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定向透药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观察

2018-03-28李芳王莉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透药肩部肩周炎

李芳,王莉莉

(浙江省金华市中医医院,浙江 金华 321017)

肩周炎是中老年患者常见并多发的病症,其是关节囊的软组织中存在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且会造成黏连,引起肩部疼痛和关节活动度变小。中医认为,中老年患者因气血虚损、筋失濡养及风寒湿邪乘虚侵袭肩部致经筋拘急、脉络不通,在骨科和疼痛科是常见且多发的病症,而此病症属中医学中“痹证”的范围[1]。此病症虽无生命危险,但因经常地剧烈疼痛和肩关节的功能受限,患者的生活质量受损。本研究采用中药定向透药联合康复锻炼,治疗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治疗肩周炎的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康复锻炼治疗。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41~74岁,平均(54.4±11.3)岁;平均病程(125.0±45.6)d;左肩周炎12例,右肩周炎18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定向透药疗法。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5.8±12.1)岁;平均病程(130.0±51.3)d;左肩周炎10例,右肩周炎20例。纳入标准:①肩部疼痛感逐渐加重,且是白天轻夜晚重,睡觉时患处不能碰压;②肩部活动受到限制(上臂部位的上举、外展、后伸及内部旋绕等);③肩前和肩峰处有压痛感;④对X射线检查没有特殊性发现,病情随着年龄增长变得骨质疏松;⑤年龄40~75岁,性别不限,自愿加入本试验,签定“知情同意书”并能履行各项义务。排除标准:①同时引起肩部疼痛(包括颈椎病、风湿性疾病及肿瘤等);②同时应用激素、消炎镇痛类药物或进行其他治疗;③中途主动退出本试验或失访;④在试验过程中,会出现病情持续性加重或严重并发症;⑤不能配合治疗。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患类型(左/右)及病程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康复锻炼治疗①活动度练习,包括仰卧肩前屈、坐位或仰卧肩外展、仰卧肩外旋、仰卧肩内旋、仰卧肩后伸、水平内收、水平外展、手背后以及爬墙练习;②活动度练习后立即冰敷15~20 min,如感觉关节肿痛、发热,可再次冰敷(2 h/1次);③肌力方面练习,例如前平举、侧平举及肩后伸。锻炼1次/d,30 min/次,10 d/疗程,治疗3个疗程。

1.2.2 观察组康复锻炼前加用中药定向透药疗法中药定向透药:①操作前,取温经通络散(艾叶6 g、桂枝6 g、伸筋草9 g、独活6 g、海桐皮6 g、白芷6 g、五加皮6 g、紫苏叶6 g、花椒3 g及积壳6 g)装入棉布袋打包放入煮药罐沸水焖煮10 min后保温备用。②操作过程中,给患者安置舒适体位,暴露患侧肩关节,下垫中单,患处铺治疗单。将39~43℃(用手腕内侧测试温度,以热而不烫为度)的中药包,以不滴水为度,均匀(1~2 cm)厚安置患处。再将预热的红外线治疗仪对准患处调适高度(照射距离5~15 cm,热而不烫为度),定时40 min。治疗中询问患者冷热感觉,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和中药包的温湿度,每隔10~20 min将39~43℃的原药液均匀淋于药包保持湿度,避免过凉过烫。询问患者冷热感觉和检查皮肤情况有无不适,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红外线治疗仪的照射距离;③操作结束,撤红外线治疗仪,收好药包,治疗巾擦干皮肤,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均匀微红为好),协助衣着。向患者解释,中药定向透药每天康复锻炼前治疗1次,40 min/次,10 d/疗程,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观察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3个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①痊愈症状:肩部疼痛感消失,且运动功能完全恢复;②效果明显:肩部疼痛感基本消失,运动功能基本恢复;③有效症状:肩部疼痛感减轻,且运动功能有改善;④无效症状:肩部有疼痛感觉,且运动障碍无改善[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92,P=0.043)。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n =30)

3 讨论

肩周炎是患者长期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以及受到风寒湿邪所导致产生。患者发病年龄常见于50岁左右[4],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5]。常见患者多数是体力劳动者,且都是慢性发病,常因天气变化和劳累引起。症状表现是肩周围疼痛,且在夜晚更为严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出现障碍而肌肉萎缩;肩前、肩后及外侧有压痛感,外展功能也受到限制,并出现扛肩现象。肩周炎治疗的目的是缓解局部疼痛感,使肩关节功能恢复,并不会对日常的生活带来影响。以往研究报道肩周炎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传统中医治疗(针灸推拿和中药熏蒸等)、现代理疗技术、消炎镇痛药物应用以及肩关节镜微创治疗等。该方法对肩周炎治疗有一定临床效果,但因其不足达不到患者预期。中药定向透药是中药打包湿热敷同时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其主要通过热、药双重作用产生效果。热可松弛肌肉筋膜,还可促进患肢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使受损组织周围得到充足的气血供给。

本研究采用的中药处方,为本院名老中医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经验方:该方中海桐皮和伸筋草有舒经活络功效;五加皮和枳壳可行气活血;独活、白芷、紫苏叶及花椒能温中散寒,起到除湿止痛作用;桂枝和艾叶具有辛温通阳、疏通血脉功效,同时二者均还擅长走窜、开腠理的作用。通过开放患者皮肤的药物渗透通道,使有效成份直达病灶;配合红外线照射增强药物吸收效果,使其发挥综合疗效,起到缓解患者疼痛和松解肌肉痉挛的作用,为患肢进行肩周康复功能训练创造条件。

本研究将两种治疗方法相结合,促成传统中医和现代康复理论融合,以期为肩周炎患者寻求一种更佳的治疗方法。通过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结果显示,中药定向透药与康复性锻炼结合,能够改善对肩周炎患者的肩痛,且对其运动功能有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励建安. 康复医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217-220.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94.

[3] 苏雪艳, 井彦华. 西药痛点注射结合手法推拿治疗肩周炎39例效果观察[J]. 山东医药, 2014, 54(29): 46.

[4] 蒋学文, 涂春兰, 秦少福. 针刀配合肩周康复操训练对肩周炎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9(11): 1028.

[5] 周宝明. 香港东区肩周炎的发病调查及三种中医方法疗效比较[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

猜你喜欢

透药肩部肩周炎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穴位敷贴联合定向透药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及腰痛症状的影响*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预防腹胀的效果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联合热奄包治疗小儿咳嗽疗效观察
中医定向透药对癌痛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所致消化道不良反应的临床干预观察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