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的编写与运用

2018-03-19杨长兵

甘肃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编写导学案运用

杨长兵

【关键词】 导学案;编写;原则;运用;

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3—0069—01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那么,课堂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够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教育目的?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为学生能够通过设计的导学案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因此,编写导学案的第一要求就是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此前提下寻求一些好方法。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导学案编写的基本要求及原则

1.导学案编写的基本要求。关于导学案的编写,从量上采用一课一案的形式,将不同课时分配给备课组内的各个成员,提前准备。然后由备课组集体讨论,通过主备人修改后集体使用,提前发给学生。本着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的想法,在导学案设计上实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递进化。问题的设计要低起点、小台阶,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同时要防止把导学案变成“问答化”、“习题化”。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既要源于课本,又要体现层次性,照顾到各类学生。设计的问题对知识有所深化和拓展,实现逐步递进,先易后难。

2.编写导学案的五个原则。(1)课时化原则。在教学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问题化原则。怎样设计问题呢?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②问题不易太多,太碎;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3)参与化原则。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4)方法化原则。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在课堂教学中应逐渐渗透各种方法。(5)层次化原则。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性。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

二、编写、使用导学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一節课成败的基础,它能体现教师的支架作用。使用时要求教师语言简练,开门见山,直击要点。作为教师,要清楚知道何时点拨,点拨什么内容(易错知识点、易混知识点、方法、规律、知识结构、注意事项、拓展等等)。

2.导学案是为学生服务的。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导学案中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增加“加油站”、“温馨提示”、“友情链接”等补充说明、信息提供、方法指导的栏目。

3.应根据不同的课型编写不同的导学案。如,新授课中的预习性学案、复习课中的检测性学案、试卷分析课中的学习诊断性学案、专题性研究学案等。

4.在导学案编写中多加入一些激励的话语。如,“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温馨提示:比比看,那个小组办法多”等等。也可以在导学案的页眉上写上学生自逸警言或格言,或学生座右铭。

5.课后反思,不断完善。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况。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采用个别辅导的方法单独解决,如果是大面积上的问题,则在下阶段要强化训练此知识点。(2)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3)知识点的训练程度与知识点的难易度是否匹配。(4)某个教学环节失误的原因是重、难度把握不当,还是对学生指导点拨不到位。(5)某个教学环节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等。总之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要在不断反思中完善自己。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编写导学案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五年一贯制大专阶段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