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茶现状及发展思路

2018-03-26孙光德

茶业通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茶叶优势企业

孙光德



陕茶现状及发展思路

孙光德

(镇巴县茶叶技术指导站,陕西镇巴 723600)

陕茶历史悠久,秦巴茶区具有高纬度、高海拔、多云雾、富含锌硒、远离污染的自然地理优势和良好生长环境。但仍存在区位优势不强,科技支撑不够,品牌培育乏力等发展瓶颈。本文通过对西湖龙井茶产销环境分析,力求对标先进,找准差距,补好短板,充分挖掘陕茶自身优势,为实现陕茶突破发展,提出点建议。

秦巴茶区;瓶颈;区位优势;发展思路

茶产业发展需要诸多要素有序结合,区位优势显得尤为重要,集人文、地理、资源要素综合体,为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陕茶现状

陕茶历史悠久,是茶树的原生区和优生区茶马互市穿越时空。秦巴茶区具有高纬度、高海拔、多云雾、富含锌硒、远离污染的自然地理优势和良好生长环境,在生态氧吧中生产出香高、味浓、耐冲泡、形美、保健等五大特点的佳茗,却远离繁华都市,无法对接大市场。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茶产业的发展,政策和资金支持空前,成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至2016年底全省茶园面积154543.9hm2,茶叶产量10.1万t,茶叶产值137亿元,陕茶面积、产量、产值,均有稳步提升。基本形成了以绿茶为主,茯茶、红茶等多茶类并存的发展格局。2017年汉中仙毫荣获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殊荣,据中国茶叶区域公 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显示,汉中仙毫品牌价值20.77亿元,在全国排名第17位,紫阳富硒茶品牌价值17.05亿元,排名第31位,秦岭泉茗暂时没有入围。仅此看来,陕茶实现了量的增长和质的飞越空间很大。

2 陕茶瓶颈成因

陕茶规模、茶叶产量、市场价位和茶叶产值与浙江茶区无法比翼,制约陕茶发展的因数是多方面的。

2.1 区位优势不强

三秦大地幅员辽阔,又有秦岭、巴山两道天然屏障,地广人稀,资源匮乏,基础设施发展缓慢,交通运输不发达,远离繁华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消费需求严重不足。

2.2 科技支撑不够

陕茶主要分布在陕南三市,虽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但管理体制不健全,缺少科研机构,省上没有研发创新团队,市级没有专设茶叶行政部门,省辖区二十多个产茶县,专设茶叶政部门的县略有一二,仅设茶叶技术服务站,主要负责技术推广,区域顶层设计、抓机遇、报项目力不从心。

2.3 品牌培育乏力

抓品牌培育时有间断,秦巴雾毫曾经是陕西第一只名茶,随后产茶县都有各自的品牌,在抓品牌建设上不连续,有的一跌千丈。随后各市进行了品牌整合,也有自己的茶叶品牌,各具千秋,汉中仙毫虽然在全国排名第17位,但是要挤入中国十大名茶之列,还有艰辛而漫长的道路;

2.4 茶叶企业多而不强

全省现有茶叶加工企业1472个,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龙头企业27个、市级龙头企业72个,规模企业仅占6.7%,茶叶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138家,占企业总数9.3%,挤身全国茶叶百强企业仅有2家,占比0.13%。可见陕西的茶叶企业还处于小规模运营。

2.5 区域公共品牌不亮

汉中仙毫、紫阳富硒茶、秦岭泉茗等品牌知晓率和满意率都不高,虽有两个品牌在全国排名榜上有名,但距十大名茶还有千里之遥,拓展外域市场举步维艰。

3 陕茶发展路径

龙井与陕茶性价比有差异吗,多数持不同观点,其实不然,陕茶没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茶产业如何发展,令人深思。

3.1 抓机遇促发展

抓住产业扶贫、乡村振兴战略及一带一路等大好机遇,对标先进,攻坚克难,创新驱动发展茶产业。政策资金支持需要持续加强,整合多方资源,利用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和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实施,大力加强茶园标准化建设,壮大龙头企业实力,发挥企业带动作用。培育知名品牌,虽然陕南三市都有各自的区域公用品牌,但在全国范围内,又有多少人知道,值得探究,打响品牌战略,势在必行。

3.2 强化科技支撑

组建有权威的研发团队,他们是产业发展的领航员,是产业发展的形象代言人,谁说好,明星说好,专家说好,消费者说更好。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各种场合更有话语权。通过各种平台极力宣传推介陕茶,提高陕茶知名度和美誉度。

3.3 整合品牌,抱团发展

普洱茶是云南一个省着力培育的一个品牌,位居中国茶叶榜首。而陕茶有三个品牌,平分秋色,无法形成合力,体现不出优势和特点,茶叶品牌知名度低。在新时代下,各自为阵、单打独斗、平分秋色的企业已不适应时代、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要发展壮大,必须抱团经营,组建联营集团,注册中国驰名商标,打造国家级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3.4 逻辑规划

根据县情及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的发展规划,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等资源要素推动茶产业发展。

3.5 把握市场对接要素

控规模、保品质、懂经营、重诚信。企业不能一味的追风,贪大求洋,要认识到漩涡风险,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关键,着力培养经营团队,科学决策,运筹帷幄。诚信经营,回馈社会,扩大企业影响力。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包括产品结构、市场定位、包装设计等,突出个性,彰显特点。在巩固现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尽力拓展外域市场。有能力的企业可以进行线上销售和线下体验相结合,利用“互联网+”发展茶产业。

3.6 鼓励三产融合发展

政策资金要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和有条件的地方,大力推广三产融合发展,搞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休闲茶园、观光茶园,力争与旅游业深度融合融。延伸茶产业链,集休闲、观光、度假及茶事活动为一体的综合开发园区,发挥茶园综合效益,提高产业附加值。让茶产业在产业脱贫中发挥重要作用。

茶产业不仅是绿色、健康、生态、环保的产业,还是扶贫攻坚的长效产业,也是绿水青山“两山”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帝没给陕茶产区太多恩赐,茶产业如何发展壮大,万众揪心,只有把企业做实,产品做精,产业做强,品牌做亮,突出个性,彰显特征,稳步提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赢得市场认可,推动陕茶转型升级,实现突破发展,造福三秦人民。

(责任编辑:蒋文倩)

2018-05-03

S571.1

B

1006-5768(2018)03-099-002

猜你喜欢

茶叶优势企业
《茶叶通讯》简介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矮的优势
香喷喷的茶叶
画与话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