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视角下渝东南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2018-03-22程燕蓉

茶叶 2018年3期
关键词:东南地区茶园茶文化

王 丽 程燕蓉

(1.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重庆 409000; 2.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 409000)

1 前 言

渝东南地区具有天然优越的生态环境、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浓郁淳朴的民族风情,历来以旅游产业作为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重庆乃至国家重要的生态旅游示范区[1],该区更是茶叶种植与加工、茶文化起源与发展的重要基地。目前,以茶叶种植基地为载体,将茶文化资源融入到旅游体验中的茶文化旅游模式逐渐成为渝东南地区旅游发展的新方向[2]。但限于新兴茶文化旅游模式不成熟、不完善,在快速发展的国内外旅游产业中,竞争实力逐渐弱化。近年来,国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各民族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应用,延伸开发具有区域性、民族性和市场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将非物质文化以新视角、新思路、新形态融入到渝东南茶文化旅游模式中,促进该区茶文化旅游模式体系化与成熟化的同时,实现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效保护。

2 渝东南地区资源开发价值

2.1 旅游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渝东南地区,地处四川盆地的东南部大娄山和武陵山两大山系交汇盆缘山地,在渝鄂湘黔三省一市结合部,辖石柱、秀山、酉阳等六区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重庆市土家族苗族集聚区。该区共有旅游资源单体1780个,资源丰富、古迹众多、特色鲜明,以“地文景观”为主的自然资源单体数占56.9%,以“建筑与设施”为主的人文资源单体数占43.1%,已开发出三类主题路线区、五大主题旅游区即大仙女山休闲度假区,乌江画廊、武陵山乡、黄水公园生态旅游示范区,边城古镇旅游扶贫试验区,构成以生态山水峡谷为基调、岩溶地质奇观为亮点、民族民俗风情为内涵的旅游资源基础。目前,渝东南地区已拥有世界自然遗产1处,国家级资源区25处,省(市)级资源区24处,整个渝东南被誉为“中国旅游第一走廊区”。

2.2 茶文化资源种类丰富多样

首先,茶叶种植面积广阔,覆盖渝东南。阳光充足、空气湿润、山川秀丽等适宜的生态环境,使得茶叶种植基地覆盖整个渝东南。近年来,渝东南以打造“武陵茶都”为目标,茶叶产业发展迅猛,茶区面积30余万亩,茶叶产量6000余吨,实现茶叶产值几十亿,发展茶叶公司50余家、合作社60余家,覆盖农户约5万户,涉及石会镇、峨溶镇、洪安镇等近25个乡镇,茶叶产业示范基地(规模在500亩以上)也在武陵仙山、白马山、桐梓山等30余处加快推进,茶叶成该区特色效益农业,该区也将成为重庆最大茶产业综合示范区。其次,名优茶类众多,享誉全中国。传统名茶“猛洞茶”、“平邑茶”、“尖山茶”、“钟灵绿茶王”、“天尺碧芽茶”等,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已被列为“贡茶”。新兴名茶,如“宜居茶”的传统制茶技艺入选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蜀桐牌“武隆高山茶”在第十二届“中茶杯”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黔江“珍珠兰花茶”也成功入选了重庆十大名茶。最后,茶风茶俗独具民族特色。千百年来,茶已经成为渝东南土家族和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

土家族最崇拜的民族首领“八部大王”,被认为是茶的化身,土家人更视茶为民族图腾。 “四道茶”与“打油茶”是渝东南少数民族款待远方贵宾的最高礼节。“舅爷茶”和“拜茶”的婚嫁茶俗与“设茶盏、祭茶神”的祭祀茶俗早已渗透到土家族人、苗族人婚丧嫁娶的重要人事活动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是渝东南少数民族日常“吃茶”生活的真实写照。《采茶歌》、《阳雀采茶》、《茶号子》等千百首“茶歌”是勤劳智慧、能歌善舞的土家人与苗家人在播种茶籽、培植茶苗、采茶制茶等的茶事劳动中创造而来的[3]。

2.3 非遗文化极具民族特色

渝东南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总结、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带有浓厚的本土文化色彩,展现了该区极具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特色[4]。自2006年至2014年,由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渝东南地区就有11项,约占重庆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总和的27%。自2007年至2016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1项,渝东南地区有112项,约占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总和的22%。渝东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主要集中在传统技艺(共41项)、民间音乐(共31项)、传统戏剧(共10项)、民间舞蹈与民俗(各9项),分别占渝东南地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的37%、28%、9%、8%、8%。传统技艺如土家族吊脚楼营造、西兰卡普(土家织锦)制作、濯水石鸡砣土陶制作等;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如梅子山歌、秀山民歌、酉阳民歌、土家族摆手舞等;传统戏剧与民俗如濯水后河戏、石柱土戏、哭嫁等,处处体现了当地独具民族风情的非遗文化特色。

