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坏铁路运输施封锁现场的勘查及检验

2018-03-18罗金荣宁鸿权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勘验物证痕迹

罗金荣,宁鸿权

(1.武威铁路公安处,甘肃 武威 733009;2.西宁铁路公安处,青海 西宁 810006)

在铁路运输货物盗窃案件中,运输物资被破封的盗窃案件占较高比例,对铁路运输生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铁路货物运输因其具有运输速度高、运输里程长、区间跨度大、时空变化快等特点,常常是发现运输货物被盗时,被盗运输货物车辆相对位置已发生较大时空改变,有时甚至相隔数省,到站卸货作业时才发现承运货物缺失被盗。这些不利因素给公安机关及时侦破货盗案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应全面、细致地对破封案件现场进行勘验,及时、客观、准确地对被盗货物运输车辆施加的施封锁进行分析检验,以获取案件性质、作案手段、作案时间及地点区段等案件信息,有效还原案件现场,提取证据,打击违法犯罪。

一、施封锁规格、种类及其作用

现行铁路运输施封锁是由早期铅质材料施封锁发展、演变而成的,其间经历多次材质、结构的改变。现全国铁路运输部门在用的铁路运输施封锁是依据铁路总公司行业标准生产、使用的,具有统一的技术要求和严格的作业实施操作规范。铁路运输施封锁依据施封对象、用途不同分为棚车型、集装箱型、罐车型三种类型。依据施封锁锁体内部锁闭形式不同,有钢珠、卡簧锁闭结构区别。本文主要探讨铁道部2005年7月1日起实施的,应用范围广、使用数量多、涉案率较高的FSP04棚车型卡簧锁闭式铁路运输施封锁。FSP04棚车型施封锁代号意义:其中FS表示施封锁,P表示适用于棚车、保温车及冷藏车,04表示设计年号。

(一)施封锁构成

FSP04型棚车型施封锁锁体为钢质材料,结构是23毫米×22毫米×10毫米的长方体。施封锁由锁体和锁杆两部分构成,外加配套挡圈,如图1所示。锁杆为钢质硬杆,直径5毫米,长80毫米,中间呈150°平滑弯曲折角,插入锁体一端为前端,长25毫米,另一端为尾端,长55毫米,尾端挡头直径12毫米。配套挡圈外径28毫米,厚3毫米。

图1 FSP04型施封锁构成

施封锁锁体标识——正面以规定位置及字体用钢模打印发货站站名和编号号码,背面打印所属铁路局中文简称,如图2所示。

图2 施封锁锁体标识

(二)施封锁的使用

施封锁使用时,将锁杆通过车辆车门锁环后插入锁体,使锁体内卡簧落于锁杆卡槽内完成锁闭,如图3所示。

图3 施封锁锁闭示意图

实施货物运输作业时,由铁路发货站货运人员对已完成货物装载作业的车辆两侧车门分别用施封锁锁闭,并记录施封锁编号等信息,运输车辆到达收货站后,由到站方货运人员验封确认、断离锁杆解锁、清点验收货物,如图4所示。由此可见,铁路运输施封锁是保证铁路承运货物安全到达,完成货物运输业务交接的重要凭证。

图4 施封锁施封方式

二、常见施封锁破封方法及其特点

由于施封锁的限制作用,任何非法进入运输车辆内的行为都将受到制约。为此,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时,必然需要使用各种方法对施封锁进行破坏。因实施破坏的意图目的不同,实施破坏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其破坏的特点反映也各不相同。

(一)暴力破坏分离锁杆

由于暴力破坏锁杆方法简便易行,破封成功率高,暴力破坏锁杆常常成为犯罪嫌疑人的破封手段。此类破封方法快速有效,货物盗窃行为在短时间内即可完成。但由于犯罪嫌疑人的破封行为破坏了施封锁的原始状态,易遗留犯罪痕迹物证和暴露犯罪时间、地点,获取的犯罪信息质高量多,对于侦查破案较为有利。此类破封常见的手法是使用断线钳剪切、钢锯锯割等方法破坏、分离施封锁锁杆,使施封锁失去锁闭功能达到破封解锁目的[1]。

