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热带地域现代主义的探索和实践
——华南建筑学人综述

2018-03-24彭长歆,肖毅强

世界建筑 2018年5期
关键词:建筑系华南现代主义

从1932年创办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为近现代以及当代中国培养了大量的建筑专门人才,为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以及建筑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得益于教学、研究、实践等领域丰硕成果的积聚化和类型化,“华南建筑学人”已成为这一类型群体寻求身份认同的符号,以及学界开展学术思想追踪的类型对象。在86年的发展历程中,华南建筑学科分别经历广东省立勷勤大学(1932-1938)、国立中山大学(1938-1952)、华南工学院(1952-1988)、华南理工大学(1988年至今)4个阶段。其行政归置的改变或因战争、或因国家高等教育布局的调整,但更替之际,华南建筑学科均能全建制的保留,得以一脉相承,生息延绵。

在笔者看来,华南建筑学人是亚热带地域现代主义的思想者与实践者。早从勷勤大学开始,华南建筑教育即提倡现代主义,形成了重视技术、关注理性的传统。得益于林克明、胡德元、夏昌世、陈伯齐等老一辈建筑家的探索实践,华南建筑学科也逐渐形成了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实践、研究的地域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结合,即亚热带地域现代主义的学科价值观。因地处近代以来中西交汇的主要中心,华南建筑学科在充分感知世界潮流的同时,胸怀国家,其现代性建设以现代主义与地域主义为纲目,兼具民族性、时代性及国际性。在国家和地方一次又一次的重要发展之际,华南建筑学人以其先锋性探索书写了华南建筑学科之于中国现代建筑史的独立篇章。

1 早期现代主义探索

1932年,林克明创办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开启了华南建筑学科的发展历史。虽然出身于“鲍扎”式建筑教育的重要营垒——法国里昂建筑工程学院,林克明却尝试建立一种非“鲍扎”式的教学体系。林克明认为:“作为一个新创立的系,我考虑到不能全盘采用法国那套纯建筑的教学方法,必须要适合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不能单考虑纯美术的建筑师,要培养较全面的人才,结构方面也一定要兼学。”[1]在林克明看来,实践能力强、技术全面的建筑师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毕业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系的胡德元教授的帮助下,勷大建筑系选择了以工程技术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并先后聘请了谭天宋、陈荣枝、陈逢荣、杨金、黄适、过元熙、金泽光、刘英智、谭允赐等一批留学欧美、日本的职业建筑师担任教师,注重建筑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结合,为勷大学术导向的形成留下了伏笔[2]。

勷大建筑系是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和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在某些方面甚至扮演了开拓者的角色。在早期成立的中国近代大学建筑系中,勷大建筑系坚持以工程技术和工程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区别于 “鲍扎”主流教学模式的同时,为现代主义思想的传播完成了教学体系的建构。从时间上看,它自创立初期开始的现代主义教育比同一时期的其他建筑系早了许多。其现代主义研究充满了自觉,它自上而下,由教师到学生,有关现代主义建筑的介绍和讨论也更为丰富和系统。仍需说明的是,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开始现代建筑实践的地区,1930年代的上海和南京,现代主义主要是作为一种“风格”被接受[3]。而勷大建筑系现代主义思想的传播是以该时期广东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前提,在陈济棠地方自治的政治气候下,广东工业化建设、经济建设和新文化建设为建筑学领域的现代化发展营造了适宜的土壤。从某种意义上看,现代建筑运动在1930年代的广东已有酝酿发展的趋势,而勷大建筑系现代主义教育的开展无疑是这一运动发起和实施的重要环节。

