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同伴心理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

2018-03-28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辅导员思政院校

秦 婧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0 引言

随着全国各大高校迎来了“95后”甚至“00后”学生,我国大学生群体也发生了继“80后”“90后”更替的第二次分水岭式的变化,这一时代的青年将带着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逐渐成为高校的学生主体。由于“95后”及“00后”学生的成长环境和以往的学生有着巨大差异,传统的思政教育体系已经不完全适用,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为思政教育路径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90后”辅导员作为思政教育团队中的新鲜血液和新兴力量,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95后”及“00后”大学生的同伴心理,勇于开拓创新,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

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

1)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地位稳步提升。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办学偏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成为技能应用型人才。过去,高职院校在着力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往往会忽视德育教育,使得学生的社会融入性降低,职业发展并不顺利。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意识形态交互暗涌,社会思潮互相碰撞,使得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刻不容缓,需要肩负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时代责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会议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呼吁高校必须切实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此后各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深化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2) 高职院校“95后”及“00后”学生的性格及心理特点。近年来,高职院校的主要学生群体逐步成为“95后”甚至“00后”。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牢牢抓住这一代学生的性格及心理特点,基于同伴心理做出有针对性的改革。“95后”及“00后”普遍都是独生子女,成长于优越的环境中,作为“温室的花朵”,心理相对比较脆弱,且容易依赖人。这些学生在走入校园后,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模式和人际关系往往会手足无措,从而产生挫败感,形成自卑、焦虑、烦躁、迷茫等心理特征。这些特殊的心理特点使得“95后”及“00后”在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中易形成极端的性格或习惯:一方面,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使学生变“宅”,整日沉迷于电脑和手机游戏,无故缺课,很少参加户外活动,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与教师和同学缺乏互动交流;另一方面,一些受到家庭溺爱的学生容易盲目自信,认为自己的能力突出,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在遭遇挫折后往往一蹶不振,甚至采取极端手段寻求解脱[1]。

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同伴心理所面临的问题

1) 传统教学方式缺乏同伴心理将导致教育模式僵化。在高职院校中,通过开设传统的思政理论课向学生传播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但课堂讲授形式枯燥,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成效并不显著。由于教师在授课时没有基于同伴心理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导致教育方法的僵化,学生无法真正融入课堂,其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被减弱。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也使得教师授课的激情逐渐消退,容易在课堂中产生疲惫心理[2]。

2) 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者缺乏同伴心理将导致“本领恐慌”。大多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团队以年纪较长的教师为主,思政教育工作偏重于机械式、被动式地灌输。同伴心理的缺失使得教师产生“本领恐慌”,不会将网络平台作为思政教育的新阵地。缺乏创新的思政教育工作趣味性、互动性和时效性不足,无法真正打动学生,提升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师生之间的思想观念差距愈来愈大,无法迎合时代特点的教育模式必将被学生淘汰、被时代淘汰。

3)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缺乏同伴心理将导致教育针对性的缺失。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中,高职院校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往往会习惯用统一的标准对学生开展工作,未基于同伴心理来了解“95后”及“00后”这一代学生的性格及心理特点,没有结合学生的个性、行为、思想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政工作,呈现“一刀切”的思政教育工作现状。由于缺乏针对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学生,目标设定变得不切实际,甚至超过了学生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围,思政工作的成效不佳[3]。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特殊的心理特征,制订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个人能力的教育方式。高职院校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开展针对不同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学生能自发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对思政工作的支持度和信服力。

3 “90后”辅导员基于同伴心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1) 勇于接受新事物。“90后”的辅导员成长于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他们个性张扬、思想开放、充满激情,立于现代科技的最前沿,是最容易与学生产生同伴心理的人。“90后”辅导员的思想观念相较于其他工作者而言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知识面宽、兴趣广、领悟能力强,能够较快地掌握新的技能和熟悉各种网络平台;同时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勇于在学生工作中尝试和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中的新鲜血液和坚实力量。

