随后的价格跟踪评价,特别是在贷款无法收回时能否及时、合理地处置抵押物从而收回贷款,往往成为制约金融仓储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推动吉林省农业金融仓储业务的发展,这些问题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才能打消金融机构的顾虑。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以及农产品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发展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农产品大宗交易平台了解农产品的现货价格,还可以利用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了解商品未来价格的变化趋势,并利用这两个市场及时合理地处置违约抵押品。因此,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现有的、规范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和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利用这个市场化解农业金融仓储业务的相应风险。

(四)提高自身实力,整合内部资源

吉林省仓储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多数规模较小、管理技术相对落后、专业人才缺乏,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信任而开展金融仓储业务。因此,我们还需要有计划地稳步增强自身实力,引进专业人才、更新设备、采用新的管理技术及监管技术、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规范运作、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如此才能更加容易地获得金融机构的信任而开展相应的合作。

[1]郭延安.金融仓储业务模式及其风险防范探析[J].浙江金融,2010,(3):11-13.

[2]李佩莹,胡登峰.农村合作社引入农产品物流金融的模式研究[J].金融理论探索,2016,(3):58-63.

[3]李祎祎,刘秀悦,田冬睿.基于农产品金融仓储的涉农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发展战略,2016,(6):14-15.

[4]耿传辉.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4):11-15.

猜你喜欢

吉林省金融机构融资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融资
融资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7月重要融资事件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