3 渝东南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3.1 基础条件受限,缺乏配套设施

渝东南地区山地多,平地少,用地条件较差;受地质地貌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茶园有多处高山或梯田,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茶园单体面积较小,难以规模化种植。传统茶园由于历史的原因,园内的基础交通建设滞后、路径等级及密度低、“断头路”多,园外的交通衔接及路网结构不合理。茶园内部的水电、环保、安全、救援等基础设施保障度低,茶园附近的风景园区、美食街区、娱乐休闲区及民宿休息区等配套服务欠缺。

3.2 资源开发不够,缺乏文化内涵

渝东南地区的茶文化旅游基本限于游园赏茶、品茶观艺、买茶促销等初级活动,茶文化内涵的融入浮于表象,内容不新颖、特色不鲜明、氛围不浓郁,并未深度挖掘采茶制茶、茶歌茶舞、茶点茶饮、茶艺茶道、茶风茶俗等茶文化资源,特别是与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的创新应用。茶文化旅游模式的开发拘泥于传统的观光游览式或休闲娱乐式,忽略游客的参与性与体验感,相关副产品或衍生品也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3.3 资源整合不足,缺乏集聚效应

目前,渝东南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从整体布局与长远利益出发,缺乏资源的综合应用[5],在实施“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方面,只是针对单方面需要进行片面化设计,没有形成统一化、规模化、成熟化的产业链[6],缺乏集聚效应。区域合作不够深入,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较为分散,多数资源单体规模不大,精致度不够,震撼力不强,开发的广度、深度、关联度都还处于简单模仿的层次,致使小规模、近距离、雷同性的茶区、景区、街区重复建设,造成个性特色缺失、吸引力不足。渝东南地区拥有百余项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几乎没有将其作为资源热点和旅游亮点融入到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降低了非物质文化在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价值。

4 非遗视角下渝东南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路径

渝东南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茶文化产业是基础,旅游元素是关键,非物质文化的融入是亮点,依据各地特色,整合各方优势,寻找最佳契合点,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突出非遗,互促共生”的一体化发展模式[7],该模式的推广将整合旅游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彰显民族特色、营造非凡体验、提高产业效益,从而实现多元共赢。

4.1 完善基础建设,整合产业体系

茶文化旅游模式在经营构建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综合型活动,通过拓宽产业体系、综合多项资源,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产生新的经济价值。

4.1.1完善基础与配套设施建设 完善茶文化旅游区的水电卫生、绿化美化、网络通信、安全救援等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特色的风情餐饮街、民族购物街、民宿社区、休闲娱乐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等配套设施,注重设施建设的差异性和规模性。对传统茶园进行升级改造,以及新建茶园的专业设计,建设新的茶旅体验示范园区,如选择千亩高山台地连片茶园,对茶园林木、花果配置、道路格局等进行生态化、景观化改造,增设凉亭、长廊、湖水、步道等景观。加强茶文化旅游带生态环境的美化、品质工程的实施、文化氛围的营造、深层体验的融入,满足茶文化旅游中观光、休闲、娱乐、体验、生态等多种旅游模式的基础需求。

4.1.2整合线上与线下产业体系 互联网在信息发布与交互、资源分享与交易上的无边界特质,使其具有信息发布成本低、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覆盖范围广、消费者自主搜索便利、交易活动线上同步完成等诸多优势。因此,应当建立信息资源数据库,搭建区域旅游资源信息平台,开发旅游信息网络推广,进而实现旅游产业链网络化。另外,强化“一区五县”内部的互促互补联合,通过跨区县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网站建设、线路组织等方面密切协作,相互推介,共同塑造渝东南地区旅游总体形象,促进旅游产业各要素建设及跨行业整合,拉长区域旅游产业链条,发挥产业联动效应。

4.2 深挖文化内涵,实施品牌战略

深度挖掘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重点突出茶文化,切实关联非物质文化,将以上文化资源适时融合和体现于旅行的关键环节,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协作机制、促进良性互动。