(二)暴力破封后伪装

此类破封常见的方法有:

一是使用断线钳剪切、钢锯锯割等方法先行破坏分离施封锁锁杆,解锁实施犯罪后使用粘贴、连接物质伪装恢复施封原状,制造施封锁完好假象。

二是破坏施封锁卡簧室封堵,使锁卡簧外露后拨簧解除锁闭功能,解锁完成后用原配卡簧封堵或其他施封锁卡簧封堵复原锁体,利用其他配备锁杆重新施封锁闭被盗车辆车门进行伪装。

三是破坏施封锁锁闭原始组合状态破封时,使用工具强力使施封锁锁体与锁杆解除锁闭组合状态,达到盗窃货物目的后,使用备用锁杆复原施封锁施封状态,以达到伪装目的。

四是利用作案或其他条件积存的施封锁伺机作案。实施破封货盗后保留施封锁锁体、利用工作便利和人员关系获取到达站施封锁等存积施封锁伺机作案。此类案件表现为,利用相同局属发站标识施封锁替代涉案施封锁。嫌疑人将获取的各运输部门不同站的施封锁进行解锁,去除锁杆修复预处理,另行制配施封锁锁杆备用,利用查验车辆人员对施封锁标识查验条件难度大等客观因素,待进行货盗作案时,使用备用施封锁实施施封伪装。

破封伪装后,不利于及早发现和及时判明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易延误案件侦破的最佳时机,增加了破案的难度,但也会使犯罪嫌疑人在犯罪现场遗留更多的犯罪证据和犯罪信息。

(三)技术破封

技术破封又称智能解锁,因其破封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是近几年常用的、危害性极大的破封手段。技术破封具有隐蔽性强的特点,容易逃避铁路货物运输中相关的警务区、运输部门、商检等多部门查验,有时甚至收货方接收查验货物时都未发现施封锁已出现问题,给后期的定责、定性、调查取证、获取侦查线索、实施破案等工作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技术破封的方法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施封锁的完整性,对时间、地形、环境条件要求不高,危害性较大,可利用的犯罪痕迹有限。为应对此类作案手段,有的施封锁生产厂家对施封锁进行改造,在施封锁锁体上加装保险螺丝,阻止异物进入锁杆插孔,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此种破封方法。

三、施封锁破封现场勘验

对于施封锁破封案件的侦查,需要由破封现场勘验、施封锁技术检验两方面工作配合进行。现场勘验、技术检验所获取信息必须综合分析利用,达到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作用。在条件具备情况下,要充分利用所有案件线索,避免轻其一或免其一的侦查决策制定。

对于发生的铁路货物运输车辆破封盗窃案件需及时进行现场勘验。现场勘验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案件侦破的工作效率。破封车辆的时空变化,增加了现场勘验的技术和实施难度,需要有针对性地增强勘验实施的组织和操作力度。货物运输车辆破封现场勘验的实施因受破封车发现地点、时间、作业等条件制约,勘验操作性较为复杂,有时可一次性完成,多数需分时、分段、跨区域、多管辖部门协作完成。所以,现场勘验质量必须依靠各部门多环节的密切配合,依据勘验重点、对象、条件的不同,充分综合案件信息,制定现场勘验实施方案[2]。

(一)施封锁破封现场勘验目的

实施破封现场勘验是通过对破封案发地点、被盗货物车辆等相关现场的勘查,达到对案件事实全面、真实、客观、准确的认识,确认案件性质,发现与案件有关的线索,提取相关痕迹物证,为分析案情、确定侦查方向和制定侦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施封锁破封现场勘验要点

