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制双向细目,提升小学英语教师学科素养

2018-03-22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细目纸笔双向

◎ 林 玲

纸笔测试作为评价的重要形式一直在教育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命题偏差,不能较好地体现课程目标及课程基本理念;命题内容偏向识记知识,影响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命题走“套路”,不能较好地把握测试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等一系列问题也始终存在命题过程中。

笔者以小学英语(牛津上海版)四年级第一学期Module 1 Unit 2 Abilities纸笔测试双向细目为例,阐述研制双向细目的原则和具体措施。

一、依据《课程标准》,把握命题原则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终结性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因此,结合4A Module 1 Unit 2 Abilities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遵循如下命题原则:

(一)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

考查学生能够根据不同要求运用核心词汇,例如背记单词,在语境中了解词性、词义,特别是形近词、音近词的辨析;又如根据任务,在语言情境中运用单词,完成交际任务。

(二)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

《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学生通过学习,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编制纸笔测试内容时,针对这四项技能,结合单元学习目标,在“语篇”这一主题模块中,我们加入了对话形式的语篇,凸显语言的交际功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习得表达。

(三)重视综合能力的发展

《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和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因此,在编制纸笔测试时选择了学生喜欢的电影人物超人和蜘蛛侠。既贴近学生生活,又渗透了跨文化的意识。学生通过阅读对话,提炼关键信息,并根据所提炼的信息完成表达任务,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增强文化意识。

二、对照《基本要求》,构建命题蓝图

近年来,我校一直着眼于“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双向细目评价细则—试卷研制—诊断分析是否达成单元或学期目标,从而调整教学策略”一体化思考。其依据是《上海市小学英语学科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和《小学中高年段英语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指南》(以下简称《评价指南》)。因此在命题前,必须先研制双向细目。

双向细目的制定是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之间的关联表,它有助于教师把握内容的覆盖率、避免评测内容的偏离,规避评测内容的重复,体现知识技能的掌握度。而每项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也通过双向细目加以体现。比如,研制4A M1U2 Abilities这一单元双向细目时,通过评价内容、评价纬度、评价题型和评测点这四项指标,将这个单元进行了细目研制(见表1)。

表1 4A M1U2 Abilities 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以《基本要求》为纲,研制该单元的双向细目,就有了框架和依据。为此评价的维度定位为理解,在此次单元试卷研制中,评价题型定为:①读句子,选出正确的内容;②根据要求,改写句子;③根据中文情景,写出相应的句子。主要观测学生是否理解can引导的各种句型,能根据不同的要求正确转换语态(见表2)。

表2 4A M1U2 Abilities双向细目表之情态动词can

当然我们在研制双向细目的时候,必须遵循7∶2∶1的试卷难易度比例,将此张卷子难易度比例设置为:基本题27档,占73%,变式题7档,占19%,综合运用题3档,占8%。此外,要求命题教师在研制细目时,要对每一部分的正确率有一个预估,比如:语音和词汇的正确率预估为85%,词法90%,句法和语篇为80%。设定这样的难易度比例及各分项正确率的预估,旨在让每个孩子都能信心满满地进行英语学习和诊断,更方便教师能科学地分析自己的教学质量、存在问题,能及时调整策略,修正教学行为,提升学业质量。

三、聚焦学情分析,调整分项指标

《基本要求》和《评价指南》提出:“将学生的英语学业成果能力分为语音、词汇、词法、句法和语篇五个主题模块,每个模块都有不同的评价内容和观测点,以语音模块为例,进行学习水平分析(见表3)。

表3 “语音模块”学习水平分析表

笔者认为,语音主要通过上课时过程性评价、口试等表现性评价进行测试,但纸笔测试中也要考查学生的读音规则。由于四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是通过自然拼读法或模仿进行的,音标教学还没开始。因此,对音近词的区分、读音辨析题等错误率较高。因此,我们对校本化评价标准进行了适度调整,将原本答对90%题目以上为A档;答对80%题目为B档;答对60%题目以上为C档;答对不足60%题目的为D档的标准各下降5%。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也能激发每个孩子的学习兴趣,更能提升教师教学积极性,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具体内容见表4。

四、统计测后数据,改进教学策略

我校四年级共有5个班级,在完成4A Module 1 Unit 2 Abilities的纸笔测试后,我们对5个班学生在语音、词汇、词法、句法、语篇5个主题模块的能力评价值进行了统计,我们发现:虽然班级之间有差异,但是语音模块,即使预估值没有下降5%,数据统计结果也非常令人满意,这也显示出该年段教师结合各单元Learn the sound板块每天课前5分钟的语音学习非常有效。但我们也意外发现,语篇模块的数据统计结果与预估值差距较大。也就是说,学生在对话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弱。在翻阅了学生的具体错题情况后,我们发现,学生错误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完全找不到信息,而是在提炼信息、书写词组等环节出错概率高。如在书写swing between buildings这一词组时,会漏写s;又如摘录词组时,很多学生只能抄写文中找到的词组helping people,对于词组要写动词原形这一点不够明确等。由此可见,我校在基于单元整体设计下的“一篇带一篇”(10册校本语篇手册)课堂实践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是有帮助的,然而关注英语书写规则等这些细节问题也应渗透于教师的日常教学中。

表4 小学四年级英语语音纸笔测试评价标准表

研制双向细目,是编制纸笔测试的指南,它实现了“教”“考”融合,有效提高纸笔测试的信度与效度,使得纸笔测试编制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提高考查内容的覆盖率而避免重复率。

研制双向细目,要求教师做到心中有课标、有《基本要求》、有教材,更要有学生。我校教研组则是通过制定基于单元目标、单课目标和序列目标的系列双向细目表,帮助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化,改变教师教学诊断行为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使学校教学质量链站立了起来。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培养,学习品质得以提升。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冯帮,刘申. 等第制评价:一种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方式[J]. 基础教育研究,2015(3).

[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上海市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细目纸笔双向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无纸笔”闯关,乐翻天
双向细目表在财会理论复习中的运用
降低寄递成本需双向发力
用“双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双向细目表统领高三地理复习的教学实践研究
如何编制初中数学总复习双向细目表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转载细目
完善刑事证据双向开示制度的思考
单宝塔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