在关注建筑技术与工程实践的背景下,勷大建筑系培育和发展了自己的学术风尚。早在创系初期的1933年,林克明就发表了《什么是摩登建筑》 一文,是目前所知国内最早介绍西方现代主义的论述。在林克明、胡德元等人的影响下,学生们成立建筑工程学社,形成了以裘同怡(主席)、李楚白、郑祖良、黎抡杰、霍云鹤等为核心的现代主义研究社团,并通过举办展览、发表文章、创办刊物等公共媒介宣传现代主义。1935年,勷大建筑系在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举办“建筑图案展览会”,并为此刊发了《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特刊》,林克明、胡德元、郑祖良、黎抡杰、裘同怡、杨蔚然等分别撰文,是目前所知国内最早及最为系统的现代主义研究专刊。在林克明的指导下,郑祖良、黎抡杰、霍云鹤等在1936年创办了以研究和宣传现代主义为宗旨的建筑期刊——《新建筑》。郑祖良、黎抡杰等还自组新建筑工程司,开展现代建筑实践,与勷大建筑系普遍开展的建筑师事务所实习一道,较早地实践了“学、研、产”相结合的建筑教育模式。

长期的理论研究也促发了华南建筑学人第一代建筑家的产生。抗战爆发后,郑祖良、黎抡杰等先后赴重庆继续开展研究与实践。他们在重庆发表了大量论文著作,并复刊《新建筑》(战时刊),继续探讨现代主义运动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在艰苦的条件下,黎抡杰、郑祖良二人开展战时建筑实践,并举办“新建筑展览”。在原中山大学建筑系同事黄宝勋的支持下,黎抡杰设计了抗战胜利纪念碑。抗战胜利后,郑祖良、黎抡杰等于1946年在广州复刊《新建筑》(胜利版),继续坚持现代建筑理论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郑祖良转向现代岭南园林的研究与实践,创办《南方建筑》和《广东园林》杂志[4],对现代岭南园林和庭园建筑发展贡献卓著。

2 战时坚守与海峡两岸华南建筑学人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是华南建筑学科发展的第二阶段。1937年中,日军飞机对广州狂轰滥炸。因战局紧迫,当局决定裁撤勷勤大学,将工学院并入国立中山大学,并征得中山大学校长邹鲁及工学院院长萧冠英同意,勷大建筑系在胡德元带领下顺利移交,华南建筑学科得以完整保留。自成立后,中山大学建筑系几度迁徙,先迁广东云浮、再迁云南澄江,1940年回到粤北坪石,离日军所踞广州仅300余公里,实际上已属前线地带。

和该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坚守相类似,中山大学建筑系在战争中坚持教学。胡德元、虞炳烈、卫梓松先后担任系主任,并先后有黄玉瑜、胡兆辉、刘英智、黄适、吕少怀、金泽光、黄宝勋、丁纪凌、章翔、钱乃仁、黄培芬、符罗飞等勷大留任及新聘教师,以及黎抡杰、杜汝俭、邹爱瑜、区国垣、卫宝葵等勷大及中山大学建筑系毕业生留校任教。战争不仅对师生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黄玉瑜、卫梓松、虞炳烈的殁亡均与战争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也对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与此同时,新聘教师教育背景的多样化带来新的教学理念。

总体来看,抗战时期是华南建筑学科唯一受到鲍扎影响的时期。1940年春,虞炳烈在云南澄江加入中山大学建筑系。虞早年就读的里昂建筑学院建筑系为法国鲍扎建筑教育的重要营垒,他曾任教的中央大学建筑系也系统采用了鲍扎式的建筑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上很自然地带有所受教育的痕迹。虞炳烈重视设计的表达,西南联大化学系学生杨卓成在参观了虞炳烈的图案展览后,奋而转学追随虞先生,并于1941年从中山大学建筑系毕业。1942年,黄培芬受聘中山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在教授建筑图案设计的同时,使用柯蒂斯(Nathaniel Cortlandt Curtis,1881-1953)所著《建筑构图》(Architectural Composition)作为教材首次开设《建筑图案论》课程[5,6],贺陈词、黄新范、蔡德道、何浣芬等均受惠于此。黄培芬离职后,该课曾由杜汝俭讲授,课名《建筑意匠学》,之后才逐渐淡化。

