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教师怎样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

2018-03-19陈方琴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8年2期
关键词:保育员保教班级

陈方琴

班级是幼儿园的基层组织,是实施保教任务的基本单位。它是由孩子、老师、保育员及家长组成的共同体。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一定是大家所向往的,班级中的孩子活泼大方,保教人员认真负责,家长积极配合。但在幼儿园实际情况中,经常会有不和谐的音符出现。走过个别班级时,不经意间经常能听到老师在大声地训斥孩子,班级中的两位老师经常为一点点小事闹矛盾了,保育员和教师之间合作不好需要重组,家长到园长室来告某某老师的状了……班级中无论哪一方出了问题,气氛都会变得异常紧张。实践证明,和谐的精神环境能让人心情放松、精神愉快、心理健康。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也是“班级微文化”建设之一,作为班级中的老师,处理好与孩子、同班老师、保育员、家长这四者的关系,才能把班级经营成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让孩子学得开心、家长觉得放心、老师倍感舒心。

一、建立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爱关系

2016年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注重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保持幼儿积极的情绪状态,让幼儿感受到尊重和接纳。爱是相互的,孩子能充分地感受到老师的爱,老师爱孩子,孩子也一定爱老师。

(一)用心讀懂每个孩子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老师要花时间耐心地去读懂他,了解不同孩子的个性。虽然班级中总会有调皮捣蛋的孩子,但我们也要降低自己的音量,不简单粗暴地指责幼儿,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出其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和风细雨地对孩子进行教育、指导和帮助。

案例:喝生水会肚子疼的……

自然角里的兰花开花了,老师和小朋友都非常开心,经常去看它、闻它,可是没过几天,花掉了,叶子也慢慢地变成了黄褐色,大家都觉得很纳闷。吃点心时,自然角里传来了一阵哭声,阿姨指着哭泣的嘟嘟问我:“你猜猜他在干什么坏事?”看着嘟嘟手里的茶杯,还有兰花盆里冒出的热气,我很快就明白了。看着一脸惶恐的嘟嘟,我并没有责备他,还表扬起他:“嘟嘟可真懂事,知道兰花渴了,在给它喝水呢,可是为什么要给他喝开水呢?”嘟嘟止住了哭声低声说:“老师说过小朋友不能喝生水,会肚子痛的,要喝开水,兰花也要喝开水。”这就是孩子的思维逻辑呀!这看似不合乎情理的行为背后却有着孩子独特的理解。于是,我们开展了“植物能喝开水吗?”这一话题的讨论。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要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教师不妨蹲下来平视孩子,从孩子的高度看问题,倾听他们的心声。这样不但拉近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更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亲密感。

(二)一视同仁关爱每个孩子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就是这样一个神圣的职业,一个班几十个孩子,教师要一碗水端平,不偏爱。每个孩子都需要老师的爱,教师应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老师的爱,这样才无愧于老师的称号。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利用各种机会主动亲近各个孩子,和他们建立起感情。我们班里的孩子一个个都是小麻雀,围着我问这问那,也愿意和我分享他们的小秘密,小惊喜。

案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曾经有一名特殊的孩子叫慧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智力障碍,说话、动作迟缓,经常大小便失禁。生理上的缺陷,让他变得更加沉默胆小了,常常流露出一种自卑的眼神。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喜欢他,并与他交朋友呢?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这一切:盥洗室里,一条小毛巾掉在了地上,许多孩子都从毛巾旁边走过,但却没有一个人将它捡起来,其中一个孩子不小心还踩到了毛巾,慧星看见了,他捡起了小毛巾,用手抖了抖,拍了拍,把小毛巾挂回原处。这时,我轻轻地走过去,摸摸他的小脑袋说:“嘿,你真棒,做得真好!”他开心地笑了,笑得那么甜,那么美!活动后,我将盥洗室里发生的事编成一个小小的故事,说给孩子听,并请大家猜猜,老师说的到底是谁。当大家把赞许的目光投向慧星时,他那双柔弱的眼睛里流露出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别的小朋友也都主动前来和他一起玩,和他亲热了。

二、建立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助关系

每年暑期过后,最牵动老师的心,人事调动、新班级的建立,势必会产生新的组合。一旦组合成功,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两位老师就会在一起朝夕相处三年,从小班一直带到大班毕业。一天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会和你的搭班老师一起度过,两位老师要学会与人相处,两人相处得好坏不但影响到工作质量,也影响到工作的幸福指数。因此,两位老师在共事的过程中,要学会做到以下几点:

(一)换位思考,相互理解

要想别人怎样对你,你首先要怎样对待别人,这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黄金法则。人心都是肉长的,有付出才有回报,一个班的两位老师在一起不斤斤计较,相互关心,其乐融融。十年修得同船渡,有缘才会在一起共事,彼此都要珍惜能与对方一起工作,只要像经营自己的家庭一样去经营自己的班级,一定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

案例:我也想照顾你

杨老师和吴老师被分到了小二班,杨老师已经结婚并有一个女儿上幼儿园,吴老师还没有结婚,所以吴老师对有孩子的杨老师特别照顾,每天早上基本上都是小吴老师抢着上早班。到了中班,小吴老师结婚了,婚后不久怀孕了,杨老师对小吴老师甚是照顾,粗活重活杨老师都包了,两位老师愉快地搭班了三年。眼看就要大班毕业了,按以往的惯例,老师都会重新组合。这时的小吴老师找到了孙园长,要求仍旧与杨老师组班,因为二胎政策开放,杨老师马上要计划怀孕,之前杨老师在她怀孕的时候如此照顾她,她非常感激,所以她想小班继续与杨老师搭班,好好地照顾杨老师。