坚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制定勘验程序步骤,有效保证现场勘验质量的原则。现场勘验的地点、对象不同,决定了勘验目的、重点各不相同。由于货物盗窃案件多发生在铁路运输线路、站场上,导致一些关键痕迹物证遗留于线路、道床、路基中,不易被发现;车内及车辆现场又极易受货物装卸、验收等客观因素影响,相关痕迹物证极易被破坏。因此,及时、客观、细致、全面的高质量现场勘查工作是侦破案件的前提。

施封锁破封现场勘验由于运输车辆的移动性,往往存在破封发案地、车内、车辆等多点关联现场,现场勘验工作实施较为复杂。决定勘验工作成效的首要条件是及时确认发案地点及破封车辆,为现场勘验提供第一时间,尽可能为高质量提取犯罪相关痕迹物证赢取时机及条件。破封货盗案件发案地现场往往遗留有价值较高的痕迹物证,如破解施封锁、加固器等遗留的分离物体、破坏工具遗留物、足迹、交通工具痕迹、赃物等。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过程时,需完成踩点、守候、破封解锁、实施盗窃、卸货运赃、逃离现场等诸多环节,在犯罪现场有一定的停留时间以进行必需的犯罪活动,而这些活动痕迹为侦查破案提供了大量可利用信息。发案地点和破封车辆确认的迟缓,极可能使破封现场受到人为、自然等各种因素影响,而失去勘验最佳时机。所以,发案地点、破封车辆确认是否及时,对保证现场勘验质量有决定性意义。

其次,对破封相关现场保护和勘验是否及时高效,也是保证现场勘验质量的关键环节。由于破封发案地多为室外,环境条件复杂,有时破封车辆发现地又属货物装卸作业场地,因此遗留痕迹物证极易遭受自然、人为破坏。对案件相关现场及时进行保护和勘验是保证勘验质量、提高痕迹物证利用率的重要前提。

对于关联现场信息应充分综合分析利用,关联现场勘验获取的信息往往可相互补充印证,最大限度获取犯罪信息。

在确定破封现场勘验组织实施前,应充分了解掌握各方面综合信息并加以利用,如案件信息反映的运输作业情况、作案人特点、赃物数量种类、环境地形、社会情况等相关条件,以保证现场勘验有序、高效、高质量进行,使勘验工作科学实施并获取质高量多的犯罪证据。

(三)施封锁破封案件现场勘验程序及勘验重点

1.破封地勘验

破封发案地点的现场勘验往往因为破封车已离开发案地,所以首先需依据破封车机次位数,确定破封车辆站停位置,确认后由中心向外围顺序勘验。中心部位重点发现提取施封锁、加固锁、拦阻物、破坏工具的分离体。通过勘验分析确定破坏工具,提取工具痕迹、足迹、手印、遗留物等痕迹物证。

外围现场依据环境地貌,分析判断犯罪嫌疑人可疑停留、隐藏、逃离的地点及路线,分区划段或沿活动路线进行现场勘验,特别是对于预伏点的勘验,往往可发现与犯罪行为相关的痕迹物证和重要案件信息。外围勘验重点是发现提取与案件相关的遗留物、分离物、赃物、足迹、交通工具痕迹等。有条件时应充分使用警犬进行追踪和现场搜索。

对于中心现场及外围现场发现的痕迹物证应及时进行分析确认,充分发挥现场遗留痕迹物证相互印证和相互补充的作用,提高现场勘验工作质量。

2.车内勘验

破封发案地的确认,易受破封车辆发现、报案时间影响,发案地点勘验条件极易丧失,部分破封货盗案件现场勘验的进行仅限于车内现场,因而车内现场常常成为破封现场勘验工作常见的部位。

车内现场勘验重点发现提取车门破封锁等设施及实施盗窃行为时遗留的痕迹物证,如工具痕迹、手印、足迹、遗留物等。由于许多破封车辆多是到达目的地后才发现破封被盗,现场勘验获取案件信息的条件受到限制,虽然经过工作亦可提取到一定量的犯罪遗留痕迹物证,但由于受到时空跨度、管辖范围等不利因素影响,痕迹物证的利用率往往不高。痕迹物证利用率的提高,往往需要其他相关勘验工作的配合。因此,从主动、积极侦查破案职责角度看,充分综合利用关联现场勘验信息是提高货盗案件破案率的重要途径。