分别准确称取0.0100 g(精确至0.0001 g)螺虫乙酯和 4种代谢产物标准品,用乙腈溶解并定容至100.00 mL,分别配制成100 mg/L的标准品储备液,于-20 ℃下避光保存。分别移取各标准储备液2.5 mL至1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定容,配成25.00 mg/L标准工作液,即用即配。

抗战胜利后,中山大学复员广州石牌校区,随着陈伯齐、夏昌世、龙庆忠等德、日教育背景建筑家的到来,以及林克明的回归,华南建筑学科在战后进行了重构。在陈伯齐的主导下,自勷大形成的注重工程技术的传统得到明确和发展,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影响了华南建筑学科,进而形成新的传统。

虽处战乱,华南建筑学科为战后国家重建及学科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由于历史原因,战后以及新旧政权更替之际,中山大学建筑系毕业生流向主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留在内地,一部分迁往台湾,一部分在港澳后逐渐回流。受战争影响,第一代留学欧美的中国建筑师在动乱中流失严重,加之留学途径不畅,中国自己培养的建筑师开始成为战后及新中国建筑设计及学科建设的主流。因地缘优势,中山大学建筑系毕业生在华南、中南一带最为集中。其中,何光濂(1941届)、莫俊英(1949届)与勷大时期毕业生郑祖良等人一道,长期从事岭南园林的研究与实践,对现代庭园建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蔡德道(1948届)则长期任职广州市设计院,曾任该院院长和总建筑师,是1960-1970年代广州“外贸工程设计组”的主要成员。区自 (1943届)、何浣芬(1947届)等早年在港澳、新加坡等建筑师事务所工作,1952年由中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招聘回国成为中南建筑设计院建筑师,并逐渐成为该院的重要技术核心,后者还于1983-1988年间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主导了该时期武汉的城市建设和管理。

华南建筑学科十分注重师资培养。早从勷勤大学开始,选择优秀毕业生留校成为补充师资的重要渠道。新中国成立后,为应对国家建设需求,师资培养系统化,金振声(1949届)、林其标(1951届)、胡荣聪(1951届)、陆元鼎(1952届)、罗宝钿(1952届)等毕业生先后加入华南建筑的教学行列。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具有高度辨识性的研究领域,如林其标对亚热带气候条件下适应性建筑技术的研究,陆元鼎的民居建筑研究、罗宝钿的住区规划、邓其生的地域建筑史学,等等,是华南建筑学科上述领域的重要学者,在某些方面甚至扮演了开拓者的角色。

中山大学建筑系迁台学人以杨卓成、贺陈词、王济昌、彭佐治为代表,其贡献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探索现代中国风格在台湾的发展道路。作为台湾中央银行、士林官邸、中兴新村中兴会堂、慈湖陵寝、台北清真寺、台北城中大楼、台湾大学体育馆、梨山宾馆、高雄圆山饭店、台北圆山大饭店、中正纪念堂、中央百世大楼等重要地标性建筑的设计者,杨卓成和王大闳、陈其宽等迁台建筑师一道,不断探索现代中国风格的多样性表达,是20世纪中期中国建筑艺术走向世界的代表性人物。

二是对台湾建筑教育的贡献。1940届毕业生吴梅兴、1943届毕业生王济昌、1945届毕业生贺陈词迁台后,一方面开展现代建筑实践,设计了成功大学学生宿舍、第三餐厅(贺陈词,1958年)和图书馆(王济昌、吴梅兴,1958年)等现代主义建筑;一方面长期任教成功大学建筑系,和他们的老师胡兆辉一道开展建筑教育。王济昌、贺陈词先后担任建筑系系主任,贺退休后还担任东海大学建筑系教授。因二系均为培养台湾建筑师的主要摇篮,他们的教学实践对1960-70年代的台湾建筑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7]。另外,王济昌、吴梅兴还先后担任成功大学都市计划学系系主任,同被认为是台湾都市计划学的开创者。[8]王济昌、吴梅兴都市计划学启蒙显然来自他们在母校就读时先后由黄宝勋、钱乃仁教授开设的《都市计划》课程,这一知识转移的过程恰巧反映建筑教育对学科发展的深远影响。

