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官场方面看苏辛人生理念之异同

2018-03-22陈伟燕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辛弃疾官场苏轼

陈伟燕

摘 要:苏轼和辛弃疾作为宋朝词坛上的领袖人物,同以豪放著称,对词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故文学史上历来以“苏辛”并称。然此二人,虽然是文学上的集大成者,却是官场上的失败者。起起落落的仕途经历,坎坷飘零的生活境遇,使得他们空有满腔抱负学识,却不能见容于当世,其人生理念反映在词作上自然有相通之处。但是毕竟苏轼和辛弃疾所处的时代环境、人生经历有着诸多不同,他们又有着不同的品性境界和人生追求,当他们把自己的遭遇和思考融于词作中时,又体现出明显的差别:苏词充斥着名士之雅,洋溢着自由浪漫,意境清新高远;辛词充斥着英雄之气,透露着沉郁苍凉之感,意境雄浑辽阔。因此,本文就以苏轼和辛弃疾的词为例,从官场方面去分析苏辛人生理念的异同点。

关键词:苏轼 辛弃疾 苏辛词 官场 人生理念

一、苏辛坎坷的人生经历及相关词作略说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世称苏仙、苏东坡,今四川眉山人,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出身于清寒地主之家,自幼聪慧,二十岁时随父亲苏洵参加科举考试即以文采扬名天下。苏轼一生历经世事,前后历典八州,行程万里。作为一名精通诗、词、文、书、画的艺术全才,这段坎坷而又丰富的人生经历使苏轼在文学创作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①,在苏轼看来,自己一生的功业不在于当什么徐州太守、密州太守,更不在于任礼部尚书、吏部尚书,而在于被贬谪的三州。我们总说逆境成就完美性格,只有经历了被贬谪之悲之痛,经历了大喜大悲之事,而后反复体悟,其旷达性格才能日趋沉稳和深刻,这反映在苏轼的词上,就愈显清旷萧散。细看苏轼现存的362首词,其巅峰之作基本上都集中在他受挫的这段日子,他屡遭贬谪的坎坷经历反而将他的词推上了词坛之高峰,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辛弃疾(1140 —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人,为南宋爱国将领、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的称号。辛弃疾生于金人统治下的沦陷区,自幼随祖父辛赞生活,深受爱国主义思想熏陶,使得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志抗金救国、收复中原。辛弃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建文人,他早年统领军队、奋勇抗金的人生经历使他的词充满了英雄气息,风格慷慨激昂、雄浑壮阔。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三仕三已、大起大落,让他收复山河、统一中原的理想一次又一次地化为泡影。从他艰辛的政治生涯中,我们可大致将其词创作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他年少成名至罢官回归带湖。前期的他壮志满怀,急欲大展拳脚,所写之词多是传达建功立业之志。而后期的他受到频繁调动的影响,让他对统治者产生失望情绪,愤懑之情渐生,不少词作开始抒发这种心情。第二个时期是辛弃疾被罢官后闲居带湖、瓢泉的岁月,他在这十八年中所作的词,数量上远超前二十年,题材和风格也趋于多样化。第三个时期是辛弃疾东山再起又遭贬谪的暮年时期,这四年多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段时光,所作之词数量不多,只有二十多首,却是厚积薄发、浑然天成之作。这些词中所表现的思想内容的变化,与他政治处境的变迁、思绪情感的起伏是近乎一致的。

苏轼和辛弃疾,一个生活在积贫积弱的北宋,一个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南宋,二人皆仕途不顺,生活亦受仕途影响,命运曲折坎坷。纵观苏、辛一生词作,都是其自身经历和情感的写照,其词虽横放而出,不拘绳墨,却别有一番美感,这既得力于他们非凡的艺术功底,更取决于他们的品性和境界。所以,王国维说:“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②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由其坎坷遭际磨砺而成,融于词中,尽显博大胸襟和旷达人生态度。

二、苏辛人生理念的相同点:雄心壮志,积极用世

苏轼和辛弃疾皆年少得志,抱着积极的心态入世,这相似的入仕经历,使他们在政治理想上颇有共通之处。

苏轼二十岁时出川赴京,参加科举考试,便考中进士,名动京城。四年后又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朝廷授予他大理評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他是怀着宏图之志入京的,有着积极用世、成就一番事业的勃勃雄心,这在他的词作《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自由》的相关语句便得以体现:“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3}陆机、陆云两兄弟是西晋著名文学家,于太康十年初入洛阳,以文采为世人所知时只有二十来岁,而苏轼和弟弟苏辙考中进士时,亦只有二十来岁,苏轼将自己和弟弟比作二陆,不仅合情合理,还充分肯定了自己和弟弟挥毫万字的才气。苏氏两兄弟欲成为尹伊那样的人,以辅佐帝王成为尧帝舜帝般的圣人作为自己的政治追求,如此艰难的事,在苏轼看来,却是胸有成竹、委实容易。初读此四句时,觉得他年少轻狂,但细细一想,也就不足为奇了,苏轼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就得到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名满天下,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自然有一种远大抱负,欲将满腹才学,报效北宋王朝。

