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桑麻糊辅助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研究

2018-03-18冯今虹程宏斌伍景平李煜闵志强

中药与临床 2018年6期
关键词:皮损皮肤老年人

冯今虹,程宏斌,伍景平,李煜,闵志强

老年皮肤瘙痒症是一种无原发性皮损仅有瘙痒症状的皮肤病[1],临床以皮肤瘙痒为主,搔抓后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改变等各种继发性皮肤变化。多发于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皮肤病,该病病程长、迁延难愈、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诸多患者因此苦不堪言,探求合理的止痒方案迫在眉睫。故此,笔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传统中药方剂制成质量稳定剂型,以药膳形式辅助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疗效较较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

参照《临床皮肤病学》[3]瘙痒症诊断标准的内容:全身皮肤瘙痒剧烈,以夜间为重,初发无原发皮损,反复搔抓后可引起继发性抓痕、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血痂等,老年人多发,冬季多发,少数发于夏季。

1.2 排除标准

排除由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肝胆病,自体免疫性疾病,内脏肿瘤,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脏系统病引起的瘙痒;平素有其他皮肤科疾病须全身或局部用药的患者;对本方案中的药物过敏,有禁忌症者;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的患者;年龄小于50岁者;不配合治疗者。

1.3 一般资料

200例受试者均为2015年7月-2017年12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100例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50-80岁,平均63.4±5.8岁。对照组100例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50-80岁,平均65.1±4.7岁。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性别、病程、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两组予以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口服,每天一次,睡前服。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日给予自制加味桑麻糊(桑叶20g,黑芝麻10g,酸枣仁10g,乌梢蛇5g,黄精15g,甘草3g)1次。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1.5 评价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观察与判定结果。(1)瘙痒程度:无瘙痒为0分;偶有瘙痒,不影响正常生活为1分;短暂性瘙痒,每天3~5次为2分;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睡眠和工作为3分。(2)瘙痒发生频率:无瘙痒为0分;偶有瘙痒,每天1~ 2次为1分;短暂性瘙痒,每天3~5次为2分;频发性瘙痒,每天5次以上为3分。(3)瘙痒持续时间:无瘙痒为0分;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0.5h为1分;每次发作持续0.5~ 1h为2分;每次发作持续多于1h为3分。(4)继发皮损:无继发皮损为0分;皮肤干燥、脱屑为1分;皮肤有抓痕、血痂为2分;皮肤肥厚、粗糙、苔癣样变为3分[4]。上述项目按级评分并相加为总分,症状积分下降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治疗效果评价,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标准。患者自觉瘙痒症状消失,局部搔抓皮损消退为痊愈;患者自觉瘙痒症状显著改善,局部搔抓皮损消退超过80%为显效;患者自觉瘙痒有所改善,局部搔抓皮损消退30%-80%为有效;患者自觉瘙痒症状无明显改善,局部搔抓皮损消退不超过30%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患者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

数据运用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的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评分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8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疗效比较

2.3 不良反应

两组病人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及结论

老年人皮肤瘙痒症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一般认为可能由于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和退行性萎缩等因素诱发[5]。而在既往治疗中,侧重西药治疗,疗效尚可,止痒速度较快,但长期应用西药易产生耐受,且激素药和抗组胺药有一定副作用,易复发[6]。中医药治疗安全性高,无明显副作用,但具有可重复性较西药低,起效慢及煎煮不便等缺陷,对急性发作治疗效果不佳,一些民间的偏方更是重复性差。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是很多临床医生的选择,但由于中药服药不便,停药后患者并未继续使用中药长期调理,仍然未彻底解决患者停药后的复发问题。药膳,作为我国中医药食疗养生文化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博大精深的内涵,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及:“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药尔”。 药膳疗法是一种将治疗与调理相结合的养生之法,它既可“治已病”,也可通过滋补强身、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来“治未病”。尤其是对一些慢性、迁延性的疾病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药膳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药物,它通过将药物与食物搭配、制作,寓药于食,寓性于味,融中药功效与食物美味于一体,具有食品的色香味形,易于服食,老少皆宜,易于接受,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达到治病、保健和强身的作用。

中医将老年皮肤瘙痒症归属风瘙痒范畴,我国传统中医对本病的认识,早在《诸病源候论》一书中即有记载:“风瘙痒者,是乃体虚受风、风如腠理,与气血相搏,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无法冲击为痛,进而瘙痒[7]”。表明老年皮肤瘙痒症的发生主要因为血虚风燥、肌肤失痒,又受风邪造成。在中医理论中,气血由脾胃水谷之精微所化生,它循行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对全身皮肤具有营养、滋润的作用。而人至老年,其脏腑功能已渐衰退,气血化生不足,肌肤失于濡养而化燥生风,燥胜则干,致肌肤失养,则出现皮肤干燥、肌肤甲错,甚至脱屑、瘙痒等。

本课题所选方,加味桑麻糊(桑叶20g,黑芝麻10g,酸枣仁10g,乌梢蛇5g,黄精15g,甘草3g),出自《医方集解》中的桑麻丸,主治阴虚血燥证,具有滋肝肾、清头目、除风湿的功效。方中桑叶疏风散热、凉血润燥,中国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称桑叶为“神仙草”,具有补血、疏风、散热、益肝通气之奇效;酸枣仁、黄精滋阴补血,《药品化义》云:“枣仁,仁主补,皮益心血”;《药性论》云:“黄精,助筋骨 ,止饥 ,耐寒暑 ,益脾胃,润心”;乌梢蛇祛风通络止痒,《圣惠方》[8]云:“乌梢蛇,无毒,主诸风瘙瘾疹、疥癣、皮肤不仁,顽痹诸风”;甘草调和诸药,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益精养气,壮筋骨。全方针对老年人肝肾不足,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产生的瘙痒,共奏补肝肾,滋阴养血,疏风止痒之功。同时,利用现代工艺将该方制作成散剂,建立质量标准,使之质量可控,服用时仅需用开水冲成糊状,使用方便,效果确切,弥补了市场上还未有同类产品的缺陷。

综上,本研究结果显示,经 4 周的治疗,治疗组痊愈29例,显效38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痊愈24例,显效31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8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加味桑麻糊对于辅助西药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皮损皮肤老年人
30%浓过氧化氢溶液外涂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半边皮损自身对照临床观察和机制研究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第二层皮肤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129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和TLR7/9通路表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