三是对内地及母校的回馈。1942届毕业生彭佐治移居台湾后,再赴美国深造,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及德国亚亨大学建筑系博士学位,后任美国德州工业大学教授及国际城市发展中心主任、联合国计划开发署顾问等职[6]。作为城市规划专家和联合国专员,彭佐治曾于1980年代在国内多个城市访问、讲学,提出了《东莞县莞城镇规划构想的初步建议》等规划文件,是改革开放后西方规划技术的早期引入者之一。在他的主导下,华南工学院与德州工业大学就“亚热带、热带地区城市规划与建筑的综合研究”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对华南建筑学科及规划学科接受国外资讯、促进学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 亚热带地域现代主义学科思想的形成

1952年院系调整,华南工学院整体接收原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成立建筑工程学系(以下简称建筑系),华南建筑学科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从1950年代开始,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建筑家,不断探索学科发展的地域性,期间虽经历“文化大革命”时期,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科形成和发展了基于现代主义与地域主义的学科特点,并表现出以下两种主要趋势。

其二,亚热带地区气候适应性建筑研究。夏昌世较早发现南方地区建筑防热的关键技术,通过技术分析与测量检验,探索创造了一系列的建筑遮阳、隔热和通风构造,并将其发展为形式语汇施用于中山医学院、华南工学院等医疗或教学建筑的设计中。[13]陈伯齐则利用1950年代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展全国建筑气候分区的契机,提出了以反映亚热带地区的建筑理论与建筑设计为中心的办学宗旨。1958年,林其标参加“全国建筑气候分区的区域研究”;同年,陈伯齐主持创办“亚热带建筑研究室”,进行住宅热工和通风测试。以上种种,奠定了华南工学院建筑系亚热带建筑研究的基础[14]。因经年坚持和积累,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华南工学院建筑系亚热带建筑研究组的科研成果“亚热带建筑遮阳与隔热”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同年,教育部批准设立亚热带建筑研究室,亚热带建筑方向开始招收研究生。其后经数十年发展,建筑系亚热带建筑研究的规模和力量逐渐发展壮大,随着亚热带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5年)和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的建立,华南理工大学已成为国家建筑科学研究的重镇[15]。

自此,学科创立之初开启的现代主义探索经由1950年代以来地域主义思想的补充和完善,产生了最具华南特色的观念和精神。在笔者看来,发展至1990年代,华南建筑学科长期以来秉持、坚守的现代主义与地域主义传统逐渐内化为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念,即亚热带地域现代主义的学科价值观。其内涵可大致概括为几点:(1)重视材料应用、构造及表达的真实性,强调技术理性;(2)尊重场地环境与历史传统;(3)重视气候调适技术与形式、空间的逻辑性。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兼具地理与气候的双重属性,亚热带成为华南建筑学科地域现代主义思想限定地域概念的核心。显然,以上所列并非亚热带地域现代主义思想的全部,华南建筑学人也不断尝试丰富和发展其内涵和外延。如何镜堂院士提出的“两观三性”的创作思想,在笔者看来,是对亚热带地域现代主义的再诠释。

4 不断发展的华南建筑教育

在发展学科、凝练核心价值的同时,1950年代末华南建筑教育在国家教育方针指导下形成了更贴近生产实际的教学体系。陈伯齐在主导建筑系教学后,强化了设计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他在1959年制订的教学计划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比重。新的教学计划将五年教学进程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三年为各专业1)共同学习阶段,学习基础知识与专业基础理论。从四年级开始,教学以下放公社、工厂等现场设计(四上学期)、设计院实习(四上、五上学期)等实践教学为主要手段,生产实习成为一种制度[6]。从该年开始,结合公社、工厂实习,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将生产实践引入毕业设计教学,使实践教学贯穿了整个第二阶段即四五年级。这一教学体系一直延续到“文革”开始,在强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极大地促发了华南建筑教育传统的形成。

