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十九大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

2018-03-27王星玥

成功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王星玥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武汉 430223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般理解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即和中国社会、中国实践、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中国在发展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的风格和特点的中国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并在这一过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而实质上这个思维就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同时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开放化,马克思提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就是在实践过程中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解决中国发展中的问题,同时中国实际也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根据中国社会实践的历史进程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党内最早意识到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是李大钊,1919年至1927年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传至中国。第二个阶段是1927年至1949年。毛泽东在他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明确提: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马克思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毛泽东在1938年明确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点,创造性地应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第三阶段是建国1949年至1978年这一段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曲折发展时期,其间有照搬苏联模式,走向历史唯心主义。从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到现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理论创新时期,在这一时期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最新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中都包含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在新的世纪,新的起点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三、从十九大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

十九大报告中“中国化”概念多次出现。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又一次与时俱进。

(一)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德国古典哲学领域下,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将实践的思想构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这就是在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做到“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二)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重大论断,是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深化对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的认识并且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中国共产党人一贯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分析方法来分析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1956年党的八大决议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指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并且指出这一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我们党作出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基本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不再局限于物质文化,还日益扩大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又看到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的事实。还看到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对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是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因此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论断是对我党以往的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运用于当代中国现实的最新成果。

同时习近平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十九大上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指出当领导与群众产生矛盾时,领导要想方设法去做教育和转化工作,不能因为群众有错,就与群众对立起来。

(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使命理论这一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在十九大的运用和发展。在十九大中习近平提出的“四个伟大”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刻分析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继续前进的方向。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中的主要的一点,就是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世界历史作用。”而无产阶级只有在先进政党即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才能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进行自觉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论者,97年来,中国共产党完成了自己在各个阶段的历史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进而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把先前提出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联结起来、融为一体,形成新的理论概括,明确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什么和怎样干的问题,集中揭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党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标。

十九大报告高度概括并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的最新理论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为发展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完美的特色党建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