3.车辆勘验

车辆现场勘验受客观因素制约,不同于车内现场勘验。运输货物被盗常常是在卸货作业中或作业完成后才被发现,现场勘验工作局限性较大,勘验条件受到一定影响。因货物缺失原因不确定因素较多,对货损性质定性是明晰事物本质的工作基础,所以对运输车辆的勘验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勘验工作的重点是,对运输车辆结构进行查验,特别是气窗、通气孔、车底板等部位的安全及效能验证,结合运输货物情况以排除非车门通道的进入;提取施封锁、加固器、拦阻物等相关物证,以进一步分析检验比对。提取施封锁、加固器、拦阻物等物证时,坚持及时、全面、客观原则,了解掌握施封锁、加固器、拦阻物种类、数量、使用部位等情况,充分查证验封解锁作业过程,防止痕迹物证提取遗漏和人为破坏。

四、施封锁破封技术检验

对施封锁破封进行技术检验,是在侦破破封货盗案件中充分发挥刑事技术工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对案件定性、确认作案工具、揭露罪犯和证实犯罪起着关键性作用。

(一)检验目的

对破封货盗案件中发现提取的各类被破坏设施的检验,是侦查破案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被破坏物进行客观、科学分析研究,可以分析犯罪行为人实施盗窃行为时的活动过程和其他相关情况。对施封锁检验的作用是,研究分析嫌疑人条件特点、作案手法,确定破坏工具规格种类,为侦破案件划定侦查范围和方向,提供侦查线索;通过工具痕迹比对检验认定嫌疑工具,对相关痕迹物证进行检验鉴定,以科学证据提供揭露罪犯和证实犯罪的法律依据。

(二)检验原则

1.坚持检验工作客观细致

坚持客观细致原则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对于施封锁检验首先需要从施封锁各个部位进行客观、细致的观察检测,从施封锁解锁相关部件的客观反映中发现异常、分析异常、确定异常。实践证明,施封锁的变动、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准确判定施封锁破封性质、制定检验程序、方法的基础。坚持客观、细致检验原则贯穿于检验工作全过程,得出的检验结论必然科学、准确。

2.客观反映事物本质

对于施封锁反映出的表面信息,必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确定其本质属性。通过对其表面现象的形象反映,充分掌握施封锁变动、变化的内在条件和因素,是检验结论客观、科学、准确的关键。只有对施封锁破封原因和相关信息进行充分认识和把握,深入研究、确认施封锁外在表象和内在本质特征之间的因果关系,才能保证达到检验工作要求和检验鉴定目的。

(三)检验程序及方法

为防止施封锁遗留痕迹物证的人为破坏,对于施封锁检验应按步骤进行。检验实施方案应根据送检检材的痕迹形态表现、送检要求及送检目的等因素制定。施封锁被破坏方式、痕迹形成种类、检验所达目的等的不同,均对检验工作的具体实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检验工作的内容、方法等也相应有所不同。

虽然检验工作的具体操作实施存有检验部位、目的差异,但遵循的检验程序原则是一致的。检验程序一般是先整体后局部,先无损后分解,先外部后内部,先锁体后组件,先固定后检测,先分别后比对,先分析破坏方法后确定破坏工具。

检验方法主要先依据外形比对对施封锁进行锁体辨识比对,锁杆比对,工艺结构比对,组件形态比对等,通过客观比对检验,对施封锁的变动、变化情况具备本质的质和量的认识。在认识充分的基础上深入进行破封方法识别、解锁工具分析、遗留痕迹物证定性、痕迹物证检验鉴定。