因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华南工学院建筑系毕业生在设计结构、教育及科研机构大多发挥了核心的作用,是现当代中国建筑及建筑学科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他们中既产生了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兼总建筑师何镜堂、中南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袁培煌、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总建筑师黎佗芬、云南省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饶维纯等为代表的国家勘察设计大师,也有陈伟廉、蔡健中、彭继文、林兆彰、石安海、左肖思、曾昭奋等杰出校友,还有刘管平、赵伯仁、叶荣贵、邓其生等留校后默默耕耘,致力于学科的传承与发展,在教学、科研、实践三方面均取得突出的成就。延续自勷勤大学、中山大学各个发展时期重视理论研究的传统,李允鉌1982年出版了《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第一次采用类型学的方法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启发了一代中国学者。何镜堂毕业后被夏昌世先生录取为研究生,并成为华南工学院建筑系文革前毕业的唯一一位研究生。他45岁回到华南开始真正的建筑创作,并最终晋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一工程技术的最高荣誉。

“文革”结束后通过短暂的调整,华南建筑教育重拾正轨。在金振声、张锡麟、叶荣贵、刘管平、吴庆洲等历任系主任的主持下,尤其在1991年建筑学专业恢复五年学制、1994年以优秀级通过建筑学专业评估后,建筑师职业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华南重视技术与实践的传统融合发展。与此同时,在以亚热带气候地理分区为前提的地域现代主义思想指导下,突出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教学与科研成为学科建设的共识,这在1990年代中期以后变得尤为突出。

受惠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和广东经济建设的长期繁荣,华南工学院及其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毕业生成为本地区建筑师人力资源的核心。最先崭露头角的是1977-1979年入学的所谓“新三届”毕业生[16]。由于“文革”期间人才培养中断,国内设计院都面临技术人员青黄不接、建筑师匮乏的局面,这三届毕业生甫毕业即成为国民经济重建及城市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并迅速成为各个设计机构的中坚力量,其代表人物包括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陶郅,以及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广东省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陈雄等;他们中部分人承担起中国建筑教育和学术传承的重任,并因此成为中国建筑学科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开拓者,如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保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肖大威等;他们中还产生了一批具有高度专业技术集成的城市管理者,如余荣霭、李卓彬、许瑞生等,对广东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专业实践对专业领域的覆盖及专业实践的多样性来看,新三届“华南”建筑人广泛从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建筑教育、房地产开发、城市规划及管理等工作,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扩大了建筑教育的面向,对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如果说“新三届”尚处于“拨乱反正”的调整时期,华南建筑教育在随后20年步入教学体系逐渐成熟、学科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通过1980年课程体系调整、1981年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1年恢复五年学制、1994年纳入专业评估体系,华南建筑教育迅速实现建筑师培养的专业化和研究型人才培养的体系化。

通过该复合化的培养体系,一大批华南建筑学人高质量地完成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及学术训练,并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绩。其典型代表包括国家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倪阳,广东省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汤朝晖,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洪卫,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董事长兼总建筑师盛宇宏,冼剑雄联合建筑设计事务所总建筑师冼剑雄,广州市东意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肖毅志,源计划(建筑)工作室合伙创始人何健翔,广东省考古研究所曹劲,等等。吴庆洲、程建军、肖大威、张春阳、肖毅强、周剑云、陆琦、唐孝祥、郑力鹏、彭长歆、冯江、袁晓梅、王静、朱晓雷等则成为华南建筑众多学科方向的领军人物。在最新的学科评估中,华南建筑学科位列A-,与其他两所大学建筑学科并列全国第三,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华南建筑教育和学科发展的质量。