如果说苏轼积极入世是为了“致君尧舜”,那么辛弃疾则是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是武将出身,一生以抗金御敌为其人生信念,他的很多词作皆是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较为典型的一首就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4}此词从表面来看不难理解,但细细一品味,就会发现它隐含了七八层情意。不得不说,辛弃疾实在是高明,无言的动作往往比深情的话语更能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首先,“挑灯”这一动作,点名了事情发生在夜晚,词中的这位壮士,在夜深人静、无人诉情之时,只好独自起来喝酒,喝酒喝醉了,心情依旧无法平静,便只能“挑灯”来看看宝剑,思来想去,总算是睡过去了。而刚睡过去,片刻前所想的一切,又幻化成梦境。至于梦见了些什么,作者没有明说,只是快速地切换成新的场景:梦里听到号角吹响,连着一个又一个的军营。将士们战斗情绪昂扬,军容整齐雄壮。看完上阕,我们就已经知道了词中的将军就是辛弃疾自己的化身,辛弃疾本就是军人出身,熟知军事生活,在他的词中,总是借用将领、英雄等意象,来表明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迹。再来看下阕,场景更是宏大,战马纷纷似的卢,跑得飞快,弓箭纷纷似惊雷,震耳离弦,将军率领众骑兵,飞速奔赴前线,奋勇杀敌。接下来的两句算得上千古名句,写这位将军欲替君王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以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这根本就是辛弃疾自身的写照,他自二十一岁参加抗金起义,就以此为自己奋斗的目标,爱国之心、忠君之心,跃然于纸上。然心有力,却不敌朝中小人陷害排挤,长期不得君王重用,只能发出自己成了白发老人的悲叹。当理想的高峰,遇上冰冷的现实,一落千丈,而又无力回天,剩下的就只有无尽的感慨了。当然,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想,辛弃疾从年少到年老,从清醒到梦中,依旧是怀抱着建功立业的思想,这种执着,世间恐无几人。

三、苏辛人生理念的相异点:对做官的态度不同

苏轼和辛弃疾坎坷的仕途经历使得他们的创作充满着共通之处,但毕竟两人相距一百多年,所处的时局不同,不同的背景还是造就了他们不同的人生追求。

古人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其人生追求,而要实现这一理念,则必讲究“学而优则仕”。苏轼理想人格的典范是谢安,他的理想人生是功成名就之后便返归东海,过隐士生活,由此可见,苏轼并非垂涎功名利禄之人,他对功名比较看淡,一首《满庭芳·蜗角虚名》就将他这种态度表达得淋漓尽致:“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5}此词作于何时已经无从考证,但从词中所表现的内容以及作者抒发的情感来看,应该是苏轼在受挫后写下的。开篇前三句化用《庄子·则阳》中蜗之左角与右角经常为争地而斗的典故,鲜明地表现出苏轼对功名的看法:无须为了微小的虚名薄利而忙碌不停。或许是联想到自己陷于两党之争又贬官在外的处境,苏轼不由得叹息名利得失之事自有因缘,不可强求,这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思想让他觉得世间名利的角逐如梦如幻,还不如趁着青春尚在,抛开一切束缚,自在逍遥来得重要。至词的下阕,苏轼发出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感慨:既然生命中有一半的日子是被风雨所扰,那就没有必要终日为此忧愁。愉悦的面对清风明月,物我合一,就是最好的生活状态。词尾三句充满了洒脱飘逸的闲适之感,表明苏轼终于摆脱了功名利禄的枷锁,获得了精神上的解放和超脱。世俗的功名与宁静的江南水乡生活一对比,就留下了一首具有浓厚哲理意味的《满庭芳》。