(四)检验内容

1.施封锁外部形态检验

施封锁检验实施首先需进行被盗车辆两侧车门的施封锁外部形态比较,比较的内容为施封锁锁体形态,其中包括施封锁锁体规格大小、锁体正面及背面标识编码的字体大小、形态和排列位置、锁体卡簧封堵形态、锁体各面的外部表层有无异常等;施封锁锁杆形态比较,其中包括锁杆的规格大小、新旧程度、附加痕迹等;挡圈形态比较,包括挡圈的规格大小、新旧程度等。通过以上比较,确认被盗车辆两侧车门施封锁是否一致,从而发现确定被破坏施封锁。侦查实践发现,由于技术破封的条件限制,被盗车辆两侧车门多反映为破一侧车门封,这就为及时进行先期技术检验提供了比对检验的基本条件。在前期施封锁的外部形态比较的基础上,调取疑似破封锁同类施封锁样本进一步比对检验,以确定疑似破封锁是否伪造或伪装。确定破封施封锁后,对施封锁整体及各部组件进行逐一检验,依据施封锁各部分形态及遗留痕迹物证反映确认施封锁变动、变化的原因,据此分析解锁方法及解锁工具,发现提取可供比对检验的痕迹及与犯罪行为相关的各类物证,及时发现侦查线索。对具备检验条件的痕迹物证及时进行检验鉴定,获取科学、准确的司法证据。

2.暴力破坏分离施封锁锁杆检验

分离破坏施封锁是犯罪分子破封货盗的常用手段,对被破坏的施封锁进行客观精准检验对案件侦破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被破坏施封锁检验的部位及重点主要是,确认被破坏分离的部位,对各分离面进行客观、细致的观察分析,寻找可利用证据。

分离破坏施封锁常见破坏工具为钢锯、断线钳等,破坏部位多作用于施封锁锁杆。分析检验时,充分利用被破坏物体的分离面形态特征,以确定破坏工具种类。一般情况下,只要准确把握分离面形态特征,破坏工具种类的确定难度、偏差不大,如图5所示。

图5 施封锁常见分离破坏部位及特征

深入进行比对检验是认定嫌疑工具、确定犯罪嫌疑人线索的重要工作,对于揭露罪犯和证实犯罪起着关键作用。工作重点是充分利用钳剪工具痕迹、锯割工具痕迹、整体分离痕迹所反映的特定特征进行同一比对检验鉴定,提供科学、客观的司法证据[3]。

3.破封伪装检验

(1)直接破坏施封锁锁杆后伪装

破封方法通常使用断线钳、钢锯等工具破坏施封锁锁杆,实施犯罪行为后,犯罪嫌疑人利用透明胶带、口香糖等取材简便的粘黏性物质,将被破坏分离施封锁锁杆连接,或使用其他材料在车体捆绑固定施封锁进行伪装。夜间光线暗、施封锁位置较高及运输车辆站停时间短等不利于详细检查的客观因素,使犯罪嫌疑人的伪装行为不易被及时发现,以达到其伪装目的。

破封伪装的重点部位常为施封锁锁杆尾部,选择此部位是利用车体结构的遮挡作用,使施封锁锁杆尾部状况的观测查验范围、查验程度部分受到影响,从而增加破封伪装的隐蔽性。

对破封伪装检验的重点工作是,分析确定破坏工具规格种类,比对检验、认定嫌疑工具,确定伪装材料及伪装方法,对勘验提取的遗留手印、唾液、伪装物等痕迹物证进行分析及同一认定检验。

特别注意提取锁杆附加的工具痕迹以进行工具分析、比对检验和破封手段的确认。如锁杆上工具痕迹反映的是印压痕迹还是夹持痕迹,是擦划痕迹还是打击痕迹等;是否具备比对检验条件;锁杆变形或所反映痕迹能否构成分析确认破封解锁手段的依据等。