5 结语:面向21世纪的华南建筑学人

世纪之交,华南建筑学科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其标志性事件包括1997年11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成立、2003年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获得批准、2007年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获批成立,等等。面向21世纪,面向国家对“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需要,华南建筑学科该如何界定新的自我和新的场域?10年前,时任常务副院长的孙一民教授等提出了教学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基础,并提出了“专业基础+专业深化”的两阶段培养模式,在夯实基础的同时,通过高年级建筑设计“专门化”和导师制,训练学生开展研究型设计、培养创新实践能力,至今已建成“历史建筑保护”“城市设计”“绿色建筑”3个专门化方向[17]。这一教学改革在重新思考人才培养定位、反思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为研究性教学的开展,并为构建教学-研究共同体打开了想象的空间。

与前辈不同,新世纪华南建筑学人以更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方向、完成自身的定位。苏平、徐好好、钟冠球、宋刚、刘晓峰、李博、陈东华、靳远等青年学者或建筑师已开始收获成功的喜悦。他们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多样化的职业形态拥抱新的世纪。他们的成功暗示了华南建筑的21世纪:经过85年的发展历程,华南建筑学科通过不断沉淀、自我更新与自我完善,已成为高度完善的教育和研究系统。它不但具备整合历史经验、外来影响和地域传统的能力,还具备判断未来和预测发展的能力,更能培育并构建新的学科方向。

毫无疑问,21世纪的华南建筑学科和华南建筑学人有着灿烂辉煌的明天!□

注释

1)1958年为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城市规划三个专业,1959年调整为建筑学、城市规划两个专业,1962年开始为建筑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土木工程)两个专业。

参考文献

[1] 林克明. 世纪回顾——林克明回忆录[M]. 广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5.

[2] 彭长歆.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一个非“鲍扎”个案的形成: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的现代主义教育与探索[J]. 建筑师,No.144,2010(4): 89-96.

[3] 赖德霖.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彭长歆,肖毅强. 构建学术话语的历史:岭南建筑期刊的发展历程[J]. 世界建筑,2016(1): 34-39.

[5] 彭长歆. 现代性·地方性——岭南城市与建筑的近代转型[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6] 彭长歆,庄少庞. 华南建筑80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大事记(1932-2012)[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7] 关华山. 一位中国“现代”的建筑绅士[C]//东海大学建筑系编印. 贺陈词教授纪念文集[M]. 1995: 26-27.

[8] 肖毅强. 地域谱系:岭南现代建筑流派及其影响[J]. 时代建筑,2015(5): 64-69.

[9] 刘业. 现代岭南建筑发展研究[D]. 南京: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10] 夏昌世,莫伯治. 漫谈岭南庭园[J]. 建筑学报,1963(3): 11-14.

[11] 夏昌世,莫伯治. 粤中庭园水石景及其构图艺术[J]. 园艺学报,1964 (12): 171-180.

[12]夏昌世,莫伯治. 中国古代造园与组景//莫伯治文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7-28.

[13] 彭长歆. 地域主义与现实主义:夏昌世的现代建筑构想[J]. 南方建筑,2010(2): 36-41.

[14] 史庆堂. 陈伯齐教授[J]. 南方建筑,1996(3): 40-41.

[15]《华南理工大学》,第946期第一版,部分资料源自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6] 彭长歆,肖毅强. “新三届”华南建筑人与他们的时代[J]. 时代建筑,2015(1): 45-51.

[17] 孙一民,肖毅强,冯江,庄少庞,苏平. 厚基础、深发展、国际化——华南建筑学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城市建筑,2015(6): 53-55.

猜你喜欢

建筑系华南现代主义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建筑系图书馆
华南风采
记华南女院前三任校长
华南掠影
苏萌娜 初心不渝 情牵华南
梁思成夫妇拒绝走关系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A Paradigm of a modern city’s development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分享与开放——重庆大学建筑系馆专业教室使用情况调查及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