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对预防静脉输液患儿液体外渗的效果评价

2018-03-16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450053郭书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5期
关键词:外渗循证输液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450053)郭书芳

循证护理即为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谨慎、科学地选取护理证据,同时依据自身的临床经验来对患者开展相应的临床护理工作。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内容,而儿童静脉输液存在着较多的并发症状,如静脉炎、疼痛、液体外渗等情况,这些并发症情况的出现与儿童的依从性较差、静脉血管较为纤细等因素有关[1]。本次研究将重点探讨循证护理在静脉输液外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93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按照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共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5.4±2.7)岁;输液时间1~3h,平均输液时间(2.15±0.45)h。对照组共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5.7±2.6)岁;输液时间1~3h,平均输液时间(2.24±0.51)h。对比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输液时间、应用药物等一般统计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可开展组间对比研究(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静脉输液护理措施,向患儿家长告知注意事项取得家长配合。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措施,具体包括:①对临床输液过程中所出现的液体外渗情况展开原因分析,并对所采取的的输液措施与处理方法进行反思,找出需进一步改进的细节方面;②利用多种途径手段来查找有关文献资料,寻找关于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研究,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分析;③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开展岗位培训工作,针对基础静脉输液护理技能开展规范化讲解,提升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掌握不同静脉特征,选用适当的静脉穿刺方式,针对较难找到的静脉患儿血管,可在穿刺部位采取拍打、按摩、热敷等方式找出静脉位置;妥善固定针头位置,避开患儿额头、眉毛等较易活动位置;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交流,并开展健康宣教,促使患儿家长能够充分了解到有关注意事项,做好对患儿的情绪安抚工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儿的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各项统计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取(%)表示,以χ2进行组间对比验证;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患儿的静脉输液外渗率进行对比,观察组发生静脉输液外渗3例,未发生静脉输液外渗44例,观察组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为6.38%;对照组发生静脉输液外渗10例,未发生静脉输液外渗36例,观察组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为21.74%,观察组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4.559,P<0.05)。

3 讨论

静脉输液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十分关键的一部分工作内容,必须引起有关护理人员的高度关注。在实施静脉输液之时,因所用药物的不同,对于患者有可能会造成的危险也不尽相同,部分药物有着一定的细胞毒性、腐蚀性及弱酸碱性等,易通过穿刺过程而深入患者皮下组织,导致皮肤苍白、疼痛等不良反应[2],并且由于静脉输液外渗,还会导致局部软组织或皮肤损伤,加重患者的疼痛,给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为6.38%,对照组为21.74%,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对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通过找出问题、分析问题、文献搜索、解决问题这一系列的措施,可有效降低静脉输液的外渗率。同时通过与患儿家长的充分沟通,也有助于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3]。综上所述,临床上在对静脉输液患儿开展护理工作时,可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患儿的输液外渗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借鉴应用。

猜你喜欢

外渗循证输液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颈枕输液袋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