(2)破坏施封锁卡簧室封堵解锁后伪装

破坏施封锁卡簧室封堵使锁卡簧外露后拨簧解除锁闭功能,解锁完成后用原配卡簧封堵或其他施封锁卡簧封堵复原锁体,利用其他配备锁杆加以重新施封,锁闭被盗车辆车门进行伪装。由于此类破封解锁方法需要有一定的解锁复原过程,现场完成难度较大,常见于站停时间较长运输车辆。确定目标车辆后,先行破坏施封锁锁杆,提取施封锁异地破封解锁复原行为。此方法作用施封锁的部位较多,遗留可利用痕迹物证也较多。对于此类作案手段破封检验,前提是要特别注意痕迹物证的保全,因为此类案件的发现,往往是运输车辆已到达终到站,进行卸货清点接收时才发现运输货物被盗,一些价值较高的痕迹物证易被破坏遗漏。所以进行勘验时除对被盗车辆进行必要现场勘验外,对被盗车辆车门的所有锁闭拦阻物都需全面收集提取检验,以利于使施封锁的分析检验工作科学客观。

进行检验前,要详细了解被盗车辆施封锁到站后的原始状况及启封作业等相关情况,以便与被盗车辆始发站货物装载施封作业情况进行比对,甄别确定其变化是否属犯罪行为所为。并重点了解始发站进行施封作业的过程,使用施封锁、拦阻加固等器材种类及数量情况,有影视资料的要充分利用。以此确认到达被盗车辆施封状态是否正常,施封锁是否被破坏和替换。这部分工作是检验工作的基础,其工作质量关系到比对检验工作的全面与准确。

检验工作的重点和目的是,依据施封锁信息研究解锁方法;确定解锁部位;分析解锁工具;利用施封锁信息结合相关信息判断破封发案地;施封锁比对检验;工具痕迹比对检验;获取侦查线索和证据。

施封锁卡簧室封堵检验是施封锁检验的重点部位,是无损检验确定嫌疑施封锁是否被技术破封解锁的关键。检验主要解决卡簧封堵是否被开启,开启的方法及开启使用的工具,修整复原方法及使用的工具材料等。检验时需特别注意卡簧封堵顶面的形态变化及与施封锁锁体结合状态,由于卡簧封堵外环形状呈锥体,与锁体结合为静配合,正常时卡簧封堵表面光滑,与锁体结合紧密,需进行破坏性分解方可使卡簧封堵与锁体分离达到解除封堵目的。检验时重点观察封堵顶面有否其他印压、擦划、打磨等工具痕迹;卡簧封堵与锁体接合部有无扩缝撬压痕迹及附加物质;卡簧封堵与锁体结合是否自然密贴;封堵及封堵口部位有无形态变化;封堵及封堵口结合相对位置是否有异常变动等。

(3)破坏施封锁锁闭原始组合状态后伪装

破封时,使用工具强力使施封锁锁体与锁杆解除锁闭组合状态,达到盗窃货物目的后,使用备用锁杆复原施封锁施封状态,以达到伪装目的。此种破坏伪装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如果不是卸载货物时发现货物被盗,进而重点检验施封锁,是很难发现货损原因及确认货物缺失性质。

使用此类方法需具备一定的时间、工具、配件等条件。由于锁杆的弯曲结构形态,使强力破封时作用力方向改变,限制了其在车体上施封状态下实施破坏行为。因此,实施时需断离原始锁杆获取锁体与锁杆组合的分离部分,异地进行破坏行为。由于施封锁锁闭组合强度,锁杆分离时需借助工具设备强力完成。并需具备备用锁杆复原伪装。

确认施封锁被破坏伪装,主要方法是形象比对检验及锁体不分解检验和分解检验。形象比对重点是被盗车辆两侧车门施封锁锁杆形态比对,以发现两者是否存有材质、形状差异。不分解检验是在不破坏施封锁原始状态下进行检验,重点是检验锁体、锁杆外部是否有附加工具痕迹,可固定施封锁锁杆,摇动锁体确认是否存有异物在锁体内部。分解检验目的是重点发现锁体内部是否遗留有锁杆前端分离物,现用锁杆前端卡槽及锥体结构形态是否异常,锁卡簧是否因作用力产生变形损伤。强力解锁可形成锁杆损坏或卡簧损坏,检验时应围绕这两部分进行。