相较于苏轼对官场名利的云淡风轻、宠辱不惊,辛弃疾对事功则更为看重,他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就已经提到,自己既是爱国的,同时也是好名的,不管是生前为君王完成统一的大业,还是死后留下万事的美名,辛弃疾都想得到。辛弃疾年少就“旌旗拥万夫”,这种经历越发强化了他做官报国的思想,在他看来,如果能位居高权,就能更早地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他的不少词作都反映了自己对功名的追求,《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是其中写得比较沉着痛快的一首:“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士、君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6}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被降职,居住在上饶带湖,与曾任吏部尚书的韩元吉来往密切,此词就是辛弃疾为韩元吉祝寿而作。韩元吉和辛弃疾一样,都志在一统中原,两人惺惺相惜,此词借祝寿之名,不加掩饰地表现对韩元吉的赞赏。一起两句,辛弃疾就直接点名现状:自从高宗皇帝南渡之后,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称得上是治国的行家能手。既然朝无能手,那就首推韩元吉和自己。韩元吉曾作《十月末乞备御白札子》《论淮甸札子》向朝廷进言,辛弃疾自己亦作《九议》《美芹十论》为皇帝出谋划策。因而,论“经纶手”,非韩元吉和自己莫属。接下来四句都是针对实事而发,一是描绘了山河破碎的情景,二是指责了朝中群臣不作为的态度。由此,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只有收复中原,报效国家,留名青史才是读书人的真正事业。这几句话不仅是激励韩元吉建功立业,更传达出自己对功名的追求。过片三句,辛弃疾将他比作“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为的是要说明韩元吉有卓越的文才,并称颂他家世显贵,功成名就指日可待。其实称颂韩元吉,也是为了证明上阕中“经纶手”是实至名归。之后,辛弃疾把韩元吉比作裴度、李德裕、谢安,这三位都建立了不朽之功勋:裴度平定淮西之乱,李德裕平定泽潞之乱,谢安率领晋军大破秦军,赢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韩元吉的功劳虽然比不上前代的三位贤相,但他们在政治上失意而归隐山林的境况是相似的,作者再联想到自己,也是空有一腔抱负却不为国重用,被朝廷闲散投掷,只能寄情山林,悲愤之情油然而生。辛弃疾以东晋的典故来比拟南宋之事,其实是非常贴切的。纵观中国历史,受到外族侵略而南渡的朝代就只有东晋和南宋两个,在国情和时局极为相似的情况下,作者以此相比,无奈和惋惜之情便越发深重。最难能可贵的是,辛弃疾在愤慨之余,仍未对国事失去信念,发出来“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为先生寿”的壮志豪言,换句话说,就是金人未除,功未成名未就,无以称寿。辛弃疾一生以建功立业、功成名就为其仕途主导思想,在写这首词的时候,正是他被贬至上饶之时,但他却没像前朝之人一样,放浪形骸,纵情山水,而是将满腹豪情寄予身边好友,以求共同进步,为国效力。他一统中原、追求事功的人生目的明确,这也是其晚年虽居住于农村,可朝廷一旦需要他,他便立马出任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结语

林语堂曾说:“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而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7}苏轼和辛弃疾天赋情才、灵心善感,艺术修养全面而深厚,皆是至情至性之人,两人都怀着建功立业的抱负积极入世。不同的是,苏轼天性忠爱,自如畅达,他的个性,使他能够洒脱地看待人生中的挫折,其所写之词,更多地偏向哲学层面的人生思考,给人以行云流水的飘逸之感。而辛弃疾则天性雄放,豪情万丈,他的性格注定了他在北伐这条路上走得坎坷悲壮,其所著之词更多地表现出对人生与社会责任的担当,只能说,他的苦痛不在于报国无门,而在于英雄末路。

{1} 苏轼:《苏东坡文集》(卷十四),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版,第834页。

② 王国维:《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页。

③ 苏轼:《苏东坡全集》(卷二十七),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版,第1495页。

④ 辛弃疾:《稼轩长短句》(卷八),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97页。

⑤ 苏轼:《苏东坡全集》(卷二十七),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1页。

⑥ 辛弃疾:《稼轩长短句》(卷五),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51页。

⑦ 林语堂:《苏东坡传》,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345页。

参考文献:

[1] 苏轼.苏东坡全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2] 辛弃疾.稼轩长短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3] 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4]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辛弃疾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群书出版社,2013.

[5] 林语堂.苏东坡传[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6]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 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8] 陈弼.论苏轼积极入世的人生理念[M].常州工学院报,2007,25(2):17-21.

[9] 杨海明.从苏词看苏轼的人生感悟与处世态度[J].山西大学学报,1999(2):44-50.

[10] 徐启斌.辛弃疾人生哲学思想简介[R].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24(4):12-16.

[11] 汪大勇.苏辛词浅论[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2(4):47-52.

猜你喜欢

辛弃疾官场苏轼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辛弃疾的元宵节惹人妒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