4.2.1深度挖掘土家族、苗族文化 立足市场需求,挖掘、梳理、嫁接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精髓,并注重生态化、民族化、时尚化等元素的体现。饮食文化方面,将渝东南土家族、苗族人民的特色饮食如绿豆粉、苞谷饭、酸醡肉、罐罐茶、糍粑、合渣、砸酒等,以“天然有机、绿色健康、民族民风”为主题,呈现于民族风情美食街区,并创新开发武陵山珍系列、乌江水产系列等具有民族特色的系列宴席。节庆文化方面,将踩鼓节、牛王节、六月六、姐妹节等节庆活动,适时演绎于旅游文化街区,重点开发武陵山民族文化艺术节、阿依河苗家文化漂流节、土家摆手舞文化节、花灯文化节。历史文化方面,将渝东南地区的六大核心古镇如龚滩古镇、龙潭古镇、洪安古镇、濯水古镇、黄水古镇、西沱古镇的建筑遗风、革命遗址、名人遗迹等进行精心设计和历史还原。另外,富有土家族、苗族特色的宗教信仰、婚丧嫁娶、工艺服饰、歌舞艺术、边乡边城等文化元素均可系统收集和整理,在此基础上创新编排出富有表演性、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民族性的文化旅游项目。

4.2.2深度融合茶文化资源 依托渝东南地区特有的茶区茶乡、茶具茶点、茶俗茶礼、茶诗茶词、茶歌茶舞等优势资源,开发采茶制茶、赏茶品茶、谈茶论茶、唱茶歌、跳茶舞、做茶诗、填茶词、观茶礼、习茶俗等一系列茶事活动[8]。在进入茶园前,对游客宣讲该区的名山茶园、名人茶史、茶风茶俗等风土人情;在茶园观光区,讲解茶园设计与茶叶习性等基础知识;在茶园体验区,体验茶叶采摘、制作、包装等加工过程;在茶园休息区,学习赏茶、泡茶、品茶,谈论茶事茶趣;在茶园娱乐区,食茶点、听茶歌、赏茶舞、学茶艺、观茶礼等,让游客从视觉、听觉、嗅觉到味觉,得到一种全方位、立体式的茶文化熏陶,实现深度体验[9]。

4.2.3创新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首先,收集、整理和凝练渝东南地区国家级、市级12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内容构成、文化特征、传承模式、社会价值等特色元素。其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元素与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并轨化设计,创新应用于茶文化旅游之“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饮食方面,黔江斑鸠蛋树叶绿豆腐、土家倒流水豆腐干、辛家老店豆腐乳、黔江牛肉脯、彭水灰豆腐、郁山擀酥饼、火炉药膳羊肉、彭水米花等“非遗”美食,以“舌尖上的非遗”展现于旅游饮食中。娱乐方面,苗族民歌、后坝山歌、石城情歌、鞍子苗歌、诸佛盘歌、高台狮舞、平桥耍龙、土家族摆手舞等“非遗”歌舞,精心策划于旅游娱乐活动中。购物方面,将秀山金珠苗绣、彭水苗绣、龙凤花烛、苗族银饰等“非遗”手工艺品,创新设计于旅游工艺品制作中。住宿方面,休憩于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吊脚楼,定会被它依山傍水且悬吊半空的建筑风格所震撼。濯水后河戏、石柱土戏、余家傩戏、面具阳戏、苞谷灯戏等“非遗”传统戏剧,中塘向氏武术、上刀山等杂技与竞技,凤来大石箐香会、秀山苗族羊马节、哭嫁等“非遗”民俗,以匠心独运的方式注入到茶文化旅游活动中,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茶文化旅游中的生命力。最后,依托当地政府在渝东南核心茶文化旅游带上,创建市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0],实现非遗的长效保护和应用。

4.2.4努力打造优质品牌、发挥品牌效应 围绕“世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特产地理标志”、“中华老字号”等品牌,结合地方民族民俗、区域历史文化、旅游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是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支撑。目前,渝东南地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1处,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3项,传统特产地理标志产品与中华老字号产品也在逐年增加。“珍珠兰茶”、“宜居茶”、“藤茶”三大产品体系,不仅入选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成熟的发展体系,如果以上产品成功申报“传统特产地理标志”或“中华老字号”品牌[11],可实现多元品牌效应,打造知名品牌。依托茶文化节、茶文化博览会中采茶制茶、茶艺表演、茶王评选等一系列体验性、参与性、比赛性的现场活动,进一步弘扬茶文化,塑造茶品牌,提升知名度。

5 结 语

渝东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底蕴深厚的茶文化资源以及极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将渝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展现于当地的茶文化旅游产业中,从完善基础建设、整合产业体系、深挖文化内涵、实施品牌战略等方面,构建了“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突出非遗,互促共生”的茶旅一体化发展模式,在助力渝东南旅游产业和茶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效保护。

猜你喜欢

东南地区茶园茶文化
第18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高一)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第16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茶文化的“办案经”
第17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第15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