由于此类破坏方法会形成锁杆形态差异、锁杆前端分离遗留锁体内部、锁卡簧受损、锁体遗留工具痕迹、现用锁杆前端结构形态差异等均可作为检验分析的依据,因此这些部位的检验是工作的重点。

检验的目的主要是确认施封锁是否被破坏,确定破坏的方法手段,通过检验提供可利用痕迹物证、发现侦查线索及犯罪证据。

(4)利用作案或其他条件积存的施封锁伪装

实施破封货盗后保留施封锁锁体,利用工作便利和人员关系获取到达站存积施封锁伺机作案。此类案件表现为,利用相同局属发站标识施封锁整修替代涉案施封锁伪装。多见于各运输部门发站不同的施封锁进行解锁,去除锁杆修复预处理,另行制配施封锁锁杆备用,利用查验车辆人员对施封锁标识查验难度大等客观因素,待进行货盗作案时使用备用施封锁实施施封伪装。此类作案手法同样具有较强的伪装性,而且受运输车辆站停时间影响小。由于各局施封锁外部结构形态基本一致,不进行施封锁锁体标志辨识比对及同货物运输资料信息确认一般难以发现,往往是运输车辆到达目的站后验封时才能发现破封被盗,隐蔽性极强。

对于此类作案手段破封检验,首先需依据伪装施封锁的标识内容确认其所属发站地,及时调取原发站施封锁及承运货物信息,如承运货物有被盗情况即可进行并案侦查。此类货盗案件虽具有较强伪装隐蔽特点,但犯罪嫌疑人也暴露出一定的侦查信息量,除伪装施封锁的可利用痕迹物证外,对作案人特点、赃物情况、活动区域范围等有利线索的获取,均提供了重要的案件侦破条件。

此破封检验工作的重点及目的,一是充分利用伪装施封锁所反映出的所有痕迹物证,确定破封方法手段和破封工具;二是充分利用伪装施封锁所反映出的一切侦查信息,排查锁定犯罪嫌疑人;三是充分利用破封运输车辆被盗信息,结合伪装施封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串并案件侦查。

4.技术破封检验

实施技术破封的最主要目的,是使破封行为最大限度地延缓暴露。延缓暴露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实施犯罪的时间和地点的隐蔽,增大逃避打击的可能性。为达到这一目的,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技术破封时,必然尽力使施封锁外部形态减少可见形象变化,施封锁外部形态变化越小,反映伪装程度越大,被发现的概率越小,加大了案情准确研判难度。综合近几年铁路货盗案件侦查实践,此类案件具有较大的隐蔽特征,“封好”货少案件一旦发生,误导性极强,难以定性定责。所以实施技术破封盗窃运输货物犯罪行为,是危及铁路货物运输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实施技术破封解锁的部位一般为施封锁锁体或锁杆,破封解锁方法、部位不同,进行检验重点及目的也不同。

利用薄、硬材料由施封锁锁杆与插孔间隙处插物解锁。

(1)锁卡簧室检验

施封锁卡簧室是卡簧定位、锁闭锁杆的部位。对卡簧室检验主要是查验卡簧室壁是否遗留有工具痕迹及附着其他可疑物质,并注意发现有无其他物体分离物。如有需要,应对卡簧室进行锯割分解检验。由于卡簧室壁较粗糙,检验时需特别注意发现细微的擦划痕迹,以准确分析解锁工具及解锁方法。扩簧解锁时室壁多见擦划痕迹,破簧解锁时室壁多见锯、锉痕迹。附着物质常见的是室口附着黏合物质,为封堵复原伪装所遗留。分离物常为解锁、伪装过程中,使施封锁部件或伪装部件局部分离遗留在卡簧室内。对于遗留的痕迹物证检验,有助于分析确认解锁工具、解锁方法、解锁伪装过程、伪装使用材料配件等相关信息,为确定侦查线索和范围方向提供可靠依据。

