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参与度方法

2018-03-26王艳

魅力中国 2018年30期
关键词:参与度图形评价

王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实践表明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许多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索,才能使他们主动地得到发展,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学习的主人翁。然而,我在数学教学中发现,

学生上课听课时间不能持久,主动参与的意识较弱,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在“减负提质”的今天,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如何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谈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参与度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课堂参与兴趣

以往小学生不愿参与数学课堂的原因之一在于教师不注重结合学生兴趣设计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其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才会更高,也才会以更为主动的姿态参与数学课堂学习。其中,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带动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兴趣的手段。教师将数学学习与情境创设有机结合,带动学生的情绪,优化教学,突出生本理念。例如:在学习《图形的拼组》这一课时,我以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以激趣方式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幅拼组图形,并配上适合的背景音乐,调和学习氛围。紧接着,教师与学生互动:同学们,请观察这幅拼组图形有什么特点呢?此时,学生的参与兴趣被调动出来。观察仔细的学生一会儿就说出了这幅拼组图形全部由三角形组合而成。其次,教师利用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学们,想不想拼组出比这幅更漂亮的图形呢?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的图形拼组内容吧,尽情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吧。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利用图片情境和问题带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找准知识生长点,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奥苏伯尔有意义的教学理论认为:“有意义的教学过程是旧知识同化新知识的过程”;“学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找准新旧知识成长点。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顺利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问题。如教学“圆的面积”时:

师:看看,这个长方形有面积吗?谁来摸摸长方形的面积?

师在黑板上贴出一个长方形,生正确地摸出长方形的面积。

师:你能说说什么是长方形的面积吗?

生:这个长方形的的大小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师:谁听清楚了?

师:真好!听得很认真!再来看看这个图形,谁来说说它的面积?

生1:圆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生2:三角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积。

师:(小结)像这些图形都是封闭图形,它们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这里的教学简洁明快,使整个大环节有了节奏。封闭图形对学生来说是旧知识,所以不必再多花费笔墨。让学生主动解决问题而获得成功感,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增,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个体。这也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以往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习惯性以“一刀切”的方式授课。如果设计的任务过于难,那么数学处于基礎水平的则没有兴趣参与课堂,因而也就变成了“尖子生”的天下;如果设计的任务很简单,全员能够参与,但是学生却容易骄傲自满,思维也得不到启发和发展。为此,教师要因材施教,设计分层任务,保证全员参与数学课堂。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认识立体图形》这一课时,我因材施教,设计分层任务,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分层任务如下:课前,教师准备好各类图形实物。

1.请同学们将桌面图形分类(引导数学基础水平一般的学生操作)

2.请同学们分析不同图形具有什么特点(引导数学基础水平较好的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从而总结出特点)

3.你还能说出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图形吗?(引导全员思考,列举出来)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分层任务,主动思考完成。当然,在分层任务中,不全是按照教师指定的分层学生进行。学生如果觉得有能力,可以继续下一个任务。如:完成任务1后,基础水平一般的学生可以继续进行任务2。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大的发展,也才会在数学学习中有所突破。

四、设计活动,提高课堂参与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必须设计一定的数学活动,以全面提高课堂参与度。特别是在计算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分组竞赛活动,比一比哪一组计算得最快、最准。教师利用这类竞赛活动,既能够促进全员参与数学课堂,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这一课时,我设计计算竞赛活动,引活数学课堂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在黑板上列出不同的计算题目,引导各小组学生排成纵队形式,做好计算竞赛准备。竞赛活动要求:每一个学生只能写出一道题的答案,依次轮流,哪一个小组最快、最准写出答案,则为胜出小组,并得到一定的奖励。教师设计的计算题目有:23+8=?53+13=?87+4=?等等。学生对于这样的活动非常感兴趣,以十分的热情投入其中,数学课堂异常热闹与精彩。由此可见,一定量的数学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五、积极评价,提升主动参与情感

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情感的关键在于积极的评价。如果教师不注意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不注重激励评价的运用,那么学生感觉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也会降低。为此,教师必须结合小学生心理需要,实施积极肯定的评价,以全面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情感。例如:在对人教版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这一课进行评价时,我以积极性的评价,提升学生参与情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各个小组学生在计算竞赛中的表现,教师给予积极评价,温暖学生。如:有一个小组虽然没有胜出,但是在竞赛活动中遵守秩序,表现非常不错,教师即可评价:老师看到了团队的力量,大家也都能遵守秩序,有序参加竞赛活动。如果在计算时稍微再仔细一点,老师相信你们会胜出哦。在这个评价中,教师利用积极评价表扬做得好的地方,再委婉道出不足,提醒学生仔细计算,指明方向,启发学生。

六、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才会彰显出精彩,才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一面。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点,不断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运用多样化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参与度。

猜你喜欢

参与度图形评价
在线教学下的大学生内在动机和参与度探析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分图形
找图形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