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2年度媒体新词语研究

2018-03-26吴元元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产生原因

吴元元

摘 要: 本篇论文是以国家教育部、语委2014年5月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3》中的585条2012年度媒体新词语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年度媒体新词语的定义作了阐述并列举出具有代表性的新词语群,以及探究新词语的词义特征及其产生原因。在分析论证的同时,附以一定量的实例作为论据,力求使分析更加深入具体。

关键词:媒体新词语 新词语群 词义特征 产生原因

一、媒体新词语的界定

在本文中,笔者将“媒体新词语”界定为:媒体新词语,是指以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有声媒体为主要传播媒介,新创造的或者是从其他语言中,包括从本民族的古语词、方言词和行业语中借用过来的词语,同时也指产生了新用法、新语义的固定短语。

二、体现年度特点的新词语群

2012年度伴随着社会关注点以及人们观念的变化,前几年特别热门的“~门、~族、被~”等词语群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如下四种受欢迎程度较高的新词语群,如:体现娱乐精神的“~体”、当红的词语模式“微~”、“最美~、中国式~、房~、末日~”,以及“高富帅”牵引下的并列三字格。

(一)体现娱乐精神的“~体”

继2011年“~体”在年度新词语表中共收录了此类词语42条后,2012年“~体”仍旧是大众网民的钟爱之词。在2012年度媒体新词语表中共收录了35条。例如:“元芳体”、“甄嬛体”、“舌尖体”等。这类词语是在“元芳,你怎么看” “私以为这再好不过了” “您这本书当真是极好的” “舌尖上的中国”这样一些体现娱乐精神的话语所引发的全民狂欢中催生的。

(二)当红的词语模式“微~”

自2010年微博开始出现后,其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0年作为“微博元年”,这一年度的新词语中共收录“微~”模式的词语26条,次年呈现井喷之势,共收录了61条,2012年度媒体新词语中收录了25条。如:“微光”、“微信号”、“微吧”、“微音乐”、“微博专员”,甚至出现一些与社会政治生活息息相关的“微问政”、“微博廉政观察员”等新词语群。

(三)展现社会生活特点的“最美~、中国式~、房~、末日~”

“最美~、中国式~、房~、末日~”,是笔者认为最能体现2012年度社会生活特点的新词语群。

1.“最美~”

2012年,是平凡百姓成为先进人物的见证年。这一年出现了像吴斌、周江疆、何瑶、李成环等这样一些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爱无疆的先进人物。他们原本只是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他们的生活很平淡,他们的行为很平凡,但是因为有了媒体的及时报道,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得以放大并且迅速宣传开来,他们成为了广大民众心中榜样,人们用“最美~”来赞美他们。本年度媒体新词语从众多“最美~”中选择性的收录了13条。如:“最美教师、最美护士、最美司机、最美孕妇”等。也正因如此,中华民族助人为乐,舍己救人、忠诚职业等这些传统社会公德弘扬开来,向大众传递着一股暖流,这股暖流汇聚成了正能量。

2.“中国式~”

“中国式”,顾名思义,只有在中国才能见到或者说只有中国才独有的。例如:中国独有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带有中国特点的,均可以称为“中国式”。作家王海鸰曾在其小说《中国式离婚》中首次采用“中国式”说法。在小说中的“中国式”仅仅是想表明在中国离婚的一些特点,表明中国人对于离婚的看法,可以看作一种生活方式,无所谓褒贬,更多的是以中性的姿态出现。而纵观2012年度产生的新词语群“中国式~”,似乎与小说中的不太一样。如:“中国式过马路”,中国人集体闯红灯——即过马路时不管红绿灯,凑足一拨儿人就可以走的现象。“中国式接送”,中国家长开着汽车、骑着自行车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口,放学时又早早地等候在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现象。还有一些“中国式逼婚、中国式交通、中国式买房”等,反映的都是一些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或多或少的带有贬义。虽然“中国式~”看似用比较直接犀利的语言调侃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然见怪不怪的陋习,但是其中却反射出人们对如今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始回头对社会和国民性的体察和反思,试图寻求一种治疗社会的良方,期待今后的社会风气与社会的经济水平能够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

3.“房~”

2012年下半年,“网络反腐”的兴起,使得房产成为了网络和民间探寻官员腐败直接证据的最佳切入点。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系列以“房~”为首的“房氏家族”的粉墨登场。如:“房祖宗、房哥、房嫂、房叔、房婶、房爷”等。

4.“末日~”

如果说以上三种词语模式是最能体现2012年度新词语特点,那么“末日~”这一词语群,大概是2012年度最具代表之中的最具代表,可以用前无古人,也可能后无来者来形容。根据玛雅人的末日预言,2012年12月22日前后便是人類生存的末期,这月末世界将会毁灭,迎来世界末日。由于这一传言迅速在网络和社会生活中传播开来,有的人半信半疑,有的人借机搞笑调侃,还有的商家则利用这次机遇,想趁机大赚一笔。因而便有了本年度独一无二的“末日体、末日商机、末日遣散费、末日避难村”等一系列看似无厘头却记载着人们面对“世界末日”这一传言所表现出来的心态和行为。

