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新媒体能力

2018-03-28潘明志梁明佩黄研研

传播与版权 2018年6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社交期刊

潘明志 梁明佩 黄研研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快车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已融入工作和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互联网+”这一新的网络名词于2012年首现,而随着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了“互联网+”时代[1]。“互联网+”旨在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通信技术如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各行业实现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2]。作为传播知识创新与技术成果发布、信息传播与情报文献服务等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科技期刊,必然面临着新媒体融合发展这一重要课题。而由于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获取信息方式,并延伸出众多的传播方式,新媒体融合发展成为传统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时代的传统科技期刊,只有借助互联网将各种新媒体技术如计算机技术、微信、微博、移动APP等应用到传统媒体,才能适应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然而要真正实现从传统出版到新兴出版的升级并不容易,尤其对于受众较小的科技期刊,人才是制约其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缺乏专门的新媒体人才,科技期刊编辑必须紧跟时代潮流,转变思维,积极创新,主动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的新媒体技能,才能实现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让科技期刊的运行更加高质和高效。笔者通过阐述“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及其对传统科技期刊传播的作用,探讨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新媒体能力。

一、“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特征

“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主要是指利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数字、移动通信、网络),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手机、电脑、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3]。低成本、即时性、交互性、海量性、共享性、个性化、全覆盖等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其中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是三个最主要的特点。首先,新媒体传播速度非常快,具有很强的即时性,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即时发布和接收信息,无时间及地域的限制。其次,新媒体覆盖面很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为10.94亿户,同比增长13.4%,移动互联网用户突破10亿,而201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占网民总数的97.5%,新媒体可以通过这些终端很好地覆盖广大人群。最后,新媒体具有很强的交互性,传统媒体为单向传播,而新媒体为双向甚至多向传播,用户不仅可以接收信息、发布信息,还可以对信息进行反馈、评论、补充和互动,真正实现互动信息交流。

二、“互联网+”时代对传统科技期刊编辑培养新媒体技能的必要性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科技期刊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科技期刊在工作方式、传播方式、传播速度、发行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科技期刊编辑不需要整天在办公室伏案工作,而只要有网络及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办公。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不需要传统科技期刊按照传统出版方式,将收集到的科技论文整理编辑出版后通过纸质期刊向读者发布,而是可以在任何时间和空间及时向发布,大大提高传播速度。其传播方式也由单向、被动形式变为双向甚至多向及主动的传播形式,读者可以成为传统科技期刊的信息接收者,也可以成为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布者;作者作为信息的提供者,也可以实现互动交流,成为信息的接收者[4]。而新媒体对于期刊的发行方式和发行量的影响更是巨大,很多原来知名的期刊经营呈现下滑态势,如发行量曾超过1700万份的《读者文摘》于2009年宣布破产,《计算机世界》于2014年6月23日正式从报刊亭消失,很多报刊均停止出版印刷,改出网络版[5]。而对于科技期刊来说,由于发表的内容大多与自然科学及技术有关,受众较小,阅读群体范围较为固定和狭窄,所受的影响不言而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期刊的发展。因此,科技期刊必须积极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期刊新媒体融合发展途径,不断提升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而期刊的新媒体融合发展离不开编辑的推动,科技期刊的编辑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努力学习和适应新时代的变化,转变思维,积极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编辑力,努力掌握一定的新媒体技术,才能更好地为期刊服务。

三、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新媒体能力

(一)借助新媒体技术提升编辑技能

新媒体对于科技期刊的冲击是全方位的,但“内容为王”仍是科技期刊不变的定律,要编辑出精美的、能够吸引读者的内容,需要编辑跟上时代步伐,摒弃旧的编辑理念,接受新的编辑理念,学会各种互联网编辑技术,才能不断提升编辑技能。当前,新媒体时代无纸化办公程度已非常高,无论是组稿、审稿、编辑、校对各个环节还是查阅资料,都离不开计算机和互联网,这就要求编辑要能够娴熟地使用现代化的办公软件,如Office、Dreamweaver、Photoshop、参考文献校对等软件[1]。而全媒体时代对于科技期刊的要求也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纸质版置换成电子版在网上发布,新媒体具有强大的表现形式、超强的互动性及信息便于检索等特点,其内容信息量大,可嵌入图片、音频、视频等,向读者提供丰富的信息,更能吸引广大读者。因此,掌握各种新媒体技术是科技期刊编辑的一项基本技能。

(二)利用新媒体提高选题策划能力

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新媒体时代,选题策划能力始终是一名合格编辑应具备的基本技能。选题策划不是简单、随意挑选,而是需要科技期刊编辑具有较强的学术敏感性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结合编辑部实际和自身掌握的资源,随时注意捕捉与编辑工作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策划。在新媒体背景下,编辑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新媒体技术,收集各种信息,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数据库文献检索和互联网,获取有关学科学术发展动态、研究热点及难点问题等,为选题策划及组稿提供更客观、准确的数据支持[6];可以利用网站、QQ群、微信公众平台、邮箱等社交网络平台,加强与作者、读者进行稿件修改、信息交流等互动,定期向作者、读者推送各期重点文章及信息,适时做好网络化的组稿约稿,提升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7]。

(三)利用新媒体宣传期刊的能力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科技期刊的宣传也不再局限于平面静态方式表现形式,其宣传策略也必须发生改变。(1)利用网站、网页宣传:目前,科技期刊网站建设主要有两种,一是主办单位以及各大数据库的网站建立期刊网页;二是建立有独立域名的网站。无论何种形式,都应将其建设成为期刊的门面,编辑要学会一些简单的网站维护技术,经常更新网站内容,在网上推出电子版,方便读者阅读下载;也可借助大型数据库实现优先出版;注重与相关专业的学术、学会网站建立链接,条件允许可延伸到国外免费数据库或期刊链接;经常发布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资讯,提高作者读者的关注度。还可建立论坛等多种形式,为作者、读者、编者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扩大宣传途径。(2)利用社交媒体宣传:社交媒体是以Web2.0的思想和技术为基础并允许用户创造和分享内容的一组互联网应用程序,而移动社交媒体是以移动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等为载体,通过“移动社交APP”实现社交媒体功能[8]。目前人们常用的社交媒体主要包括电子邮件、微信(群)、QQ(群)、微博、期刊APP客户端等。其中微信是最具代表性的移动社交媒体,是现阶段使用最广、信息传播快捷的一款移动社交软件。有资料显示,截止到2017年,微信活跃用户已接近10亿。因此,很多科技期刊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大胆进行媒体融合尝试,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如《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微信公众平台致力于报道内科最前沿的医学资讯,发布最新学术内容,并为慢性病健康教育提供推广服务,其活跃粉丝数超过30万,新榜排名稳居学术类前10名[9],在业内反响巨大,成为小众科技期刊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典范。故科技期刊编辑应学会熟练使用这些社交媒体软件,利用新媒体传播信息及时快捷、内容表现形式多样化、存储信息量丰富等优势对期刊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展示;利用微信微博形成自媒体读者圈,并利用圈的效应进行分享、转发、转载等功能,实现多媒介的融合,使得期刊信息内容得到快速的传播,不断提高期刊的影响力[10]。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确实对科技期刊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带来了创新发展的机遇,科技期刊的编辑不应故步自封、被时代裹挟着前行,而应紧跟时代潮流,转变思维,抓住机遇,积极创新,努力学习新媒体技能,努力适应新时代媒体融合的要求,把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发挥到科技期刊中,让其为读者提供更好服务,为科技期刊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社交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社交距离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