(2)锁卡簧检验

施封锁卡簧是解锁活动较为集中的部位,是解锁行为的关键部件,破封伪装中,无论使用何种解锁方法必须涉及卡簧组件。对于卡簧检验,主要是进行送检卡簧与卡簧样本比对检验,确认卡簧种类规格是否一致、卡簧形态有无变化、卡簧相应部位是否有工具痕迹等。首先,依据比对检验结果确认疑似破封锁卡簧是否为原始配件,在确认基础上观察卡簧形状特别是卡簧开口部位形态有无变化,对卡簧形态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判断作用工具、作用方式及解锁过程。

不同的解锁手段对卡簧遗留痕迹的部位也各不相同。由锁杆插孔插物扩簧解锁,形成痕迹部位为卡簧与锁杆卡槽接触部分;由卡簧室拨簧解锁,遗留痕迹部位为卡簧开口端;强力破坏解锁遗留痕迹部位为卡簧中部弧形位置。检验时,由于遗留痕迹反映较弱,需镜下放大观察。有比对检验条件的工具痕迹应及时提取备检。

通过施封锁卡簧检验,解决送检施封锁卡簧是否被更换、确认解锁工具及解锁方法、提取比对检验所需的检材等关键问题。

五、破坏施封锁案件的现场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铁路货物的安全运输关系到运输的多个环节,其中任一环节信息查证不实都有可能给破封货盗案件侦查的分析判断造成误导,干扰侦查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破坏铁路施封锁现场勘查、检验结束后,技术人员要通过现场的各类痕迹物证及访问信息综合研判分析案情,在提出侦查措施和意见前,一定要在前期勘查及检验的基础上配合侦查人员明确以下环节信息,确保做出的现场分析客观、准确、全面。

一是装载运输货物环节。主要查验运输货物装载情况。了解货运人员、货主、装卸工、保险公司等相关人员的作业过程,确认货物装载真实、准确。

二是施封作业环节。主要查验施封过程是否规范、安全。了解施封锁施封加固实施人、见证人等,确认施封及加固情况,调取相关货运记录、证实施封锁种类编号、验证加固器及拦阻物种类数量等情况。

三是到站验封、启封环节。运输货物到达站验封、启封作业情况是反映运输货物是否被盗和损失真实情况的关键环节。重点查证验封人、启封人、见证人验封、启封等情况,真实客观地反映施封锁、加固锁、拦阻物原始、变动情况。

四是车辆编组环节。车辆编组情况是分析判断运输车辆被盗地点的依据,是划定勘验现场准确位置范围的基点。根据被盗车辆嫌疑区段运行时的车辆编组定位情况,为分析判断被盗车辆具体位置提供依据。

五是站停时间环节。运输货物被盗需要时间条件,特别是破封伪装货盗对时间条件要求更高,因此准确掌握被盗运输车辆运行过程中站停时间对正确确认被盗车辆发案地十分重要,尤其是运行中途保留站是发案重点嫌疑地点。

六是轨道衡、超偏载仪记录环节。轨道衡、超偏载仪记录数据是分析、判断破封作案时段的重要依据。查证准确的记录数据对划定运输车辆被盗区段提供了科学、准确信息。

七是查验车辆环节。铁路运输货物运输过程中需经各管辖区段警务、商检、货运人员的查验,查验情况的真实反映是确定运输车辆被盗区段地点的重要依据。对于查验人员的工作需进行细致查证,以反映客观真实的工作情况。

猜你喜欢

勘验物证痕迹
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对策探讨
物证鉴定中的物证污染问题分析
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现场勘验的质量管理
“演员中心制”戏剧始于北宋的新物证
高青县“四化”引领 打造勘验服务新标杆
小偷留下来的痕迹
勘验、检查笔录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效力
生命痕迹
试论物证在烟草行政处罚中的适用
触摸岁月的痕迹(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