2) 善于运用新媒体工具。“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新形势,网络思政成了思政教育的新领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学会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除了发挥德育教学的传统优势,还要与网络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为传统思政教育带来新前景与新突破。“90后”辅导员能够及时掌握目前主流的新媒体运营方式,通过时下流行的微博、微信、QQ、贴吧等交流平台引导舆情,弘扬社会的主流思想,传播正确的思政文化。同时基于同伴心理,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借助网络媒体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多方面、全方位地向当代大学生传播与学习、生活方面相关的信息,使学生切实走在“微”时代的发展前沿,增强他们对主流思想的信服力[4]。

3) 易于建立同伴关系。作为这一代学生的“同龄人”,“90后”辅导员拥有着许多相似的群体特点:强大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广泛的兴趣爱好和知识储备、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等,他们更加容易亲近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90后”辅导员还兼具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较高的政治素质,能够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有较强的政治辨别力和敏感性。“90后”辅导员通过新颖的教育手段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提升了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同时,他们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并且言传身教,对学生开展教育引导和价值引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满足学生在成长发展中的需求和期待。

4 “90后”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研究

1) 合理对待差异,注重因材施教。每个群体都存在着共性,“95后”及“00后”高职生是一个具备鲜明特征的学生群体,其个性意识更加明显。“90后”辅导员与高职学生的年龄最相仿,有着相同的成长环境、时代背景,以及相似的价值观,因此更容易让学生打开心扉,形成良好的同伴心理,建立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

作为思想状态最接近学生的青年教师群体,“90后”辅导员可以基于同伴心理,运用问卷调查、谈心谈话、走访宿舍等方法了解不同成长背景学生的个性和特质,精准把握他们的个体差异性,因势利导,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需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群体所存在的差异性而产生偏见或差别对待。只有充分了解和尊重这个时代学生群体的共性,并根据不同个体的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学生对思政教育工作产生信服感和信任感[5]。

2) 打造互动型的“开放式教学”。“95后”及“00后”高职生作为紧跟时代潮流的新时代学生群体,对于传统“填鸭式”灌输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教育方式容易产生反感,从而产生抵触心理。同样,对于“90后”辅导员而言,更倾向于采用灵活多变的“开放式教学”。通过增设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教育班会和真实案例分析等课堂内外互动环节,让学生在沟通和实践中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提高认知能力,充分融入课堂,对教育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更加信服。实践出真知,学生工作者尤其是青年辅导员要善于利用各种契机,创造并总结一系列科学实践活动,并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多变的教学形式,吸引和感染学生。

3) 占领网络思政教育新阵地,搭建“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习近平同志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势而新。网络思政教育作为新时代的产物,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大多数高职生还缺乏对不同信息的认知和辨别能力,甚至沉迷网络,传播负能量。而“90后”辅导员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拥护者、先进思想政治文化的传播者,要肩负起维护网络环境、创新和发展网络思政教育的重任。利用多种新媒体技术创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师生交流平台,做到严格把控网络思政教育的舆论氛围,将高职院校自身文化特色融入网络育人工作,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6]。

高职院校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是建立在新媒体技术的基础上,通过 “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传播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和特色的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应组建由青年辅导员带队的网络思政教育团队,通过微信、微博和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工具搭建具有高职院校文化特色的思政教育网络平台,吸引学生主动关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90后”辅导员在传播主流文化时应结合时下热点新闻,通过创建新颖有趣的活动形式和撰写高质量的文章来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中学习先进文化、关注时事政治、传播主流思想,真正做到科学信息技术同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融合,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4) 关注心理健康教育。“95后”及“00后”高职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但心理通常比较脆弱、敏感,且依赖性强,在心理层面容易出现许多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排解,往往会酿成悲剧。基于同伴心理,“90后”辅导员能够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充分展现亲和力,体会学生心中所想,及时找出学生心理问题的症结,并通过合适的契机,帮助其解开心结。因此,“90后”辅导员应该以学生为本,从学习上、生活上主动关心学生,加强个人心理危机方面的处理能力,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学生疏解心理方面的问题,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7]。

5 结束语

随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更加明确。近年来,高职院校迎来了“95后”及“00后”学生群体,同时也引进了不少“90后”青年辅导员,开创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基于在新时代特点下与学生建立的同伴心理,“90后”辅导员在开展思政工作时存在一定的优势,如何利用这种优势进行思政工作路径的创新和发展成为了“90后”辅导员工作的主要着力点。

猜你喜欢

辅导员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