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美好生活而勤奋耕耘

2018-03-22朱朝安周继法谢继金

茶叶 2018年3期
关键词:茶场茶园茶叶

朱朝安,周继法,谢继金

(1.临海市羊岩茶场,临海 317034; 2.台州市经济作物总站,椒江 318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包含物质、精神和生态等诸层面。羊岩茶场作为省农业龙头企业,要勤奋耕耘,驰而不息,持续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企业的根本追求和义不容辞的职责。结合茶场40多年来的茶叶产销实践,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1 始终把提供优质茶产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

40多年来,我场坚持不懈地发展生产、提高茶叶产品质量有目共睹,成效显著。如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600多亩梯级茶园成为台州地区重点茶叶生产基地,过去每年生产的4~7万公斤大宗炒青全部投售给供销社收茶站,收购价高出全县平均水平的10%~46%,是精制茶厂格外看重的“味精”原料。如今名闻遐迩的羊岩勾青,作为支柱名优茶畅销全国30个省市区,年产值超亿元。这是茶场始终严把质量关,牢牢套上相应“紧箍咒”的终极结果。全程严格按照羊岩山牌茶叶系列标准Q/LYC 0001S、Q/LYC 0002S,绿色食品认证、SC认证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升级版而循规蹈矩施行,竭力打造羊岩山牌精品茶叶。锲而不舍,实至名归。早在1999年“羊岩山”牌茶叶质量经原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检测审评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0年以来企业及产品分别获得省以上奖项100次和147 次。2001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王家扬挥毫赞颂“江南第一勾青茶”,200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茶所研究员陈宗懋现场考察题词“羊岩勾青,香高味醇,实乃华茶之极品”,2011年羊岩山茶叶品牌价值跻身全国茶企业百强,2013年“羊岩山及图”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2018年品牌价值升至2.10亿元,且成为全国茶叶行业质量领先品牌。

2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实现茶产业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发展

建场伊始,茶场职工就自觉不自觉地以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着。如在建新茶园时将荒坡地开辟成石坎等高梯级茶园,以利于水土保持保存肥力。在肥培管理茶园时多年来逐渐减少化肥用量,早在1984年10月就在海拔750米的山地黄坭砂土茶园套种大荚箭舌豌豆。当年冬季严重干旱、连续冰冻条件下,大荚植株高达85厘米,亩产鲜草706公斤埋园,产生了明显的护茶肥茶的效果。此后茶场连续多年套种,持续改善茶园微域环境。同时按照茶园产出侧重施用有机肥(饼肥为主)复合肥以改善土壤质地增进茶叶品质。在茶树植保上,摸索出羊岩山茶园主要害虫茶小绿叶蝉的有效防控办法,坚持每年春茶结束后深修剪,将茶树枝叶铺覆行间抗旱防冻,最大限度地压缩害虫的滋生繁衍空间,有效控制为害,尽量不喷或少喷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从源头上减少“农残”。1994年以来,茶叶每年送(抽)国家有关部门质量检测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在茶叶炒制方面,茶场面对炒茶(大宗炒青)用煤量大、费用高且带来环境不利影响,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便摸索出有效的节煤方法,使每炒制500克干茶的煤耗从1050克下降到850克,节煤19%,并一直坚持下来。其主要措施是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培训传承炉工和用黄泥浆水拌煤混烧。自生产名优茶后,凡能用电做热源炒茶的尽量改之,去年又将耗煤量多的杀青、烘干车间改造为新型绿色环保生物质颗粒燃料,省工且加料自动化,温度基本稳定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

美好生活离不开美丽环境。在产业绿色发展的同时,借助于羊岩山优越自然生态环境,2009年携手市旅游公司成立了羊岩山茶文化园有限公司,投资近亿元打造了茶叶为主题生态为基础,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文化展示、科研科教和销售等功能为一体,溶游览、餐宿、购茶于一炉的茶文化园区。景园映衬,相得益彰。2011年沪苏浙皖旅游局评选本场为“长三角城市群茶香文化体验之旅最受欢迎的示范点”、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羊岩山茶园被原农业部认定为中国美丽茶园。2013年以来,美国、日本、印度和肯尼亚等国家的70来位茶学专家、高级经贸官员莅临茶场指导考察。2017年茶文化园旅游50万人次,相关产业收入达3000多万元。

3 完善产品售后服务,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不断提升“羊岩山”牌茶叶美誉度

早在2003 年茶场就建立了产品质量可追溯及问题投诉制度,每年参加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和“质量月”(9月) 的“质量和服务诚信承诺”活动,并在《市场报》、《中国消费者报》和《中国质量网》等多家媒介上作出质量承诺,提升 “羊岩山”牌茶叶美誉度和顾客忠诚度。2014年场长被评为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工作者,2015年以来茶场连续被授予全国质量诚信标杆典型企业。

4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茶场与职工的和谐劳动关系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也是职工创业创新的助推器和美好生活的润滑剂。茶场坚持以人为本,在建立健全职工岗位责任制搞好生产经营管理的同时,努力改善职工生活,以充分发挥全体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创业创新潜能。如精神层面组织职工学习时事及有关国家方针政策等,物质生活上尽可能满足职工需求,每人都有如家式独立宿舍,尤其1999年起就给每个职工缴纳了养老保险金,消除了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大家以场为家,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此外,对远道来的采茶工以情相待,提高人性化服务水平,从不拖发工资,有实际困难者还可预支,生产生活中尽量给予方便照顾,如新采工宿舍里按床铺垫,每间装配电话及多台IC卡。食堂免费搭伙,人数多外省采工可供另灶开火。场部设日用(食)品小卖部,夜间可在会议室收看电视及广场28平方米LED视屏的节目,茶场值勤人员搞好夜间治安值班,近三年对采茶出色的150名采工给予精神加物质奖励等等。多年来河南、江西和贵州等省采工每年按照茶场通知及时上岗,羊岩从未遇到过采工荒。

5 主动帮助并带动周边农民增产增收,走共同富裕之道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全国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省骨干农业龙头企业作用,联结带动周边万余农户增收,且以一带十激励邻近茶农加强茶园培管和精心炒制茶叶,使1.2万余亩茶园每年增收1680余万元。同时茶场每年支付采工费3000多万元,解决了部分农村富余劳力的出路。

茶场主动作为,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近四年来为所在地河头镇的道路建设、亮化工程、教育事业及贫困户捐资达620余万元。

40多年来,羊岩茶场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取得了可喜成绩,为满足市场需求和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自己的努力。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要求、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还存在着不少差距。诸如老职工陆续退休,期待着有志于献身茶产业的年轻现代农业经营者的加入;羊岩勾青鲜叶采摘仍以手工为主,采工缺、成本高的隐忧一直萦绕在心头;真正能在生产上大面积使用的绿色农药、绿色肥料,亟待解决;茶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担心产品库存之忧难能解除。这些都有碍于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我们将认真面对,在今后逐一认真加以解决;同时热切希望相关科技部门协同努力攻关,使茶叶这一健康饮料成为人们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增填光彩。

猜你喜欢

茶场茶园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香喷喷的茶叶
茶场劳动用人合同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因为一个镇 爱上一座城 古茶场文化小镇的一缕风情
论茶场劳动合同管理及法律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