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胞自噬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2018-03-23高维娟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体膜溶酶体复合物

李 媛,高维娟

(1.承德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河北承德 067000;2.河北中医学院/河北省心脑血管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

细胞自噬是目前生物医学广泛研究的热点之一,它是一种由溶酶体介导的细胞内成分自我降解的过程,是真核生物中一种普遍的生命现象。在真核细胞中,自噬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起到持家的作用,例如降解胞内受损的细胞器及无功能蛋白,以此作为细胞内能量的来源,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自噬的上调出现在外部坏境的改变,如饥饿、激素失衡和氧化应激等,或者是内部需求的增加,如去除蛋白质聚集体等情况[1-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与心脏病、癌症和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据Hundeshagen等[3]报道,地高辛在治疗心衰的过程中可明显激活自噬;但在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中,自噬过度激活可诱导细胞发生死亡,加重脑损伤[4]。自噬在疾病中的作用比较复杂,因此,明确自噬的发生机制,有助于诱导自噬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保护作用。为此,本文对细胞自噬的过程及其分子调控机制进行阐述。

1 自噬的概念及分类

自噬现象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生物中,在自噬调控基因的作用下,利用溶酶体途径降解细胞内受损的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细胞内受损、衰老的细胞器,长寿蛋白及入侵的病原体等物质,被新月型的囊泡结构包裹,形成自噬体;自噬体再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而自噬溶酶体内可释放多种组织蛋白酶,对包裹的物质进行降解、消化,转变为游离的氨基酸、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为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提供必要的原料,实现细胞的循环和再利用。

哺乳动物细胞中存在三种自噬类型,根据功能和进入溶酶体的途径分为巨自噬、小自噬及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通常所说的自噬泛指巨自噬,由双层膜结构包裹细胞内容物后再与溶酶体融合;小自噬是指溶酶体膜直接内陷、包裹细胞内容物;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具有选择性,由分子伴侣识别带有特定序列的蛋白底物,再与溶酶体融合。尽管三种自噬的方式不相同,但最终都与溶酶体相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并在其内消化、降解。

2 自噬的过程

自噬是一个高度管制且具有完整周期的多步骤过程,一般分三个步骤:自噬启动阶段、延伸与成熟阶段、降解阶段[5]。透射电子显微镜是观察、辨认自噬各个阶段的最主要方法。

2.1 自噬的启动 目前,与细胞自噬相关的30多种特异性基因在酵母菌中已成功取得并鉴定,被统一命名为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telated gene,ATG)。自噬的起始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整合胞外的刺激信号,由ATG1/ULK1(哺乳动物中酵母菌ATG1的同系物)在内质网或高尔基体膜等结构上诱发,在Beclin 1-Vps34复合物的作用下,诱导自噬初始囊泡的形成[6]。虽然自噬体膜的起源尚有争议,但大部分学术研究倾向于自噬体膜来源于内质网、线粒体膜或高尔基体。而Beclin 1-Vps34复合物由自噬基因Beclin 1、Vps34(哺乳动物磷酸酰肌醇-3激酶在酵母菌中的同系物)组成,同时也引导自噬蛋白的定位。

2.2 自噬的延伸与成熟 在哺乳动物和酵母菌中,许多ATG是保守、相似的,并且通过泛素化结合到自噬体膜上。两个泛素化的共轭系统,ATG12-ATG5-ATG16复合物和微管相关蛋白质轻链3(LC3)-磷脂酰乙醇胺(PE)复合物共同作用于自噬囊泡,促进自噬体膜的延伸[7-8]。其中,ATG12-ATG5-ATG16复合物由ATG7和ATG10催化形成,LC3-PE复合物的形成过程亦与ATG7密切相关。LC3在ATG4的作用下脱羟基,生成LC3-Ⅰ,LC3-Ⅰ先存在于细胞质中,随后被ATG7及ATG3共同介导,与PE相结合,酯化形成LC3-Ⅱ;LC3-Ⅱ定位到自噬体膜上,是自噬体形成的生物学标志[9]。

2.3 自噬体的降解阶段 一般情况下,自噬体膜与溶酶体膜的融合由SNARE(膜融合事件中所涉及的小蛋白超家族)蛋白调节。SNARE蛋白包括突触融合蛋白STX17(Syntaxin17)、突触囊泡相关膜蛋白VAMP8(synaptic vesicle-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突触相关蛋白SNAP29(synaptosome-associated protein of 29kD)等[10]。STX17可以定位到成熟的自噬体膜上,通过胞质中的SNAP29与溶酶体膜上的VAMP8相互作用,启动膜的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3]。融合后,自噬体内容物在一系列溶酶体水解酶的作用下被降解,降解产物通过溶酶体透性膜转到胞液中,被机体重新利用。

