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中药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8-03-18龚梦鹃贾真胡旭光王颖芳

中药与临床 2018年6期
关键词:药理学中药知识点

龚梦鹃, 贾真,胡旭光,王颖芳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专业学生都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中药与机体间相互作用和作用规律的科学[1]。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也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中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2-4]。微课是互联网络发展到WEB2.0时代所诞生的一种新“课”态,微课凭借其灵活性和针对性满足了学习者的需要,以弥补学校课程缺乏的某些方面。探索微课在中药药理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同时,对于探索微课的设计与开发,也是解决该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微课的研究在中药药理学的实际教学中有重要意义。

1 《中药药理学》教学面临的困境

首先,《中药药理学》理论性强,学生缺乏兴趣。该课程总学时63学时,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27学时,在课程设置中共20个单元 ,上百个知识点,不仅知识体系庞大而且理论性强,学科交叉性大,很多理论晦涩难懂,学生普遍因入门困难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此,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脱节,缺乏衔接点。该课程中理论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讲授为主,实验教学部分通常都是一些验证性或观察性的实验内容,往往涉及实验动物(小鼠、大鼠、家兔、蟾蜍、猫、狗)的使用,需要严格熟练的动物操作技能,许多学生因为胆小或操作不熟练而达不到验证或观察的目的,因此很难将实验现象与理论知识衔接起来,对理论知识缺乏直观认识不能达到技能训练的目标。最后,信息化程度较低,教学手段缺乏新颖性。该课程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主体,教师采用板书或PPT形式,形式过于单一,虽然教学方法上普遍采用项目教学、角色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但是以“互联网+”教育为背景的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中药药理学教学中应用较少,教学手段和方法缺乏新颖性。

2 基于微课的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本课题组按照“互联网+ ”人才培养方案,做好“微课”的整体规划与设计,确定“微课”建设标准与建设方案,形成“微课”教学步骤和方法。首先,进行微课教学设计准备,明确教学目标,并进行学情分析。以理气方药为例。通过微课学习后学生应掌握气滞、气逆证的病因,理气药的概念及其主要药理作用。然后,从我校中药学两个班级中随机抽取20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人。2组的实验课、理论课教师配置无差异,学生年龄,性别构成比,基础理论成绩无统计学差异。在以“中药药理学之理气方药”为例设计开发完成微课资源后,立刻进行试用,对照组仅参与该门课程的平时教学活动,微课组在完成该课程的日常学习后还要每天花5 min左右的时间进行微课学习。最后,根据该门微课知识点,依次制作单选题、多选题、填空、判断、简答等多种方式的题目。在互联网发布试卷,学生完成并提交问卷后,由老师统计分数并分析。中药理气药微课的教学效果见表1,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可见微课组成绩较对照组有显著提升,而在知识点的错误率上虽有所下降,但不具备显著性差异。

表1 中药药理学考试成绩和错误知识点比较(±s)

表1 中药药理学考试成绩和错误知识点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人数 考试成绩 错误知识点对照组 20 80.49±4.72 2.8±1.2微课组 20 86.11±5.18* 2.1±1.7

3 微课对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的作用研究

微课以其“精美 、简洁 、互动 、灵活 ”的特点[5],在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体现在:(一)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以微课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粉笔+黑板”的单一组合,借助微课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方式的优势和特点,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满足不同学生课程知识学习的需求,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结合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按需学习,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二)颠覆传统教学课堂,实现角色转变;微课课堂使师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趋于平等,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活动。(三)为自主学习提供平台,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微课设计,学生能根据自身所需索取相应的学习资源,自主地挖掘所需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 通过微课的互联网应用播放方式,允许学生在自己的手机、PAD、电脑等各种场所随时随地的开展学习,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更多的主动权,并且这种主题集中且简短的微课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闲暇时间。(四)微课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能力;对于青年教师而言,通过微课的制作和实施可以拓宽教育视角;对于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而言,微课可以促进教学反思,积累教学实践经验;对于科研型教师来说,微课教学是世界性的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是推动教学改革的新浪潮,可以激活教师的职业敏感,提炼教学成果。(五)微课创新教育技术,助力教学改革。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中最具应用潜力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融合了新媒体、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的信息化手段,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新技术,使课堂教学趋于智能化。

4 总结与展望

网络时代,微课带来了一种新视觉。本研究分析了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境,并将微课教学法在药理学课程中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微课式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使学生可以根据喜好自由选择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信息化平台,实现了移动式学习,线上线下无缝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猜你喜欢

药理学中药知识点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搜风愈喘方拆方“祛宿痰方”调控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