(四)“高富帅”牵引下的并列三字格

2012年度,还出现了一群值得注意的以三字格并列形式存在的新词语。这些新词语都是在“高富帅”的牵引下出现的。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用三个并列的形容语素指称一类人。分为褒义和贬义两种。褒义的新词语,例如:“高孝帅、高富美、白富美、黑富帅、甜素纯”等,这些三字格的新词语大多是结合了被形容者自身的外在特征,具有很强的指征性,且大多是用来自嘲。当然,这其中不乏与“高富帅”相对立的贬义词,主要有两个,“矮穷矬”,对身材矮小、家庭贫困、长相也不出众的男性的谑称。“土肥圆”,一般指称相貌平平、外形肥胖臃肿、形象不佳的人。在笑料之余,从这一类三字格并列形式的新词语中我们还应看到,这些词语中除了“孝”和“纯”是形容人的一种内在的素质之外,其余的如“富、帅、白、黑”均是从外在来形容人,不是财富就是容貌,仿佛当下的人两者至少具备其一,如若不然便只能被压在社会的底层,成为人们调侃嘲讽的对象,一定程度上向大众折射的是一种负能量,笔者认为是不值得推崇的。

三、媒体新词语的词义特征

语言,是反映时代色彩、时代精神的一面镜子。想要清晰地了解社会某一时期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发展变化情况,对这一时期的新词语词义的解析成为开山之石。

(一)内容所涉领域广

2012年度媒体新词语的词义内容涉及范围之广,新涌现的事物及现象极富时代气息,给予人强烈的鲜活感。这一年产生的585条媒体新词语在社会各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下面是笔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八个方面对本年度媒体新词语在社会各领域的分布情况所作的统计。可以看出,2012年度媒体新词语在民生、文化和科技这三个领域分布较多,分别占总词数的53.33%、15.21%和11.97%。民生领域的词语明显占据了本年度媒体新词语的半数以上,这直观的表明了本年度新词语的产生主要来自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人作为社会最重要的构成主体,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医疗、卫生等方方面面必然成为反映社会变化发展最直接的载体,与此同时,这些方面也成为大众创造新词语反映生活的直接材料;文化领域和科技领域的词语分布比例稍次于民生领域,这说明了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政治、经济、教育领域的新词语数量相对均衡,约为6.15%,但体育领域和军事领域的新词语数量偏少,仅占0.51%。

(二)词义的模糊性

本年度的媒体新词语在词义的模糊性方面,主要是通过“谐音”和“多义”这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的。故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是从“谐音”和“多义”两个方面举例论证2012年度媒体新词语的词义的模糊性特征。

1.谐音

反映物价上涨的有:“向前葱”、“葱击波”,分别谐音“向前冲”和“冲击波”,均是对大葱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戏谑说法。“羊贵妃”,谐音“杨贵妃”,是对羊肉价格大幅上涨的谑称。反映人们情感生活的有:“分手节”,指的是9月13日。因谐音为“就要散”,故有此称。“1314结婚潮”,因2013年1月4日与“一生一世”谐音而引发的在这一天登记结婚如潮的现象。诸如此类的新词语还有“笨nana”、“良票”等。

2.多义

“备胎”,从字面上理解,指的就是汽车上备用的轮胎,实则不然。该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汽车上备用的轮胎;二是指备用的人选。而第二种意思是现在比较常用的,带有戏谑的色彩。又比如“瓷男”,并不是简单地理解为与瓷器有关的男性。它有两层意义:一是指像瓷器一样易碎,抗压能力较弱的男性;另一个意义是指外表、性情等方面趋于女性化的男性。因而也可以写作“雌男”。与此类因多义而导致词义模糊性的新词语还有如“拓词”、“舌尖现象”、“撿尸”、“白菜群”、“棉花底”、“娃托”等。

四、媒体新词语产生原因

新词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化发展规律受到语言自身因素与外部社会条件的共同作用。

(一)内部因素

内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事物变化发展的最终状态。新词语的产生也不例外,内因作为第一要素,对新词语的产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构词法

现代汉语的主要采用的是词根复合型构词法,单纯型为辅。这样的构词方式,简便实用且能产性高。上述的对媒体新词语结构方式的统计中,我们发现新词语结构类型可分为单纯型和合成型两大类,单纯型又分为单音节和多音节,合成型则分为复合和附加两种。其中复合包括:偏正式、并列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连动式和兼语式;附加包括:前附加和后附加。从表5中可以看出,偏正式词语在连续三年产生的新词语中所占比例最大,大都保持在60.00%左右。说明这种形式的能产性最高,对新词语的创造最有利。