3 自噬的分子调控机制

自噬的产生是由多条信号通路共同介导来完成的,其中mTOR、Beclin 1等是多条信号通路的交叉点,是调控自噬的关键因素。

3.1 mTOR通路 mTOR是进化上十分保守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属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类家族。mTOR通路是调节自噬的主要信号通路,它是多条信号通路的汇聚点,亦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条通路。mTOR可接受多种信号的刺激,在细胞生长、增殖、凋亡和自噬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1.1 mTOR复合物的组成:mTOR存在两种不同的形式:(1)对雷帕霉素敏感的复合物mTORC1,主要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凋亡及能量代谢和自噬;(2)对雷帕霉素不敏感的复合物mTORC2,主要参与细胞骨架的重组和细胞的存活。mTORC1由多重蛋白组成,其中包括MLST8(mammalian lethal with SEC13 protein 8)、DEPTOR(DEP domain-containing mTOR-interacting protein)、RAPTOR(regulatory associated protein of mTOR)、PRAS40(proline-rich Akt substrateof 40 kDa)[4]。

3.1.2 mTORC1及其下游分子对自噬的调节:自噬起始复合物ULK(UNC-51-like kinase)在哺乳动物中由ULK1、Atg13、FIP200(FAK family kinase-interacting protein of 200 kD)和Atg101组成,mTORC1通过与ULK复合物相互作用,将外界信号转化为细胞自噬特异性信号[11]。在机体能量充足的情况下,活化的mTORC1可使mAtg13和ULK1高度磷酸化,从而抑制自噬的发生。相反,当机体处于饥饿、氧化应激等状态时,mTORC1与ULK复合物分离,mAtg13迅速去磷酸化,并与ULK1结合,形成诱导自噬的复合体,诱导自噬的发生[8,12]。

3.1.3 mTORC1及其上游分子对自噬的调节:

3.1.3.1 PI3K-Akt-mTORC1信号通路:PI3K是酵母菌Vsp34的同源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可激活PI3K,在磷脂酰肌醇脂依赖性蛋白激酶1的协同作用下,激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Akt也可直接磷酸化PRAS40,使PRAS40从mTORC1解离下来,解除其对mTORC1的抑制作用,允许mTORC1磷酸化下游底物,抑制自噬的启动。活化的Akt也可直接作用于结节性硬化蛋白2(tuberous sclerosis protein 2,TSC2),抑制TSC1/2复合物,使其失活。RHEB是Ras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具有GTP酶活性,TSC2作为GTP酶的催化剂,能使有活性的RHEB-GTP转化为无活性的RHEB-GDP。磷酸化的TSC2的活性降低,使其下游底物RHEB-GTP增多,RHEB-GTP可激活mTORC1,从而抑制自噬[6]。

3.1.3.2 AMPK-mTOR信号通路:AMP激活性蛋白激酶AMPK(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是细胞内能量的传感器,当ATP/AMP比率降低或能量需求增加时,AMPK被激活,活化的AMPK通过激活TSC1/2复合物对mTORC1起到抑制作用,进而诱导自噬的发生。AMPK也可以直接作用于RAPTOR,使其与mTORC1分离,解除对mTORC1的抑制作用[13-14]。

3.2 Beclin 1通路 Beclin 1是酵母菌ATG6/VSP30在哺乳动物的同源基因,亦是最早被发现的参与自噬调节的关键因子。Beclin 1具有三个重要的结构域:BH3、卷曲螺旋结构域(CCD)和进化保守结构域(ECD)。Beclin 1可通过这些结构域与多种蛋白结合,形成复合体,作为分子反应的“平台”,可诱导自噬相关蛋白定位到自噬体膜上,调控自噬的形成与成熟[15]。

参与Beclin 1复合物组成的蛋白主要包括Vps34、UVRAG、Ambral和Bcl-2。Vps34是哺乳动物III型PI3K的一种,可与Beclin 1的ECD结构域结合,形成Vps34-Beclin 1复合体,促进自噬体膜的形成与转运。UVRAG为抗紫外线相关基因的产物蛋白,若直接与Beclin 1的CCD结构域结合,可促进自噬体的成熟,而其亚单位Rubicon与Beclin 1结合,则抑制自噬体的成熟[16-17]。Ambral是新发现的一种蛋白,对依赖Beclin 1的自噬有正面调节作用,游离的Ambral与Beclin1结合,能促进细胞自噬囊泡膜的集聚,诱导自噬的形成[18]。目前研究显示,细胞凋亡的关键调节因子Bcl-2也是重要的自噬调节蛋白,Bcl-2含有与Beclin 1相同的结构域BH3,Bcl-2可通过此结构域与Beclin 1结合,并相互作用,减弱Beclin 1与Vps34的相互作用,使其它自噬相关蛋白难以结合到自噬体膜上,从而抑制自噬的发生[19]。

由此可见,Beclin 1可在自噬体形成的每个重要阶段进行干预,这种现象是通过不同蛋白与Beclin 1结合或分离实现的。而它们的结合与分离具有一定的组织依赖性,可能跟这些蛋白与Beclin 1的结合是短暂的、相对不稳定的或只发生在特定的条件下有关。