(二)齐心协力,合作共赢

互相搭台,好戏连台。在我们幼儿园,每个班级没有班主任和配班老师之分,两位老师都是班主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园内教师的比赛很多都是两位老师合作的,比如教师礼仪绘本制作、幼儿游戏评比、两栏一角(家园联系栏、作品栏、自然角)评比,从查阅资料、创意设计、搜集材料,到精心制作、完善修改、展示评比,每一步都需要两位老师的密切合作,倾注着两位教师的智慧和心血,最后共同分享努力的成果。

(三)加强沟通,以诚换心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女人堆里办事难,因为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讲,女人都比较敏感,有时候会因为一点点小事而烦心,一不小心苦了自己也伤了别人。

案例:我想对你说……

我们幼儿园每次周会议前一直保持着这样一个传统环节:会议开始前进行十五分钟的“钱幼大讲坛”,每期排定三位教师开讲。本学期我们开展了“我想对你说……”,对象是自己的搭档。因为平时工作的繁杂和琐碎,我们都没有时间停下来跟对方好好聊聊,讲讲心里话,或许也由于自己的不好意思而说不出口。正是借助“钱幼大讲坛”这个平台,我们有机会回味感受一下搭档的好,倾诉一下内心的心情,感恩对方包容、理解和付出,有时候也因为自己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却令搭档心生感动。情感是相互的,有时候我们也要学会表达,在沟通中加深对搭档的了解。

(四)相互欣赏,取长补短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努力寻找对方的优点,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幼儿園对新班级两位老师的安排也都会慎重思考,优化组合。确实,就像找对象一样,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并不那么容易。幼儿园在搭配时会考虑到众多因素:在年龄方面,一般年轻教师通常跟有经验的老教师一起组合,一方面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给新教师更多的指导,另一方面,新教师的新思想新观念可以给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在性格方面,外向的教师搭配内向的教师,外向教师的热情活泼和内向教师的稳重含蓄达到性格互补;在能力方面,能力强的老师搭配能力欠缺一点的老师,达到班级师资之间的平衡,还可以根据不同教师的特长,有的擅长美术,有的擅长音乐,达到互补。

三、建立教师与保育员之间的互敬关系

案例:矛盾爆发

园长晚上突然接到园内一保育员丈夫的投诉电话,说本班的A老师从小班开始经常针对她,排挤她,现在更是变本加厉,想想还有一年半的时间要共事,该怎么办?她丈夫说的时候情绪有些激动,希望幼儿园能出面处理这件事情,如果不处理,走出幼儿园他们私了。园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园班子成员一起讨论解决方案。针对该班的A老师和保育员阿姨相处得不好,其实从其他老师处也略有耳闻。A老师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虽然工作能力比较强,但非常计较个人得失,与人合作性差,尤其是这段时间B老师怀孕,A老师从来都不肯主动多承担工作,比如中午幼儿的午睡床一般由保育员阿姨和当天上午空班的老师一起抬,因为B老师怀孕不能抬床,A老师只抬自己空班的那一天,而另一天只留给保育员阿姨一个人搬。平时也经常为一点点小事而发生口角,久而久之,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爆发了。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保教并重。可是在很多教师眼里,认为保育员只是搞搞卫生,而教师又往往存在太多的优越感,对保育员呼来唤去,致使部分保育员有抵触心理造成工作上的不配合。有些保育员自身也存在自卑心理,认为比老师低一级,不敢多过问班级上的事。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保与教环环相扣,因此,我们在确定目标、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各项教育活动中,要树立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观念,做到“教中有保”“保中有教”“保教结合”。首先要让保育员感受到我也是班级中重要的一员,如新生家长会上,教师隆重地介绍保育员,让保育员有一种存在感和归属感;平时鼓励保育员主动和家长交流,特别是保育上的问题,耐心地进行解答;期中家长会上可以让保育员来介绍班级中的保育工作情况及孩子保育方面的要求及家长配合的方面,让家长感受到保育工作的重要性和专业性。其次,教师经常和保育员一起探讨保教工作,交流经验,互相提高专业水平,齐心协力管理好班级。

四、建立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信关系

良好的家园关系影响保教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老师和家长只有建立在充分互信的关系基础上,才能使家园共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教师要取得家长的信任,要让家长能真切地感受到,用具体的事例取信于家长,科学的方法指导家长,深刻的道理说服家长,真诚的情感打动家长,让他们从你的一举一动中感受到对孩子的呵护与成长。老教师可以靠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做家长的顾问。新教师要靠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耐心细致的工作取得家长的认可,从做家长的听众开始,进而努力去做家长的参谋,最终赢得家长的好评。遇到矛盾和问题时,教师要积极面对,弄清事情发生的缘由,要给家长表达的话语权,在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后再协商处理,仔细梳理和核实,客观反思自己的过失,清楚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班级老师一起商讨合理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教育部编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

[3]王劲松.幼儿园班级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

[4]莫源秋,韦凌云.打造幼儿园魅力班级的64个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2).

猜你喜欢

保育员保教班级
如何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实施保教融合?
幼儿园保育员职业幸福感现状及提升策略
科研引领科学保教
班级“四小怪”
区域性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现状的审视
——基于武汉光谷地区的调查分析
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现状研究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不称心的新班级
浅谈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