2.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词语创造最根本的原因是便于人们的沟通交流。纵观2010年至2012年,每年度产生的新词语大都是以二字词、三字词和四字词为主,这表明了在创造新词语时,创造者首先考虑的是词语使用的经济性。所谓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这些新造词以简短的形式表达出丰富的含义,压缩信息的能力很强。如:2012年度媒体新词语中便有缩略语48条。它们分别采用缩合、节略、标数统括以及特殊方式这四种方式进行缩略,使得词语短小精悍。例如:“温州指数”,就是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的节略。类似的还有“金砖银行、金改区、普奥会”等。

3.内部的兼容并蓄

首先,现代汉语对自身内部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从2006年至2013年,国家语委发布的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载录的当年的新词语可以看出,新词语的语素类型逐渐多元化,拼音首字母缩写、符号、数字等都成为了新词语的构成语素。例如:“孨、@、90岁体、1314结婚潮”等。其次,现代汉语对外来语表现出吸收、整合的能力。自从“地球村”概念的提出,加上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步伐地不断加快,国家、地区之间不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的。这种联系导致越来越多的新事物产生,并且新事物来源广泛,甚至超越国界,为了能够及时地认知并且准确地表达这些新事物,使用外来词、方言词表达这些新事物就成了一种必然的方法。因而,我们在近几年的年度新词语中总会看到很多诸如“H族、全民PE、公益ATM、VDT症候群”等词语出现在公众的语言生活中,并且被广泛地使用着。

正是由于语言自身的因素地推动,使得大批的新词语不断涌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同时,这些新词语还丰富了汉语语言和词汇系统,时代特征鲜明,最重要的是使得人们的交流更加灵活多样。

(二)外部因素

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因而不可忽视外因的重要性。针对2012年度媒体新词语产生的外部因素,笔者试图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分别为:多媒体的应用和多元化的社会生活。

1.多种媒体的应用

21世纪可以说人类走进了一个“自媒体”时代,电脑已成为现在家庭的基本必备品,几乎人手一部具有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还有随处可见的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可以说媒体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并且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2012年度的585条媒体新词语来源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中的平面媒体、有声媒体和网络媒体材料,共计120万个文本,10亿字次。如,2012年度独有的词语群“末日~”,最开始便是在网络上疯传开来的。又如:“~体”,大多都是流行于网络,或者是来自于年度最热门的电视剧、电影中的经典台词。可见,多种媒体的使用丰富了我们的语言生活,也为新词语的创造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2.多元化的社会生活

经济全球化地不断加深,使得世界各地的各种文化相互交融,有经济的、政治的、风俗的、娱乐的、体育的等等。当这些新事物进入人们的社会生活时,语言采取一种兼收并蓄的方式对这些文化进行了语料的加工,使其成为新事物、新概念的名称,新词语就是在这样一种多元化的社会生活中孕育出来的。对具有相似生活方式或者习惯的一类人,大多用“~族”来表达;又如:对具有固定模式且通常是流行于网络的用语体式,大多用于调侃或者嘲讽的一类表达模式,用“~体”来表述。类似的还有“微~、最美~、中国式~、房~”等。

总而言之,语言是社会交际过程中的重要工具,社会的变化发展会第一时间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词语,尤其是年度新詞语,它们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折射着整个语言系统乃至社会的发展变化状况。通过对2012年度产生的585条媒体新词语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透过年度新词语这一面镜子看清语言及社会的本质,并通过在与历年新词语的对比分析中加深对年度新词语的认识和了解,把握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理解其所折射出来的语言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194-265.

[2]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72-175.

[3] 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84-186.

[4] 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05-112.

[5]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3)[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07-217.

[6] 周莉.浅析2005年的新词语:语言与社会生活的共变异.现代语文,2006(6):13-24.

[7] 李贝贝.2012年度媒体新词语中的缩略语初探[J].现代语文,2014(12):101-103.

[8] 陈原.关于新词语的随想[J].语文建设,1997(3):11-15.

[9] 刘炎飞,陈建初.2011年新词语的特点及创生动因[J].新疆大学学报,2014(3):137-141.

[10] 周静.2007年汉语新词语研究[D].西南大学,2009.

[11] 陈玉兰.2008年汉语新词语研究[D].西南大学,2009.

[12] 刘颖.2010年度汉语新词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13] 谢蓓蓓.对2006——2008教育部年度新词语的语言学考察[D].河北大学,2010.

[14] Chen Qian & Xu Zhujun.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ss media new words and social culture in dynamic context[J].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2013(5):101-106.

[15] Yan Na. A language service conception for new words of news media[J].Modern Chinese,2014(12):93-95.

猜你喜欢

产生原因
初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转优策略探析
钢筋混凝土裂缝预防及处治措施研究
韩语教师焦虑感产生原因分析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汉代美术中的云气纹
论城市防涝设施规划建设与内涝防治
浅析高职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