3.3 其它分子对自噬的调节 除上述信号通路外,还有其它分子参与细胞自噬的发生。游离氨基酸可负反馈调节自噬,在机体内氨基酸充足的情况下,可抑制自噬的发生。自噬亦可通过转录因子家族中的FOXO在转录水平上进行调节,FOXO蛋白是自噬的活性调节因子,可激活多种自噬基因,如Gabarap11、Map1LC3、ATG5、ATG12、Vps34和Beclin 1等的表达[3]。此外,由于p53基因在细胞中的定位不同,可表现出对自噬调节的双重作用:细胞核内的p53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失活状态,当受外界刺激时,其丝氨酸和赖氨酸的残基磷酸化和乙酰化而被激活,活化的p53可抑制自噬的负调节因子mTOR,诱导自噬的发生;而存在于细胞质中的p53,主要通过抑制AMPK活性和激活mTOR来抑制自噬的发生[20]。

4 结语

自噬是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又十分重要的生命现象,与细胞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自噬具有与泛素-蛋白酶体相似的作用,可以降解蛋白质,达到回收再利用的目的。它们的不同点是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主要负责短寿命蛋白质的降解,而自噬则主要降解长寿蛋白,以及受损、衰老的细胞器。近年来,自噬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许多疾病与自噬密切相关,但自噬在疾病中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尚未完全清楚。细胞自噬受多种信号调控,深入探讨这些机制将为寻找调控自噬的靶点提供重要依据。正确认识自噬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利用自噬的有利因素消除不利因素,自噬通路的药理调制将是临床医生治疗人类疾病的一个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Gabryel B,Kost A,Kasprowska D.Neuronal autophagy in cerebral ischemia-a potential target for neuroprotective strategies[J].Pharmacol Rep,2012,64(1):1-15.

[2]Martinet W,Agostinis P,Vanhoecke B,et al.Autophagy in disease:a double-edged sword with therapeutic potential[J].Clin Sci(Lond),2009,116(9):697-712.

[3]Hansen TE,Johansen T.Following autophagy step by step[J].BMC Biol,2011,9(1):39-42.

[4]Wang JY,Xia Q,Chu KT,et al.Severe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induced programmed necrosis of hippocampal CA1 neurons in rat is prevented by 3-methyladenine:a widely used inhibitor of autophagy[J].J Neuropathol Exp Neurol,2011,70(4):314-312.

[5]Chen Y,Klionsky DJ.The regulation of autophagy-unanswered questions[J].J Cell Sci,2011,124 (2):161-170.

[6]Orogo AM,Gustafsson ÅB.Therapeutic targeting of autophagy:potential and concerns in treat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J].Circ Res,2015,116(3):489-503.

[7]Yu JW,Bao C,Dong Y,et al.Activation of autophagy in rat brain cells following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through enhanced expression of Atg1/pULK and LC3[J].Mol Med Rep,2015, 12(3):3339-3344.

其中系数krai和krbi的求解也可根据经济化的逼近多项式算法[13],通过Tchebyshev多项式直接得到.

[8]丁煌,唐映红,黄小平.自噬在脑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5,31(8):1048-1052.

[9]Xiong JH.Atg7 in development and disease:panacea or Pandora's Box[J].Protein Cell,2015,6 (10):722-734.

[10]Moreau K,Renna M,Rubinsztein DC.Connections between SNAREs and autophagy[J].Trends Biochem Sci,2013,38(2):57-63.

[11]Mizushima N.The role of the Atg1/ULK1 complex in autophagy regulation[J].Curr Opin Cell Biol,2010,22(2):132-139.

[12]Ravikumar B,Sarkar S,Davies JE,et al.Regulation of mammalian autophagy in phys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J].Physiol Rev,2010,90(4):1383-1435.

[14]Shackelford DB,Shaw RJ.The LKB1-AMPK pathway:metabolism and growth control in tumour suppression[J].Nat Rev Cancer,2009,9(8):563-575.

[15]Cao Y,Klionsky DJ.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Atg6/Beclin 1:a unique autophagy-related protein[J].Cell Res,2007,17(10)839-849.

[16]Itakura E,Mizushima N.Atg14 and UVRAG: Mutually exclusive subunits of mammalian Beclin 1-PI3K complexes[J].Autophagy,2009,5(4):534-536.

[17]Takahashi Y,Meyerkord CL,Hori T,et al.Bif-1 regulates Atg9 trafficking by mediating the fi ssion of Golgi membranes during autophagy[J].Autophagy,2011,7(1):61-73.

[18]Fimia GM,Di Bartolomeo S,Piacentini M,et al.Unleashing the Ambra1-Beclin 1 complex from dynein chains:Ulk1 sets Ambra1 free to induce autophagy[J].Autophagy,2011,7(1):115-117.

[19]Kang R,Zeh HJ,Lotze MT,et al.The Beclin 1 network regulates autophagy and apoptosis[J].Cell Death Differ,2011,18(4):571-580.

[20]Ryan KM.p53 and autophagy in cancer:guardian of the genome meets guardian of the proteome [J].Eur J Cancer,2011,47(1):44-50.

猜你喜欢

体膜溶酶体复合物
溶酶体功能及其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溶酶体及其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高中阶段有关溶酶体的深入分析
放射治疗专用热塑体膜打孔器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
柚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浅谈溶酶体具有高度稳定性的原因
黄芩苷-小檗碱复合物的形成规律
一种放疗恒温水箱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白杨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热塑体膜在放射治疗应用中对患者情绪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