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与经济关系视阈下文化自信的现实路径

2018-03-22白璇煜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产业

白璇煜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及和强调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新的名词,但探究其本质,其正是以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为基础而形成的强大精神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自信不是一句空谈,而是有一条清晰的现实路径。可以预见,在文化与经济互动融合的进程中,文化自信将成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中国梦的新型引擎。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与经济;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8)03-0048-03

一、文化自信从“虚”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及和强调文化自信:“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五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深刻、更广阔的认识,突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依据、文化使命和文化责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未间断,这是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点,更是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文化自信以及其基础之上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能更好地引领、保障、支撑、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同时,文化自信本身也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得以巩固、强化、提升和拓展。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自信已不仅仅是意识形态层面的抽象概念,而是从“虚”走向“实”。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不是仅仅局限于思想文化层面为自信而自信,文化自信需要具体的、现实的路径向外展示、向内内化,这种路径必须根植于现实生活,紧跟时代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力。通过这些具体的、现实的路径,将文化自信的内在力量最大限度挖掘出来,让人们通过具体的、真实的社会生活,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力量,从而将文化自信根植于心。

如何进一步实现文化自信、加强文化自信,历史的、现实的经验已经给出了答案:文化自信已不再局限于通过传统的宣传、思想教育等手段来实现,而是在文化与经济的不断互动中,呈现出一条现实的路径。这条现实的路径正在不断深化、拓展,并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力。

二、初级路径:文化服务于经济

经济与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两个重要方面,经济与文化之间关系的互动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表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本质上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改革开放后,随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級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确立,经济建设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指引下,各地为推动经济发展,集中一切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以各种文化资源作为手段,为发展经济服务的一种综合经济现象的形象概括。“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包涵丰富的内容和多种不同的形式,在90年代中期以前,“文化搭台”主要以两种形式出现:第一种形式是文化交流,即以当地有特色的文化资源、文化产品作为手段,走出去或请进来,与其他地区进行交流,以此拉近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达成经济合作的目的。第二种形式是大型节庆,这是“文化搭台”最常用的形式。一般由当地政府牵头组织,创办以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为主题的节庆活动,通过节庆活动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吸引各地客商前来洽谈投资。例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潍坊国际风筝节、大连国际服装节、青岛国际啤酒节等,这些创办早、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文化节庆,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推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是从属与被从属的关系,文化作为经济的配角出现。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来看,文化发展受制于社会物质生产状况,发展经济是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还不是很充分的条件下,要推进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的发展,必须优先发展经济,经济理所当然地要成为主角。[1]在“文化服务于经济”这一阶段,文化还不能担当独立角色,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要谈发展创新、谈文化自信是不现实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通过“文化服务于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逐渐认识到了文化的价值,意识到文化可以为经济服务,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在自觉与不自觉之中,将文化与经济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虽然人们认识到了文化的价值,但还未认识到这种价值本身的价值。文化服务于经济,这只是将中国五千年来的巨量文化价值挖掘出冰山一角,文化自信正在苏醒。

三、升级路径:文化与经济相融合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经过一轮发展之后,经济结构逐步调整,新兴经济开始出现。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迎来了大机遇、大挑战、大发展。随着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自然要随之调整,以适应新一轮的生产力发展。

无论从世界范围来看,还是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来看,其中一个共同点是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一是文化经济化趋向,即文化因素以各种各样的形式高度参与并融入经济活动之中,对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文化创造的经济价值越来越高;二是经济文化化趋向。经济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经济过程及其结果的文化趋向越来越明显,离开文化谈经济已经很难实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经济发展和政策推动下,文化与经济逐渐融合,以新的面貌在社会中展现。休闲经济、假日经济、新娱乐产业等新兴经济层出不穷,这些新兴经济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文化”分不开;传统文化类产业,如影视业、传媒业、出版业、娱乐业等纷纷面向市场寻求发展。这一阶段,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类产业逐渐发展为现代文化产业。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传统文化类产业缺少市场因素和经济因素,应该称之为文化事业;现代文化产业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文化类产业与市场经济要素融合形成的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发展的新产业。

在文化与经济快速融合之时,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国家陆续出台了各类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局面迸发。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015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7235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1%,比同期GDP名义增速高4.6个百分点,增速远高于同期GDP增长,呈快速增长态势;对GDP增量的贡献达6.5%,文化产业发展活力突显,已成为当前经济增长的亮点之一;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7%,近年来,呈稳步提升态势,在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演变中可以看出,文化已经从经济的配角转变为与经济合作共赢的“伙伴”。在文化与经济融合的过程中,文化逐步发挥出其自身独有的内生力量,经济演化出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兴经济。文化与经济同时大放异彩,为推动中国经济腾飞起到了巨大作用,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充分显示出文化自身价值的凸显。文化不再单纯地作为从属服务于经济,而是站到了舞台的中央,以其独特的姿态,展现文化魅力,迸发文化力量,产生文化价值,彰显文化影响力。文化自信通过文化与经济相融合这一现实路径,变得越来越清晰而真实,文化自信带来的外化、内化影响力有了更具说服力的基础。[2]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文明的复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塑。

四、未来路径:文化成为新经济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文化被再次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速。

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从简单融合到多种层次、多种形态的融合,由此,“文化+”的概念被提出。“文化+”是文化要素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的融合创新,推动业态裂变,实现结构优化,提升产业发展内含的生命力,是产业融合发展的高级形态。“文化+”融合方式主要分为跨行业融合和跨要素融合两种形式。跨行业融合是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初级阶段,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以“文化+旅游业”“文化+农业”“文化+房地产业”等为典型代表。跨要素融合是文化与经济融合的高级形态,是在跨行业融合的基础上的发展创新,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有“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创意”等融合模式。“文化+科技”主要是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向文化领域转化应用,加强传统文化产业技术改造,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强化文化对信息产业的内容支撑和创意提升。“文化+金融”重在打造文化投融资平台,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文化领域,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开辟新型融资渠道,创新文化消费金融产品,发挥金融创新对文化消费的刺激作用。“文化+创意”更多的是以文化为资源,以创意为手段,以跨产业为目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同时实现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3]

“文化+”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运用大融合思维、一体化思维谋求产业创新发展。越来越多形态的“文化+”出现,从跨行业融合到跨要素融合,从单一要素融合到多种要素融合,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已经由“浅融合”发展为“深融合”。

新经济社会学理論认为,文化是培育物质生产力的“软件”,文化资源不仅为经济活动“生产”现实的主体,提升经济人的整体素质,而且它还通过培植经济主体的行为习惯和为个体提供“内化价值”,从而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产生抑制或肯定的倾向来引导经济走向。经济活动的全程都“嵌入”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文化必然以制度的方式、道德习俗的力量引领经济的发展。

从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推断,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终极状态,而是随着“文化+”的不断创新,文化与经济“深融合”的不断深化。文化通过对人的精神层面影响,进而影响人的消费倾向,从而引领经济发展方向。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不可缺少的要素,在与经济的“深融合”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一些新型经济中的核心要素,正在以一种独立的新经济形态出现。文化成为新经济,这既是中国五千年来灿烂文化文明的积蓄迸发,也是文化自信所建立的新的现实基础和实现路径。文化成为新经济,短期来看,会颠覆旧的商业模式,带来新的商业模式;长期来看,文化将会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刺激产业升级,为经济增长带来更大空间。

从历史发展的最终归宿来看,社会的发展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文化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带来的经济发展新方向,必然是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经济从来只是手段,文化与文明才是人类传承的核心,这是全人类的最大财富。文化自信不会凭空而来,它根植于历史,更立足于当前。在文化与经济的不断互动交融中,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和实现路径越来越坚实而宽广,文化自信所带来的巨大力量必将成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中国梦的新型引擎。

参考文献

[1]李丽.“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错了么——一种哲学视野的考察[J].科学·经济·社会,2008(1).

[2]叶皓.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兼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J]. 南京社会科学,2010(9).

[3]“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N]. 光明日报,2015-12-25.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赵 菲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文化产业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2017,文化产业如何挑大梁?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